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醇 王亚勤
(浙江省人民医院ICU,浙江 杭州 310022)
床旁放置Corflo鼻肠管在高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孙小醇 王亚勤
(浙江省人民医院ICU,浙江 杭州 310022)
目的 总结探讨床旁放置Corflo鼻肠管在高龄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7月住院的56例高龄重症患者采用CORPAK10-10-10置管方法实施床旁放置Corflo鼻肠管,观察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置管时及置管后并发症。结果 56例高龄重症患者实施床旁放置Corflo鼻肠管全部成功,置管时间,置管平均深度105 cm,置管成功率84.8%,置管后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对高龄重症患者采用CORPAK10-10-10置管法放置Corflo鼻肠管,操作简便、置管成功率高、刺激小、并发症少,适用于高龄重症患者。
鼻肠管; 高龄重症患者; Corflo鼻
Nasogastri tube;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disease; Coolflo nose
经鼻肠管管饲是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是高龄重症患者,由于机体处于危重状态,代谢率明显增高,更容易出现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影响疾病预后。因此,早期提供肠内营养治疗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普遍采用的肠内营养置管方法是将鼻肠管插入胃内,靠胃蠕动使营养管头端达到屈氏韧带以下。但老年患者由于存在胃肠动力紊乱、胃肠蠕动功能不足,所以成功率不高。而在内镜室或X线透视下置管需要一定设备及费用,且患者受病情和使用呼吸机等因素限制不利于搬运。我科采用CORPAK10-10-10置管法对高龄重症患者实施床旁盲插Corflo鼻肠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自2013年10月-2014年7月收治的56例高龄重症患者,男性29人,女性27人,年龄80~95岁,平均(87±3)岁。所有患者均为机械通气治疗。其中肺部感染并发呼吸衰竭41例,心律失常4例,脑梗塞8例,脑出血3例。
1.2 方法
1.2.1 操作前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置管的必要性和置管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物品准备:(1)根据患者身高选择合适长度的Corflo鼻肠管,43#(109 cm)鼻肠管适用于身高低于163 cm的患者,55#(140 cm)鼻肠管适用于身高高于163 cm的患者。(2)消毒手套。(3)听诊器。(4)50 mL注射器。(5)一次性弯盘、纱布。(6)3M胶布、pH试纸。药品准备:(1)胃复安针10 mg。(2)生理盐水。(3)利多卡因注射液/胶浆。
1.2.2 操作方法 (1)洗手,戴消毒手套后给患者缓慢静脉推注胃复安针10 mg,10 min后开始置管。(2)拆开导管包装,关闭导管侧孔,并将导丝连接器端口固定于饲管衔接处,确保导丝连接器在插管过程中始终保持牢固。(3)预测量导管进入胃的长度:从患者鼻尖到耳垂再到胸骨剑突处;使用200 mL生理盐水浸泡导管及尖端,并使用注射器从导丝连接器端注入20 mL生理盐水,以激活尖端及内腔的水活性润滑剂。(4)抬高床头至少30°。将患者置于右侧卧位,选择适当的鼻孔插管至预测量长度后,向鼻肠管内注入空气并抽取胃内容物,监测pH<5确认导管已置入胃内后,继续向前轻柔.缓慢地推进,如感到阻力应马上回撤导管,直至将导管再推进15 cm左右,边推进边检查导丝在管道内移动情况,以确保导管没有盘曲,当导管推进至95 cm并确认没有盘曲的情况下,可将导管直接推进至105 cm置入到幽门后。(5)导管位置的最后确认:如果回抽含有大于20 mL空气,说明导管在食道或者胃部上方;如果回抽20 mL含有分泌物,说明导管在胃部,分泌物<5 mL;如果回抽金黄色分泌物<5~10 mL且pH值在6~7之间,说明导管很可能已进入小肠;如果回抽没有分泌物,向导管注射约10 mL空气后再回抽,若遇到阻力则可确认导管已进入小肠;也可以向导管内注入10 mL 生理盐水,回抽液体若<5 mL也可以确定导管已进入小肠。(6)拔出导丝,经X光片确定置管成功后妥善固定导管,即可开始喂养。
1.3 评价指标 (1)置管时间:从置管开始至固定好鼻肠管的时间。(2)置管成功:为X光片确认导管尖端位于幽门后,如未在幽门后位置则为置管失败。(3)置管并发症:置管时并发症为恶心、呕吐、返流、误入气管、胃肠道穿孔;置管后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压迫性损伤、返流、误吸。
56例患者共置管66次(3例患者因堵管置管2次,2例患者因意外拔管置管2次)。2例置管失败在X线透视下置管成功。置管结果,置管成功率84.8%。置管平均深度105 cm。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置管并发症。
营养支持是高龄重症患者治疗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肠内营养,可以提供重要的蛋白质和热量。肠内营养能减轻应激代谢反应、维持肠道屏障和免疫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和肠源性感染。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是更符合生理、更安全、并发症较少而且较为经济的营养支持途径。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术后感染率并缩短ICU住院天数[1]。高龄危重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由于药物的应用导致胃动力受损,而普通胃管的喂养多不耐受,易增加误吸的风险。由于高龄危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紊乱,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高龄危重患者容易造成胃储留和胃食管返流及吸入性肺炎[2]。胃主要起到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并研磨食物的作用,而肠道主要是吸收作用 。高龄重症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为避免经胃喂养导致的并发症,有必要尽早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有研究[3]表明,鼻肠管营养支持能有效改善重症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营养指标,减轻胃肠功能失调,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危重患者胃食管返流发生率为78%,十二指肠胃食管返流发生率达48%,加重误吸风险的同时,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直接影响肠内营养的实施及效果[4]。床边盲插Corflo鼻肠管的难点在于管端不易通过幽门。而置入鼻肠喂养管有床边盲插、X线透视下置管或用胃镜置管三种方法供选择。与床边盲插Corflo鼻肠管相比,X 线透视下或用胃镜置管成功率相对较高,但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费用,而且需要运送患者,运送高龄危重患者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运送过程中容易出现病情恶化,所以盲插比较适合高龄危重患者。床边盲插Corflo鼻肠管有可能发生置管并发症,如恶心、呕吐、返流、误入气管、胃肠道穿孔;置管后并发症为导管堵塞、压迫性损伤、返流、误吸。避免置管并发症的关键除操作轻柔外,应特别警惕并排除误入气管。为了避免呼吸道置管,盲插时遇到阻力或注气时有阻力(屈折)应拔管重插。本组患者无呼吸道内置管或消化道穿孔等置管并发症。高龄重症患者床旁盲插Corflo鼻肠管应用风险低、损伤轻、患者痛苦小,成功率高,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1] 赵绥民,黄凌.多导丝置管法床边盲插鼻肠喂养管[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2,10(3):191-194.
[2] 汪志明,吴素梅,丁凯,等. 内镜下放置鼻空肠管在危重患者的应用[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12(5):287-291.
[3] 郑晓倩,蔡圆圆,郑海燕.ICU危重患者不同营养方式耐受性.安全性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79-1480.
[4] Wilmer A,Tack J,Frans E,et al. Duodenogastroesophagealrefluxand esophageal mucosal injury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patients[J]. Gastroenterology,1999,116(6):1293-1299.
孙小醇(1983-),女,浙江温州,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2
B
1002-6975(2015)21-1965-02
201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