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以生命教育为例

2015-03-19 02:49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生命心理

徐 艳

(宜宾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以生命教育为例

徐 艳

(宜宾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7)

心理健康,本世纪初最流行的一个概念,心理健康教育,新世纪学校教育中最热门的一个活动。然而实践表明,这个“最热门”的活动在操作过程中因偏离教育的实质而初露“困境”之端倪。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场运动,也非一种形式。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是对教育异化现象的纠偏,是对应试教育的补救,实为无奈之举。目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笔者以人学视觉,在心理教育实践活动的层面,从价值观、人生观角度解读心理健康教育,呼唤教育回归人性。

价值观;人生观;生命;心理教育

一、问题背景——心理健康忧思录

这些年来大学校园里由心理问题引起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大学生心理问题折射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缺陷,心理问题、乃至心理疾病,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因此,笔者从人学角度,在心理教育实践活动的层面,解读“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呼唤教育回归,还原教育的人性,即“通过教育达到健康”。

二、心理健康与教育——聚焦教育的人性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整体的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其中智力是基础,人际关系是关键,情绪是表现,人格是结果。 反之,如果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达到理想水平,这说明他在心理功能的发挥上受到了某种干扰,遇到了某些障碍,这就意味着它的心理发展处于不够健康的状态之中。

纵观基础教育的现实,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现象已非个别现象,在此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提出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但是,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被动的应对措施,没有哪个人的心理问题是短时间形成的,大学校园因心理问题出现的一幕幕悲剧,社会视觉立即聚焦于大学教育,继而开始了如火如荼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动,笔者认为这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的举措。心理问题都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相关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童年不是心理问题的表现期,却是不健康心理的孕育期。所以从实践操作角度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教育。

在此状况下提出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对教育异化的纠偏,对应试教育的补救,实为无奈之举。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通过教育达到健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4]。它与素质教育、与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基础。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仍然是面向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全体教师为主力军,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目标,以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为人生的“罗盘”,通过教育达到健康。因此,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操作,有助于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走出困境。

四、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关注生命的价值

价值即作用,价值观就是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看法。探讨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也是我国德育内容之一,但从心理健康教育(以下简称心育)角度探索,却有诸多不同之处。

首先, 目标不同:心育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为目标,德育是以按社会要求规范学生行为为目标;

其次,任务不同:心育的任务是解决心理发展中的矛盾,德育的任务是解决社会倾向和政治倾向的问题;

再次,内容不同:心育在内容上以认识自我为主,德育在内容上以认识社会为主;

最后,方式方法不同:心育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待生,以尊重为基础,以同感为前提,德育强调说服、榜样、规范、实践等。本文从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探讨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从而解决学生自我认知问题,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广阔的心理背景,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

一位学者曾这样通俗解释“教育”: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两件事,一是告诉学生这个世界是什么,二是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作用。其后者蕴含的就是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面对当前青少年自杀现象的低龄化趋势,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所以笔者认为从心理学维度来认识“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其核心是要关注学生生命的价值。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出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3.6%绝非耸人听闻。这些数据折射出我国教育的严重缺陷。据统计,当前“玉损兰摧”现象有两大特点,一是数量增多,二是自杀低龄化。而这些花季少年为何轻生?

有关研究指出,学业压力是青少年自杀的第一个原因。

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充满着无限生命活力,本应天真烂漫,纯洁无暇,生活对他们来说,是五彩斑斓的,他们理应对前途充满憧憬和向往,可当前不少孩子却感觉生活“没意思”、小小的年龄就把“郁闷”“纠结”等词常挂嘴边,有的甚至轻生。为什么现代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却让我们的孩子出现了心灵的空虚,出现了对生命意义茫然的状态?

当孩子结束了一天学校的学习之后,家长和教师还给孩子加码,这样的现象绝非少数。每次考试回来父母的第一句话问的是,考了多少分、在班上第几名?这样,当孩子把考试分数和父母的喜爱建立了条件反射以后,他便迷惑了,从而导致认知的错觉,分数是他生命的全部价值,父母关心分数远远超过其他,考不到父母希望的分数,他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

一位研究生命教育的学者发现,有三个自杀的大学生,分别属于不同的三个大学,但竟然都是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这些大学生通过学习生命科学,了解了生命的知识,却不懂得生命的智慧。所谓生命智慧,除了懂得生命的意义,还应具有积极的生命态度,及面临人生途中的种种遭遇应对自如的能力,所以高学历的人不一定就具有生命的智慧。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从小引导孩子了解生命知识,认识生命价值,获得生命的智慧。

我国的生命教育较为滞后,家庭、学校教育中几乎是空白。但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注意到有些青少年(甚至还有儿童)稍遇挫折、打击,就选择终结生命,以解决问题,除了他们的心理脆弱之外,还跟他们对生命的无知有关。因而倡导生命教育从家庭开始,让生命教育走进学校。

五、关于生命教育的几点思考——三种教育形态的职责

1.家庭教育关注“生”的启蒙性, “死”的必然性

“我是怎样来的”几乎所有家庭的孩子都这样问过父母,同样,也几乎所有父母都作出这样的反应:要么搪塞、并转移话题,要么你是捡来的,用谎言回答孩子。面对父母的回答,孩子或者会感觉到生命的神秘和难堪,或者会因为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而缺乏安全感。也许就在心里埋下了不健康的种子。如果我们父母遵循儿童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规律,用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童话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就可能会收到“生命如此美丽”的效果。这便是对学龄前的儿童进行的“生”的启蒙教育。入学以后再以科学知识作答。

告诉孩子什么是“死”。什么叫“死”,幼小的孩子是无知的,来自青少年自杀的报道表现出自杀者对死亡毫无认识,所以当他们受到重大挫折时,就想一死了之,俨然表现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其实折射的是对死亡的愚昧和无知。可见,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必须的一课。家庭中可通过游戏活动、童话故事,展现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再结合家庭中亲朋好友的死亡现象来告知孩子“死亡”是一切生物不可避免的自然结果,是生命的必然结局,从而让孩子对死亡有一个从理性感知到情感上体验的过程。

2.学校教育注重“生”的科学性,“死”的人文性

所谓“生”的科学性就是从科学知识的角度告知学生生命诞生的原理,通过研究型课程教学,指导学生探究生命的诞生和历程;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顽强;结合生活案例教会学生欣赏生命的美丽。所谓的“生如夏花之灿烂”蕴含的是人生的积极状态,其表现是:在有限的生命活动中发挥无限的潜能,正如雷锋短暂一生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要让学生体会和理解这种“生”的积极状态,从而领悟到 “生如夏花之灿烂”就是把“有限生命作无限发挥”的哲理。

所谓“死”的人文性就是在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死亡教育时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告诉孩子每个人的生命不只属于他个人。家庭中一个生命诞生会使亲人和朋友欣喜万分,作为家庭的一个新成员,其生命就属于整个家庭成员,长大之后又属于集体、朋友和社会,自己无权放弃生命。笔者认为,如果从小对孩子进行这样的讲述,或者是灌输,那么孩子早期幼小的生命中就会形成一种观念、甚至是一种信念。因为他们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接受自己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的影响,对成人的话深信不疑。这种“无权放弃生命”的信念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受挫折时不会轻言自杀。

更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人与其他动物不一样,人有两重生命,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他已死了”。这是诗人臧克家用诗句对生命两重性的形象描述。指出有的人虽然躯体生命已逝,但精神生命永存,精神生命体现价值,雷锋精神流传至今即是典型例子。让孩子明白,为了让精神生命长存,就要重视生命的价值,在夏花般灿烂的人生中,通过积极的生命实践活动,实现自己人生的全部价值。

3.社会教育侧重营造“生”的健康环境,“死”的科学文化

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包括文化馆、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及电台和电视台等。这些萦绕在学校周围的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而其健康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家庭和学校教育效果。所以,我们借助当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思想,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让学生走出家庭和校门以后能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而强大自己的心理。积极对待“生”,科学对待“死”,在健康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生命的价值。

综上所述,“生”的教育要遵循生命发展规律,展现生命价值,“死”的教育应体现科学和人文的统一。笔者拙见,家庭和学校教育就要为学生提供活下去的支撑点,生命教育的真谛通过教育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有价值地活下去,这便是价值观人生观教育的核心之所在。当然,如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路系统,形成一套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则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亟待研讨的又一重大课题。

[1]柳友荣.教师心理保健[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2]郭黎岩.小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励雪琴.教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刘维良,齐建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5]心理素质教育仍未引起足够重视[N].教育文摘周报,2003-09-01.

2095-4654(2015)06-0025-03

2015-03-05

G444

A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生命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