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周霞
成本会计从其概念的产生发展到今天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本会计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断更新的技术手段和计算方法,让会计电算化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手工记账的记账方法。二是成本会计的利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原来我们并不关注的传统的控制成本的行业,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使成本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的形势下,只有理清楚成本会计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特点、发展现状,才能找到成本会计发展的出路。
第一,早期阶段(1880年至1920年)。自产业革命完成以后,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在此过程中会计人员为有效满足企业管理需求,采用统计方法对成本进行计算,成本会计萌芽。
第二,近代阶段(1921年至1945年)。在此阶段,标准成本制度已经出现,而且预算控制也不断的完善,成本会计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工业企业逐渐扩大到各行各业,然后又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经营销售领域。
第三,现代阶段(1945至1980年)。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先后进入到高速发展时期,成本会计在现代化管理、电子计算机等领域应用非常的广泛,其更加侧重于对成本进行规划和决策,现代成本会计应运而生。
第四,战略发展阶段(1981年以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发展非常迅速,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化竞争加剧,产品成本结构以及市场竞争模式等都发生了变化。此时,成本管理系统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具有相关性的成本战略管理的问题。
目前的成本会计对于成本支出、生产费用、成本会计对象等等概念的界定模糊不清。相同的概念在不一样的场合下,其内涵也有所不同,两者之间的联系也不明确,在描述上也不科学、得不到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成本会计的发展和成本会计体系的完善,对提高社会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的成本会计只是简单的介绍了成本核算的一些计算模式,造成了产品成本并没有包括实际上的资源消耗,对于一些诸如知识、信息等的资源消耗在以前的成本核算中并没有突出的体现出来。为了尽快的适应我国现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成本会计不应该只局限于企业制造的成本计算这一种模式上,还应该全面的介绍各种企业成本计算模式,通过数据资料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共享,从而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完整并且准确的成本计算信息资料。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完善成本会计体系,成本会计关于会计报告系统的改革成为首要任务。新的管理理论在不断创新、改进的基础上形成,经济及环境的变化也会对成本会计的研究方法及具体操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成本会计的发展也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在当前形势下,外国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企业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管理者只有依靠精准的会计信息才能确保其市场竞争力。知识经济是特别重要的一种经济形式,它同样会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考虑知识资源,以致其得到更好的发展。现在的企业生产已经进入自动化时代,企业产品也是多种多样,为了让市场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得到满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企业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更要追求产品的特色和精致。由于生产技术越来越高,加上人们不断增加的需求,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步伐。那么企业必须对成本会计中的相关问题不断调整和解决,否则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都会受到影响。网络及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成本会计核算方式,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网络交易提供了平台,网络交易成为新型且特别重要的交易方式,在交易完成以后,交易主体就会自动结算,为避免影响到成本计算结果,企业经营的期限不能分割后再进行成本核算,应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后完成成本会计核算工作。
面对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于成本会计的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怎样结合我国国情,顺应市场和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变化,制定出新的成本会计管理方法。
企业一定要打破人们对传统会计的认识,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和主观能动性,深入成本会计的研究领域,与实际工作者共同合作,解决成本会计的相关理论研究问题,并将我们进行的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转变成企业生产力,以此为基础建立相关的成本会计评价及考核机制,以此提高成本会计的发展水平,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无论是市场经济时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我们评价企业在成本上的工作绩效时,成本高低都是我们唯一的评价标准。不过,这在理论上是很不合理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成本只是在一定时间内企业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各种劳动资源,而劳动损耗的多少反映不出生产产品所需成本。所以,考核成本工作绩效应通过生产产品的成本投入和产品产出收益来评价,比如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成本的投入越少,而产品的经济收益高,对公司来说就越好。如果在生产中刻意强调降低成本,必定会影响企业的产品更新和技术改革。这样,成本会计就不能很好的发挥其行为职能,创造出能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能力的积极上进的工作环境,阻碍企业的经济发展。
就目前而言,成本会计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已成为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提高了工作速度,增强了企业业务水平。例如,现在企业的会计利用计算机使信息的预知反馈速度大大加快,这样能使企业会计准确及时的对企业成本进行精准预测,发现并解决所出现的企业成本问题。实践证明,成本会计电算化是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为成本会计的改革做了铺垫。会计电算化为管理成本会计提供了技术支持,为企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企业的会计工作者根据生产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为成本会计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先行者们所积累的很多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也值的我们学习,如项目测算法等,都是以人为本,调动企业员工对成本控制和管理的积极主动性,也是到现在为止比较有效的成本会计计算方法。我们要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在具体的实践中将经验升华为理论,经过不断完善,推广适合本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成本会计就需要完善其体系,健全其规章制度。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和所有决策者都重视和管理成本,做到人人关心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全员的素质和成本意识,让企业做到成本会计的全面化和细致化,以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来说,不仅要具备职业素养,还要兼顾财务及经营管理,做到让最低成本创造最大的利润价值,同时还要熟练运用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式方法,做到运用成本预测、成本控制及信息处理电子化。根据会计职责要求,我国企业需要在各相关成本岗位上配置成本工程师,以便成本会计工作者把企业经济结合成本会计的新型技术,让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发挥到极致。
总而言之,我国成本会计的发展和完善需要结合我国企业的生产需求,以及企业会计人员连续不断的总结研究,根据前人的宝贵经验,借鉴先进的成本会计方法和理论,把先进的成本会计理论方法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成本会计体系。
[1]宋志敏.新经济形势下企业成本会计的认知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财富,2012,(12):362
[2]翁玉良.浅谈构建政府成本会计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80-81
[3]关凌.电子商务背景下的成本会计的发展策略[J].湖南农机,2007,(1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