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为实现教育公平,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现阶段国家在高等学校实施的是“奖、贷、助、勤、补、减、免、缓”八位一体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采用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学费减免、师范生免费教育、绿色通道等多种资助形式,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全方位资助。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学生家庭和个人等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民生工程系统,其资助额度之大、覆盖面之广、受益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较好地解决了众多经济困难家庭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效。同时也使之成为我国民生工程中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如何更新资助观念,改革资助模式,提高资助绩效,是广大资助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日趋完善,但目前采用的是以无偿经济资助为主的输血模式,基于这一模式的资助工作体系存在的弊端逐渐显现。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力度加大,高校各类无偿资助的“免费午餐”资助项目增多、资助额度增大、资助覆盖面逐年扩大,资助资金的绝大部分是单向流动和不可循环的。除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外,各高校还设有其它资助项目。而且,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单一、认定依据欠缺科学严密性,难以避免导致“假贫困生”现象,破坏了资助工作公平,降低了资助工作效益。主管部门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考核,除了必须严格保证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发放外,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应助尽助”,获得贫困生资格认定的学生几乎“人人有份”,每年都能获得国家至少几千元无需任何回报的无偿资助,成绩优秀的贫困生,还可以申请数额5000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各类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助学项目及其它奖学金评定操作中,实际上也多向贫困生倾斜。高职院校因为生源竞争,把落实资助政策也作为招生宣传的亮点,却又难以深入透彻解释清楚,造成许多大学生和家长对资助政策的认识出现偏差,把国家资助当作应得的福利,“不拿白不拿”,甚至出现制造贫困争夺资助的现象。这种注重资金资助,无需回报的输血式的“天降之财”,助长了不少贫困生不劳而获的心态和不思进取的惰性。另一方面还造成了一种新的不公平,很多未申请或未通过贫困生资格认定的“非贫困生”因此心态失衡。众多的项目实施,使得评定难以严格把关、分配难以客观公正、过程难以监督到位、专题教育容易缺失。各种资助项目从申请、评审、公示、材料报送等程序繁杂,导致实际操作工作量剧增,且政策性强、领导重视、程序要求严格、材料质量要求高,贫困生资助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十分繁重的工作之一。各高校从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和相关人员均投入大量精力,来保证该项工作的有序完成,贫困生资助的“输血模式”已经成为提升资助绩效的主要瓶颈。
我国传统的扶贫观念就是不求回报的无偿输血式资助。在社会扶贫体系中,历来以无偿的“送钱送物送温暖”为主要手段,结果导致一些人不仅不思脱贫,反而叫穷造穷等待政府送温暖,扶贫资金效益欠佳。“年年扶贫不脱贫,扶出懒汉一群群”,道出了无偿输血式扶贫的弊端。近年来,国家扶贫体系已经从资金输送的输血式扶贫,转向以定向定点造血式送项目精准扶贫,很快就使一些长期不脱贫的困难群体通过扶贫项目而勤劳致富,成为输血资助向造血资助转换的成功案例。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也是建立在以无偿资助为主的传统输血扶贫观念之上的,是党和政府为推动教育公平,针对经济困难群体实施的政策。贫困生在享受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爱心助学等资助后无需偿还。长期直接的简单货币赠予,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贫困生对国家“免费午餐”的依赖,强化了受助学生身上的“贫困”标签,对于其形成健全人格的负能量和负绩效不可小觑。要提升资助工作的绩效,变革传统资助观念是关键,逐步减少无偿资助的额度,实现从无偿资助向有偿资助转变,甚至取消无偿资助。
造血资助观念的核心,是要明确告知贫困生群体,暂时的贫困不可怕,可怕的是“倚贫卖贫”,躺在贫困怀抱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实施造血资助的关键,是要给予贫困生更多适合自身潜能发挥的“挣钱岗位”和“挣钱项目”,帮助和激励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获得金钱,自食其力解决贫困问题,促使他们增强自信心,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暂时的经济困难。因此,改变高校资助工作单纯以资助项目多少、资助金额大小、资助学生多少为关注重点的绩效观念和评价体系,就要将贫困生资助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就业教育、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学生个人发展成果等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紧密结合,建立新的绩效评价理念、标准和长效机制,由输血即直接货币的简单施予,上升至精神层面的引导,综合素质的提高,脱贫能力的提升,着眼于贫困生的长远发展,真正体现资助工作的绩效。
提升贫困生资助绩效,核心是转变资助模式,实行“输血资助”为主向“造血资助”为主的转变。无偿资助的显著特点是“赠予性”,注重从资金物质层面“输血”,这确实缓解了贫困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经济压力。无偿输血式资助模式下,贫困生不需付出努力或只需付出较少的努力,便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权利明显大于义务,长期的无偿资助导致一些贫困生渐渐对无偿资助产生了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自强自立精神培养,许多家庭并不困难的学生申请贫困生资助不足为怪。高校进行贫困生认定的主要依据,是一张贫困生自诉的家庭经济调查表,一份家庭所在地基层组织开具的贫困证明,并无必要的收入申报和收入监控制度保证其真实性。学校也无法对每一份申请材料实地调查,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和贫困分级的精确度无法保证,出现富家子女成为贫困生的现象并不罕见。这样,在“应助尽助”的要求下,导致部分资源分配到了非贫困生手中,减弱了助困资源对真贫困生的资助力度,降低了资助效率。
造血式资助模式的核心,是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原则,要求贫困生在享受资助权利时,完成相应的项目,付出相应的劳动。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也是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要求,应成为资助模式变革的趋势。实现造血资助,减少无偿赠予资助份额,加大资助体系中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所占比例,同时辅以志愿者工作日制度,在贫困生中牢固树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思想。创新资助模式,建立志愿者工作日银行,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凡获无偿资助的贫困生,均需存入一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日,以此引导受助贫困生自觉参与志愿者服务,培育主动奉献的爱心品质,培养健康心态,使其真正从精神和能力上“脱贫”。实践证明,输血式无偿资助的资助范围和资助力度必须调控,无偿资助不宜长期作为主要资助形式,应构建以生源地助学贷款为核心、以勤工助学和创业助学为支柱、辅之以特困补助和奖励优秀为补充的新型资助模式和资助体系。
助学金是学校将国家财政拨付的专款、社会团体和企业的资助捐赠、学校的助困专项资金等,按规定给贫困生分级定期发放“生活补助”的一种助学形式。它遵循无偿资助和特困优先原则,是目前资助总额最大、覆盖面最广、受益人数最多的资助项目,受助门槛较低,一般仅提出基本的否决性条款,所以也是矛盾最突出、争议也最大的项目。助学金对于减轻低收入家庭支付孩子大学期间生活费的压力,保证大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勤工助学是一种贫困生资助资源分配的载体,高校通过在校内为学生设置一些工作岗位,让贫困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校内各种服务劳动,将直接的贫困生补助附加在勤工助学活动的报酬上发放,使这部分贫困生获得相应的收入而缓解经济压力。这种资助资金分配以劳动报酬的形式出现,学生所获经济资助与其所付出的劳动相关。两者相比,助学金模式关注高校贫困生享受资助的特殊权利,而勤工助学则强调贫困生在享受这些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有助于强化大学生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勤工助学无疑为贫困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通过工作不仅获得报酬贴补生活,还能锻炼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管理能力等。高校学生资助需要遵循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将受助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更强调有偿性造血资助,拓展勤工助学岗位类别,扩大勤工助学受助面,帮助和指导学生将勤工助学与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使他们在锻炼个人能力的同时,增加资金收入,有助于学业的顺利完成和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奖学金是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学校或爱心人士设立的对大学生的奖励性资助项目,奖励发展全面或在学业及某些专项能力表现优秀的学生。各种奖学金都是免费资助,受助学生无须履行任何义务。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它单项额度较大、受助标准较严、资助范围较小,对于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具有深远影响。然而,它也是一种输血式“授鱼”资助,是单纯物质层面的货币资助。优秀大学生应该享受国家和社会的奖励,但直接的货币奖励并不是优秀大学生们期待的最佳奖赏。更希望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就业质量、综合素质等内在品质得到关注和提升。经济困难使多数贫困生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较差、社会资源不丰富、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成为制约贫困生自我发展创造的最大障碍。创新创业能力是贫困大学生最终摆脱贫困的核心能力,能力培养比简单的直接资金给予会发挥更大的效益。所以,贫困生更需要注重能力素质培养造血式“授渔”资助。学校应该在相关专业实训室的基础上建立创新实训室、名师工作室、创业基地等,为优秀大学生提供更多技术技能含量高的助学岗位,注重实践实习机会的推荐、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就业岗位的提供,使得优秀大学生在获得奖励的同时,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以自己的劳动和业绩获得资金回报。大学高年级优秀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学校需要给他们提供充分展示才能的舞台,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参加学生科研及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和提高创新创业就业能力,培养特殊职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我脱贫的本领。
将权利和义务统一的理念引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实践,强调贫困生本人的付出。实施造血资助,培养贫困生的健全人格,提高自立精神和脱贫的本领,有利于突破提升资助绩效的瓶颈。实施造血资助,注重资助工作的德育功能开发,加强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培育学生知恩图报的美德,让贫困生树立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讲道德、讲诚信。通过贫困生公益活动服务,培育奉献社会、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理念。高校输血式无偿资助为主的贫困生资助,贫困生认定程序复杂且难以准确认定,严格的公示制度还侵犯贫困生的个人隐私,伤害贫困生的自尊,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有偿资助将享受贫困资助的权利与履行相应的义务挂钩,资助资源不再免费,取得资助必须付出相应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所获资助都是劳动所得或义务换取,高校不必再公开贫困生个人隐私,他们可以理直气壮而无心理负担,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有偿“造血资助”逐步取代无偿“输血资助”,有助于降低贫困生认定工作的难度,节约贫困生认定成本,提高认定精准度,迅速将助学资源分配到贫困生的手中,扩大有效资助范围,提高资助资源的使用绩效,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注重了效率,体现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民生工程,其绩效的提升牵动着千家万户,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加强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也是一项功德无量的长期性工作。在坚持目前多元化资助模式的同时,实现贫困生资助的重心由以无偿资助为主向以有偿资助为主转变,从“输血资助”向“造血资助”转变,有助于解决资助工作中的诸多困惑,提升资助工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正能量,提高资助工作的绩效。按照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契约形式由用人单位代付学生学习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学生毕业后在单位工作,以薪资逐步偿还单位支付的培养经费,是解决贫困生资助和企业人才培养的双赢模式。高职院校更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加快推行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大小学期、完全学分制基础上的弹性学制等,创新造血资助的途径。当然,实施“造血资助”,不可能一刀切掉“输血资助”项目,针对贫困生特殊情况的特困补助与学费减免仍然是这一资助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不断完善各项细则,造血资助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谢俊青.贫困生认定对资助工作绩效的影响与对策[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2]李振斌.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估体系建设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3]冯 菲,等.高校贫困生资助要以有偿资助为主[C].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学术论文,2010,12.
[4]宗 妍.高校贫困生“有偿资助”模式探讨[J].科技视界,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