侯 颗 李梦冉
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露情况探究
——对比分析人人网、微信
侯 颗 李梦冉
[摘 要]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对比分析大学生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内的自我表露情况及特点,包括表露的倾向性、主题、目的、心理预期等,得出以下结论:与人人网相比,样本在微信朋友圈内更少展现负面形象;社会自我是大学生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内进行自我表露的主要形态;微信朋友圈中精神自我的展示更加明显;“强关系”理论下,微信朋友圈比人人网更黏合。
[关键词]自我表露;人人网;微信;强关系
[作 者]侯颗、李梦冉,北京师范大学。
人人网,原名校内网,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校园社交关系网络平台之一。前期的校内网以学生用户作为主要用户群体,但改名为“人人网”后,其改变完全偏重于学生群体的策略,而更多地试图将用户群扩展至校外社会,意图扩大其目标用户群体。人人网通过提供发布日志、保存相册、音乐视频等站内外资源分享等功能搭建了一个功能丰富高效的用户交流互动平台。近两年来,其由于微信的兴起而逐渐衰落。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2012年4月19日,微信iOS使用者端4.0版本正式发布,推出移动社交功能朋友圈,同时加入相册功能,使其从单纯的即时通讯(IM)应用程序转变成社交工具。至2014年底,微信用户已突破5亿。
上述两款社交媒体的使用者都呈现年轻化、较高受教育程度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在网络空间进行自我表露的主要场所。
(一)样本的选择
对于人人网上跟踪调查的样本选取,采用分层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相结合。首先,在人人网好友搜索界面上分别搜索2011、2012年入学在人人网注册的学生,学校为“北京师范大学”。每一页呈现出十条搜索结果,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一名学生,之后每间隔一定数量继续抽样,这样分别得到每个年级各25个样本。如果抽得的学生有设置访问权限,且无法加为好友,则用滚雪球式抽样,即在加好友成功的群体之中,利用好友推荐的方式,补取其他可以拿来研究的人员。选取的时间是一个构造周的时间,即2013年10月15日(周一)、2013年10月23日(周二)、2013年10月10日(周三)、2013 年10月25日(周四)、2013年10月19日(周五)、2013 年10月20日(周六)和2013年10月14日(周日)。这样最终一共保证两个年级共50名学生在一个构造周内的全部个人表露内容被编码并分析。
由于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采取上述抽样方法难度很大。这里选取甲的朋友圈为研究对象,甲为北师大的大三学生,其微信朋友圈好友共152位。为方便起见,对甲的好友进行随机抽样。从通讯录名单的第1个开始,隔2抽1,共抽取50个样本。并选取一个构造周的时间,如下:2015年3月16日(周一)、2015年3月24日(周二)、2015年3月11日(周三)、2015年3月26日(周四)、2015年3月20日(周五)、2015年3月21日(周六)、2015年3月15日(周日),记录样本在微信朋友圈内发布内容的主题、倾向性,并与人人网进行对比。
(二)样本分析
1.样本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中发布状态倾向性对比情况。根据统计可知,样本中分别有54%和52%的人在人人网和微信朋友圈内发布正面的状态。相比较而言,样本在微信朋友圈内发布的负面状态要少于人人网。男生中,25%的人在人人网上呈现负向性,约17%的人在微信朋友圈内呈现负向性;女生中,69%的人在微信朋友圈内发布状态呈现正向性,仅有约4%的人呈现负向性,而在人人网中则有10%的女生呈现负向性。
2.样本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发布状态的主题分布对比情况。根据统计可知,样本在人人网所发布状态的主题多样,涉及各个方面。在2011级学生中,发表总数为20次以上的主题从高到低依次为:校园、学习、心情、生活、兴趣、社团、学院;2012级学生中,发表总数为20次以上的主题从高到低依次为:兴趣、同学、生活、校园、社团。
整体上看,所涉及的主题与人人网上的表露主题大致相当。不同的是,样本在微信朋友圈进行自我表露的主题“同学”“社团”“学院”的比重减小;“心情”的比重有所上升。
3.小结。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样本在人人网和微信朋友圈内进行自我表露时,大部分都倾向于展现正面的自己。与人人网相比,样本在微信朋友圈内更少展现负面形象。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展现正面的形象,男生中发布中性状态的人占多数。而在负面状态的发布上,男生所占的比例大于女生。
在自我表露的内容上,不论是人人网还是微信朋友圈,“校园”“兴趣”“生活”成为表露最多的主题。在人人网上,除了上述主题外,“同学”“社团”“学院”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这与人人网的“校内网”属性密切相关,人人网是由校内网发展而来的,形成了一个以校园为中心的人际交往社区,学院、社团、同学等校内人际关系复杂,个体在进行自我表露时,其在校园内扮演的社交角色即“社会我”(此处的社会主要指校园内)更为突出。在微信朋友圈内,校内复杂的人际关系因素减弱,个体性的因素明显增强,自我表露的程度更加深入。这与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有关。
在自我表露的内容与年级的关系上,低年级学生发表的主题更加丰富多样,并且自我表露的程度和频度都高于高年级学生。
在对跟踪调查所得出数据的粗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选取其中5名自我表露比较频繁且有特点的同学,对他们进行深入地访谈。通过访谈,我们发现大学生在人人网和微信朋友圈内进行自我表露时有以下几点不同:
(一)大学生对二者的定位不同
微信的出现,对人人网的发展造成了冲击。目前,大学生倾向于将人人网定位于公开性网页,旨在获取共享类的信息(如考试共享复习资料)、发布公开活动(社团活动宣传、维护学生权益等与学校相关的消息)自己的状态较少,不太私密。而微信朋友圈则成为大学生感情交流的主要平台,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表露内容会涉及个人近期的活动、生活状态、旅行心得、心情记录、有价值的链接等。
(二)自我表露动机不同,心理预期不同
在访谈对象看来,人人网范围广、信息来源多,更能满足其对信息的需求。另外,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在人人网的表露实现与同学间的交流,进而扩大人际圈与人脉。被访谈者提到,在人人网上自我表露有利于与实名制的同学进行交流,实现线上的感情互动;另一个访谈者则认为,在人人网上加好友等操作,能够实现与本校不认识的同学进行进一步的接触,对扩大人脉起到良好的作用。而微信朋友圈范围较小,私密性更强,访谈对象在进行自我表露时往往抱着“分享”和“展示自我”的目的,他们渴望获得心理安慰,满足对心理的需求,自我表露的心理动机更强,因此五位访谈对象均表示希望得到朋友圈内朋友们的点赞和评论。
(三)关于自我形象的构造
访谈对象更倾向于在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下构造出理想化的、比较完美的形象。访谈对象在人人网的自我形象构建上,往往带有目的性,他们倾向于构建一个符合自我认知的形象,如活泼的、乐观的等。而在微信朋友圈内,则更加倾向于展现一个真实随性的自己。在访谈对象看来,朋友圈的好友大多与自己熟识,互相了解彼此是什么样的人,因此没有必要伪装自己。
(四)自我表露方式与程度
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的自我表露更加频繁,表露程度更高。在人人网上,访谈对象更多还是转发别人的状态,真正发布自己的内容比较少,这表明大学生在人人网上更倾向于被动的、间接的表达自我,即通过他人的状态和观点来展现自己的想法。当表露一些内心深处更加私密的想法时,访谈对象会同时避开人人网和微信朋友圈,倾向于选择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交环境,如不添加好友的微博、或者开小号,更多地会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发泄。
(一)社会自我是大学生在人人网、微信朋友圈内进行自我表露的主要形态
詹姆斯将自我分为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①威廉詹姆斯著、唐键译:《心理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94—296页。通过深度访谈,我们发现访谈对象在人人网和微信朋友圈内进行自我表露时,更渴望得到他人的回复,通过回复来进行人际交往。微信朋友圈将庞大的人际社会无形中划分为一个个圈子,个体在朋友圈内的自我表露行为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社会规范的影响,并通过表露的方式,将其带入到非现实的微信朋友圈中,从而构成了朋友圈内的社会合作行为。②李美辉:《米德的自我理论述评》,《兰州学刊》,2005年第3期,第68页。在这个过程中社会自我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我”处于一个个不同的圈子里,“我”的表露必然都受到圈子中社会规范的制约,在不同圈子中,我扮演的角色不同,发布的状态无形中会受到我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影响;另一方面,每一个发布
状态的个体,都对其所属的各个小圈子产生了影响。因此,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个体在人人网和微信朋友圈内进行自我表露时,社会自我是其主要形态。
(二)微信朋友圈中精神自我的展示更加明显
与人人网相比,被调查的个体更倾向于在微信朋友圈内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表露。他们会更倾向于发布一些有关“兴趣”“生活”和“心情”类的话题,而“学院”“社团”类的话题比重大大减少。因此,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内对于精神自我的呈现会更多。相比人人网,微信朋友圈之间的熟悉程度高,在现实生活中都彼此熟识,人际交往的氛围并不生涩。另外,微信根据个体的社会关系将其好友无形中划分到不同的小圈子,如“同学”“同事”“老师”“家人”等,这种设置保证了不同的圈子互不干扰,进而确保表露空间的私密性。这种私密性是其展现精神自我的重要前提。
(三)“强关系”下的对比:微信朋友圈比人人网更黏合
1973年,社会学家克·格拉诺维特对社会中存在“强关系”“弱关系”做出明确定义:“强关系”就是每个人接触最频繁的亲人、同学、朋友、同事等等,这是一种稳定但范围有限的社会关系。①陈昌凤、仇筠茜:《微博传播:“弱关系”与群体智慧的力量》,《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3期,第18-20页。相反,另一类相对社会关系较浅却更广泛的,被称为“弱关系”,如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只接触一两次的朋友、长时间没有联系的远方亲戚等。同样具有“强关系”的两种社交模式,微信实际比人人网的强度更大。人人网的分享偏重于校园生活、娱乐分享以及学习工作等,同时其分享功能过于杂乱,通过分享可以与其他陌生人有一定链接关系,这无疑加重了其“弱关系”的程度;而微信的分享仅是在互加好友的小圈子中实现,功能相对简单、干净,没有多余的陌生人干扰,是用户敞开心情,进行更多自我表露的个人阵地。弱关系缩小了世界,带动更多的信息传播,而强关系赋予了社交网络更多的私密性和个性化延伸,令自我表露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成果,项目编号:20141002705,项目指导老师:蒋原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