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农机安全监理站 卢启云
十堰市山区道路的主要形式是“村村通”。
十堰市自1963年试种,经过大发展已成为湖北省第二大柑橘主产区,也是中国北缘柑橘主产区。据国家统计局十堰市调查队统计:十堰市柑橘种植面积50.51万亩(1hm2=15亩),总产量2.55亿kg。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市、郧县、房县、郧西、张湾区等市县区。
过去桔农卖柑橘靠肩挑背扛,现在有了“村村通”,桔农购置了农用拖拉机运输柑橘,不仅提高了运输效率,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十堰市柑橘成熟时间多集中在10~12月,作者在调查中发现,十堰市山区柑橘运输中存在以下运输安全隐患:一是“村村通”公路安全隐患多;二是上路车辆种类多,农机手交通法制观念淡薄;三是运输柑橘的农用拖拉机严重超载或搭人;四是驾驶员年龄较大,且没有经过培训就上路运输柑橘;五是农用拖拉机由田间作业转向运输作业过程中没有进行保养等。
十堰市山区的农村,丘陵高山地带制约了公路的发展。过去在十堰市山区修路,往往是依地势而建,路窄、弯急、坡陡、路基差,有的甚至没有会车道,路宽大多在3.5m左右。供两、三轮摩托车行驶还勉强可以,但是一旦投入大型农用拖拉机,道路现状就难以满足,改善道路势在必行。“村村通”公路的修筑虽然硬化了路面,但是混凝土厚度只有18 cm,一般宽度只有3.5m,有的宽度达4m。因此,现阶段由于各种农用车辆、汽车、摩托车、三轮车等机动车辆的剧增,车辆会车时,“村村通”公路的宽度就显得太窄了。
由于“村村通”工程费用主要是由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承担,地方财政财力不足的可以动员受益群众捐资,捐资的前提是自愿,决不允许强行摊派集资,更不允许抵扣农民的财政补贴资金,道路的改善始终是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村村通”公路通车后的实践表明,“村村通”公路由于没有在需要提示的路段设立路标,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给驾驶员行车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全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岁以上的占32.5%。而据媒体报道,中西部一些地区80%的农民都是50~70岁的老人。更有院士指出,我国农业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竟高达95%。因此,十堰市山区农村机手年龄老龄化也是农用拖拉机柑橘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之一。
“村村通”相对于城市道路在交通管理上是滞后的。就行政管理而言,无论是公安交警还是交通运政或是农机监管职能部门,对农村存在的运输柑橘农用拖拉机严重超载或搭人等违法现象都显得鞭长莫及。农村面积广,群众需求大,管理人员少的矛盾尤显突出。
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使用农用拖拉机运输柑橘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拖拉机手的驾驶技术熟练程度和对于车辆的保养知识了解各异,而农用拖拉机的销售商只销售不考虑售后服务,加之农用拖拉机在运输或其他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增加,拖拉机的各个机构的零部件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自然松动、磨损和机械损伤,农用拖拉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自然会有所下降,甚至会发生意外损坏,严重时会伤及驾驶员的生命。因此,农用拖拉机驾驶员了解更多农用拖拉机的维护和保养方面的基础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柑橘成熟期相对比较集中,因此,建议农机监理部门在柑橘成熟期前的农闲时间集中培训农民驾驶员,不断提高业务和法律水平。
柑橘销售过程中的柑橘运输是交通管理的盲区,建议农机监理部门和交通管理部门,要将其纳入重点管理范围,作为重点管理对象,进行高密度、大力度的路面管控,严查无证开车、无牌上路、乱停滥放、超速超载、违法载人、报废车上路、酒后开车、改装改型等交通违法行为,规范农民运输柑橘的交通行为,逐步养成依法行车的良好习惯。
对开通的山区运输柑橘的“村村通”,必须加大投入加强农村道路和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路面太窄的,要在道路两面垫石子扩宽路面便于会车安全;对有的地方弯道太急,坡道太陡,有的是高坎,很多急弯陡坡的,建议设立道路安全标识牌,提醒驾驶员注意驾驶安全。
柑橘销售旺季也是农用拖拉机车交通事故多发的时间段,既要保证柑橘丰收,又要保证人车安全。因此,各级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宣传作用,开展行之有效的柑橘运输交通安全知识宣传,警钟长鸣,使农用拖拉机运输柑橘交通安全问题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橘农高度重视。
农用拖拉机实施维护和保养包括磨合期维护、日常维护、定期维护、换季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