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路路(哈尔滨金融学院体育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浅析高校轮滑课堂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应对策略
□张路路(哈尔滨金融学院体育教研部黑龙江哈尔滨150300)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作为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项目,轮滑运动已经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内容之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轮滑自身的特点,在学习轮滑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影响轮滑的学习效果。因此,本文作者站在轮滑的角度,对高校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有效的策略予以了分析。
高校轮滑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策略分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轮滑是一项在十九世纪初兴起的运动。它是一项融合了多种元素的全身性运动项目。比如,健身、娱乐、惊险。在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中,轮滑运动深受社会大众的喜欢。在国际轮滑联盟的不断努力下,轮滑运动项目处于飞速发展之中,在国际中的地位逐渐突显,成为国际奥委会公认的运动项目之一。同时,在教学改革的影响下,轮滑运动在高校体育运动中应运而生。在学习轮滑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都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而,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也使学生的动作达不到要求的精准度。可见,站在客观的角度,对其造成心理障碍的因素以及予以解决的有效措施进行相关的探讨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心理素质、运动技能是轮滑运动的核心部分。不同与其它运动项目,轮滑运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全面提高、综合发展人体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耐力、灵敏度、协调能力。在高校轮滑教学中,想要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以消除、降低学生受伤的频率,需要先从实际出发,对其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予以了一定的了解,为采取适宜的解决策略做好铺垫。因此,本文作者对其中一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1.1、学生运动素质与心理素质
对于滑轮运动项目来说,完成轮滑练习的首要条件就是练习者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而这也是对学生造成心理障碍的关键因素。一是:学生对自身没有清晰地认识。在高校中,一些学生总是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差,不具备对应的技能水平。进而,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不敢挑战高难度的动作,加上其他学生的嘲笑,对滑轮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二是:以往滑轮练习中失败经历的影响。由于滑轮本身是一项高难度、危险性的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经常都会受伤,需要经过多次重复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而对于那些受过伤的学生来说,他们在进行同样训练的时候,会再现出之前的事故场景,不敢练习相关动作。三是:过度紧张是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因素。在滑轮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怕自己不能准确完成练习动作,经常会过度紧张,而这可以直接透过滑轮动作呈现出来。比如,动作不协调、呆板。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克制过度紧张的心理状态,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将会对滑轮失去学习的信心,丧失学习的动力。
1.2、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首先,在滑轮教学的过程中,其重点和难点不突出。在示范相关动作的时候,教师只是一味地呈现整个动作,没有把轮滑动作的重点与难点清晰地呈现给学生。以此,使学生对滑轮动作的核心不清楚,不能准确掌握动作技能。其次,教师没有从学生自身的实际能力出发,选取适合他们难以程度的课程内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而是一味地采取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没有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轮滑练习过程中,教师总是以一种不平等的方式去对待差生,总是责备他们,作为其他学生学习的反面教材,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这些方面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轮滑学习的兴趣,产生恐惧心理。
1.3、轮滑动作难度、教学环境
一是:轮滑动作难度方面。轮滑动作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运动要领,逐渐对轮滑运动丧失兴趣。同时,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注重教材内容的选择,学生产生心理障碍是必然选择。二是:教学环境方面。对于轮滑运动项目来说,离不开良好教学环境的支撑。但在实际中,很多学校都没有对体育教学引起重视,并没有建设专门的轮滑场地,只能在一些非专业场地进行训练。此外,为了节省支出,学校经常购买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器材。这些都会在无形中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产生潜在的危险意识,致使心理障碍的出现。
2.1、加强学生心理训练
一是: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教师要不断对学生加以指引和鼓励,激发学生完成动作的勇气,树立信心。二是:教师可以采用合作教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比如,在学习滑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起练习滑轮动作。在小组练习中,不同组员之间不仅可以互相指正错误,进行自我比较,还能使他们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不断克服心理障碍,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情绪对比的心理训练。即以表象回忆的方式,引出学生消极的心理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积极的情绪取代这些消极因素,达到克服心理障碍的目的。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表象训练法的力量,对自己完成较难动作时肌肉的用力感觉进行回忆。以此,把自己在训练中的动作和教师所呈现的动作加以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对肌肉的掌控度,能够使身体各方面器官达到一种协调的状态。
2.2、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训练手段
首先,在轮滑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对训练手段灵活应用,能够对训练方法做到举一反三。以此,为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埋下伏笔。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灌输式的单一教学模式。在训练过程中,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融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对重点技术的讲解引起重视。以此,使这些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引实践训练。最后,教师要以幽默的教学方法,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为过度紧张而对轮滑的学习毫无兴趣。进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呈现出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
2.3、加强动作示范,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一是:关于动作示范方面。对于体育运动项目来说,动作示范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优美、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能够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技能,还能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同时,还能让学生转变对轮滑学习的错误认识,觉得轮滑学习并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难。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注意自身动作的规范化,起到表率作用。以此,使他们在开始训练的时候,就能克服内心的恐惧,激发内心的学习兴趣,能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练习。二是:关于保护措施方面。由于轮滑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训练的时候,需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比如,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佩戴全套的防护用具,缓解学生心中的恐惧。
2.4、优化课堂氛围
一是:关于优化课堂氛围方面。在轮滑学习过程中,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非常关键的。教师需要从教学内容、学生个体差异出发,营造适合良好的心理氛围,创设有利的教学情境。通过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学生不良心理的出现。比如,害怕、紧张。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教师需要多给以一些鼓励与关心,对他们进行正确地指引。同时,教师要让学生经常感觉到自己每次小小进步的喜悦,逐渐增强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地方,并对学生一些不标准的动作加以指正与完善。很显然,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对策。比如,从实际出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比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备专业的轮滑技能。
总而言之,在高校轮滑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高校轮滑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它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新形势下拥有多种技能的新型人才。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我国的轮滑事业不断完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王瑾.高校学生轮滑学习心理障碍的修正途径[J].神州(上旬刊),2013,(9).
[2]齐婷.高校轮滑课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2,(27).
[3]陈宏岩.高校轮滑课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消除措施[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