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大学体育课中师生教学互动的缺失与建构
□张晓龙(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0)
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互动是大学体育课的基本活动方式。由于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组织制度等原因,大学体育课中师生教学互动呈现出互动单边化、形式简单化、载体与机制不可超越等现状。因此,为了建构大学体育课自觉的教学互动,大学体育课价值取向上应转向“人的生成”;制度建设上应注重柔性管理,创设人性化的制度环境;师生中应共同营造思想自由的互动环境。
大学体育师生教学互动
1.1、大学体育课师生互动的理性分析
在大学体育课师生互动中,互动主体、互动形式、互动载体与机制都应具有其特定的含义。交往必须从相互关系入手,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互动的、双向的”。大学体育课互动追求主体间的全面理解与沟通,应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思想,获得经验与精神成长,师生双方的生命意义获得提升。因此,真正的体育课互动不能拘泥于教学内容,而应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展开平等的交流与对话,超越内容,有所提升。
2.1、大学体育课师生互动的缺失
大学体育课师生互动中老师的客体化导致的互动单边化。在现今的大学体育课堂上,依旧是教师主体的表现,多数体育教师以“专门知识的管理者和成人权威”自居,总是乐道于向学生“传道、授业”,更关注自己的“表演”,而对学生的反应很少关心。原本具有主动精神的学生被置于客体地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异化为主体对客体的训导与灌输,教师成了体育课中唯一的控制者和命令发布者,学生更成了盲目被动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接受者和沉默练习者。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相融是难以实现的。
在现今的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上,多数教师满足于将既定知识、技术系统地、全面地传授给学生,虽也涉及一些运动项目发展的最新动态,但这些同样是以既定知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而非以师生互动的方式生成。学生在这样的体育课中,始终束缚于既定文本(教学内容)。同时,传统的教育观念将教学视为一种制度化的领导过程,师生互动的特征是制度化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处于绝对的领导地位:教师教,学生学;教师提要求,学生做;教师指令,学生执行。在这种观念下体育课很难突破教师的“权威”的地位,超越既定的文本,难以使师生的视界不断扩展,最大化释放学生身心发展和思维训练的潜质。
2.2、大学体育课师生互动缺失原因
(1)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技能。
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大学体育课堂教学互动发生着深远的影响。通常大学教师被分为4类:以内容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智力为中心和以个人为中心的大学教师。不同教学观念的教师对大学体育课师生互动有不同的认识和侧重点。其次,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也对教学互动发生着重要的影响。就我国大学体育课理论而言,至今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具有针对性的理论体系。多数大学“体育课”仍然基本沿袭了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竞技体育项目为内容,以掌握运动技术为任务,以考核为保证的教学模式。显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是不可能发生的。
(2)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同样影响大学体育课互动。为了便于讨论教学互动中人与人的关系,这里粗略的把学生划分为,在体育学习中以自己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两种学生。这类学生喜欢进行不同的尝试、探索,较喜欢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就有可能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从而增长知识,丰富技能,因此,互动的深度与广度比较充分。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更喜欢完整的知识内容、规范的技术方法和有序教学计划,喜欢倾听教师的讲授,按照教师的安排组织进行活动。他们习惯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愿意做教师安排的练习活动。所以,很少积极主动地与他人交流,成了盲目被动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接受者和沉默练习者。在这种情形中,互动就无法发生。
3.1、教学价值取向上应当从“物的培养”转向“人的生成”
教学活动中具体的现实的人,既是一种生命存在,又是一种实践的存在,教学价值观从“物的培养”转向“人的生成”,是对人性在知识、情感、意志三个维度全面发展的要求。体育课价值观趋向的转变就是,从传统以“增强体质”为目的转而定位于“人的生成”(“培养人”)。反映在课程上,第一,体育课程文本不是终极教学素材,而是激发师生进一步思考的素材,将体育课程与学生个体特征相联系,以此作为特定的针对性和切入点,形成体育课程的一个开放结构,生成新的共享意义;第二,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是不确定的,只是学生根据自己个人经验进行理解的“引子”,体育课程文本只是师生思考的素材,鼓励师生打通体育课程与生活文本的通道,建立大学体育课通向终身体育的桥梁,实现体育社会功能从面向生产到面向生活转变;第三,“固定的”“规定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是可怀疑、否定的。容忍允许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个性化创造性地领悟和体会,提供给学生自由的体育学习空间,将体育课程变成为人所用。这样体育课中的“人”就成了现实的人,是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统一体,体育课在促进人的生成过程中同时在满足了社会与个体的双重需要。
3.2、教学制度建设上应注入生命活力
现行大学体育课制度往往被当作是权力的象征与控制工具或手段,师生对制度的理解与认知并未得到相应的重视。师生作为体育课活动主体与实施者,应成为体育课制度的理解与认知者。师生依据自身教学与学习体验,应该可以围绕体育课的自由性、积极性、创造性以及效率性等方面寻求对制度的理解与认知,应该可以在承认与执行中,可以在批判与评价中理解与认知制度。所以,当前大学体育课制度建设尤其应注重柔性管理,例如,增强教学计划的弹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开展生成性教学评价等等。整个体育课过程应当由作为“游戏者”的师生共同自由地安排和规划,而不是教师一方说了算。虽然在教学理论强调教师的备课要备学生,但在这里是超越的,学生不再是被想象的,而是作为“游戏者”面对面地与教师商谈教学过程的开展。对体育课的评价,更应该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师生共同对教学及时进行反思和调节,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手段,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样就切实体现出师生主体对体育课制度的理解与认知,为建构自觉的教学互动创设人性化的制度环境。
3.3、师生互动行为中应共同营造思想自由的环境
结合大学体育课实际来看,师生并未享有真正意义的思想自由。应当大力提倡“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是“人的生成”教学价值取向下的教学实践形态。
在“对话”式教学中,体育课就有了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可能,有着不同体育运动经验的学生有了得到理解的可能。“对话”的目的是师生取得主体间一致,赋予体育课事件以共同意义和认可,只有主体间一致才可以保证教师和全体学生都处于教学互动之中。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享有平等、自由的话语权,师生、生生在结合体育课程文本与个体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敞开心扉,在互相帮助和互教互学的氛围中,在言语和行为的互动中改变思维、行为的意义,不断地生成知识、意义与相互关系,进而达到认识客观世界与提升主观世界的目的。
[1]王凤才.哈贝马斯互动行为理论述评[J].理论学刊,2003,(5).
[2]钱钧,史兵.本体论游戏观与体育课关系研究[J].体育学刊, 2007,14(5).
[3]李如密.教学风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胡小明.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三论体育文化属性的皈依[J].体育文化导刊,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