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管镜下糜蛋白酶灌注治疗闭塞性乳管炎的临床研究(附79例报告)
王文斌,刘杨,黄明,陈大平
(咸宁市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湖北 咸宁 437100)
摘要:目的 探讨乳管镜下糜蛋白酶灌注治疗闭塞性乳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55例闭塞性乳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通过乳管镜灌注糜蛋白酶4000U和庆大霉素80000U治疗;对照组(76例),灌注庆大霉素80000U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3%,对照组总有效率46.1%,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糜蛋白酶局部药物灌注治疗闭塞性乳管炎临床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闭塞性乳管炎;乳管镜;灌注治疗;糜蛋白酶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646(2015)04-0312-02
收稿日期:(2015-03-22)
闭塞性乳管炎是指乳腺导管内分泌物长期刺激引起乳房疼痛,乳腺肿块,占女性乳管内疾病33.1%[1],临床诊断常常与乳管扩张症和乳汁淤积相混淆。乳管内视镜(简称乳管镜)能直接观察乳管内部结构和病变,大大提高诊断率我们对闭塞性乳管炎患者经乳管镜进行糜蛋白酶灌注冲洗治疗,明确糜蛋白酶在治疗闭塞性乳管炎中的作用,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闭塞性乳管炎患者155例,年龄25~61岁,平均40.0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12.9个月。乳管镜检查提示乳管壁粗糙,局部毛细血管充血,管腔形态不规则,失去正常结构,管腔内可见较多形态各异的絮状物、脂质沉积物,有较多纤维网状结构。B超提示腺体回声紊乱,为乳腺增生征象改变。纳入研究的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及对照组(7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治疗方法观察组冲洗麻醉后行乳管镜检查,给予糜蛋白酶4000u+庆大霉素80000u+2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乳管镜注射管内常规注射庆大霉素80000u+20 ml生理盐水。治疗结束后取出乳管镜,通过手法按摩顺着乳腺导管方向将大部分灌洗药物挤出,随后清洁乳头,并用红霉素软膏涂擦乳头,然后覆盖无菌纱布,同时嘱咐患者术后24 h禁浴。
1.3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自觉胀痛症状消失,纤维乳管镜下见管腔潴留物消尽,管壁较前光滑有光泽,无充血、出血,B超图像见低回声结节消失,腺体结构恢复正常;有效:自觉胀痛症状减轻,纤维乳管镜下有少许团块或絮状物残留,管壁充血、出血、纤维条索状较治疗前有所减轻,B超图像见低回声结节变小;无效:经灌洗后患者自觉胀痛症状仍存在,无论乳头有无溢液,纤维乳管镜下见管腔内潴留物位置、性状、管壁形态大小没变化,B超图像见低回声结节大小没有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显效55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7.3%;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5例,无效41例,总有效率46.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安全性评价所有病例用药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整个治疗过程中仅对照组有1例出现皮下淤血,一个月后自行恢复。
3讨论
闭塞性乳管炎是乳腺导管内病变中最重要的一种,随着纤维乳管内视镜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乳管疾病的早期发现提供客观依据。本文通过对闭塞性乳管炎患者单独用庆大霉素80000U或者和糜蛋白酶4000U混合液进行乳管镜灌注治疗比较。结果表明糜蛋白酶组有效率为87.4%,而庆大霉素组有效率仅为4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糜蛋白酶治疗闭塞性乳管炎效果显著。糜蛋白酶是一种由牛或猪胰脏提取而得的一种肽链内切酶,迅速分解变性的蛋白质,促进血凝块、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的溶化分解,从而净化创面,促进肉芽组织生长[3]。治疗过程中观察组10例治疗无效,可能是病变部位位于较细、较远的乳导管中,乳管镜无法到达,无法用药物冲洗所致。该治疗方法所用药物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英丽,顾奕琦,续哲丽,等.维生素B12乳管内注射治疗闭塞性乳管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9):1289
[2]吴黎雅,刘琛,吴辛颖.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导管疾病中的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7,7(3):63
[3] 张艺川.糜蛋白酶临床应用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7,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