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明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社会舆论既有群意、众意和民意,又有经济舆论、政治舆论和民事舆论,错误和正确观点又常在许多舆论中混杂、消长。社会舆论结构的这种分离、穿插、融合和扑朔迷离的变动,往往让人作出误判,认为它们不过是杂乱无章的群氓意识。但舆论主体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赞成和反对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美国学者哈伍德·蔡尔兹(Hardwood L.Childs)指出:“舆论在发展进程中呈现出连续性阶段,表明不同公众试图对现状发表意见,改变社会政治、道德和经济结构,以适应他们的需要。”[1]人们对经济或政治状况是否满意,对生活有没有幸福感,都在社会舆论中映现出来,构成社会生活的声呐系统。
经济运动同社会舆论相伴而行,随时揭示经济发展的境遇。2014年国务院召开的最后一次经济座谈会上,专家和企业家做出“经济下行的趋势难以改变”的预测,提出“进一步下调降准率、强化财政刺激政策、增加有效投入、提高消费”的建议。[2]国务院采纳了这些建议,立刻发布银行双向降息和新的投融资政策,给企业降本增效、减轻房贷压力注入活力,随即引发股市暴涨。经济舆论作为经济运行的发声器,对经济风险及时发出警报,引导政府对经济政策做出必要的调整。
34年前,安徽省委书记万里在大别山金寨县一个村子见到一位老农和他的两个姑娘没有裤子穿,在严寒中蹲在锅灶口烤火,万里向他们打招呼,他们对干部装束的万里瞥了一眼,毫不理睬。万里忍不住流出泪水感叹道:“我们革命这么多年,老百姓穷得连裤子都穿不上……”在定远县卢桥镇,万里问农民有什么要求,农民不耐烦地拍拍干瘪的肚皮说:“没有什么要求,只要吃饱肚子就行!”[3]这是改革开放前广大中国老百姓的普遍舆论。他们对政治运动和极左思潮造成的生产破坏极度不满,流露出无奈而郁愤的情绪。物质不会说话,不能告诉人们经济政策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生产力中最积极的因素——人则会表达意见,给生产力装上“音喉”。
人类生活从本质上说是物质的,有了生产和物质产品人类才能生存,也有了各种思想。社会舆论呼唤发展生产力的声音在各时代都表现为人们强烈的欲望,依据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创造财富,公平分配劳动产品,追求丰衣足食,始终是经济舆论的主要目标。如果压抑民众的创造力,剥夺他们的劳动成果,他们就不那么客气,先是发出哀怨或愤怒,继而可能采取更激烈的舆论行为。古今中外,一切革命呼声和民众的反抗,都出于这一根本原因。
当强迫4000多万下岗职工买断工龄,个人不交费就不累计养老金时,抗议的声浪在各地蔓延。他们在几十年中拿低工资,根本没有积蓄;他们亲手建设的工厂和矿山被廉价卖给少数人,很快涌现出一批富人或巨富阶层,而下岗职工却难以维持温饱;呼唤改善下岗职工待遇的舆论骤然而起,两会提案、上访静坐和网上跟帖居高不下。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一文中写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人们的正当经济利益被剥夺,经济舆论就要腾空而起,成为判断经济政策是否合理、是否公正的测度器。
根据舆论,政府很快调整了政策,先后两次作出规定,要求企业对没有就业的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对到了退休年龄的职工发放养老金。后来又果断决定停售国有企业、补发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并多次提高养老金数额;以至取消农业税,让农民有了象征性的医保,2亿农民工的收入不断提高。这一切都得到全国民众的赞扬,舆论危机很快缓解。作为经济运行的发声器,社会舆论敏锐地观察和呼唤经济政策的正当性与公平性,成为政府制定和实施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只有“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4],才能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舆论及时把经济运行的沉疴告诉管理者,指出经济举措的盲目性和失误,能指引经济制度不断造福于人民。
近些年,中国老百姓的低收入同政府官员每年豪奢万亿的公款消费,形成冰炭难容的对比,反对公权挥霍国家财富的舆论潮鸣电掣。2014年11月,非议“政府又在突击花钱”的舆论再度出现,因为到11月各级政府的预算经费还有近4万亿没有花,少数地方突击花钱的举动开始露头。《第一财经日报》《法制日报》《法制晚报》等媒体及时搜集财政部门、专家、公共预算观察者和民众的意见,主动探访对这一问题的舆论反应。舆论认为,每年预算资金拨到各级政府已到第三、第四季度,无论如何在最后两个月花不完4万亿,再不能拖延预算审批、会计制度和预算编制方面的改革了。老百姓还认为,花不完的巨额资金应投入民心工程,给全国人民发红包,增加人民的收入。西方国家能给国民送红包,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而要突击花掉或上缴?这些舆论如果得到尊重,“利为民所谋”的经济制度才名副其实,建立完善、科学的财政制度才能提到议事日程。经济舆论尖锐揭露出经济领域的各种弊端,用好这个社会声呐系统,成为经济改革、奠定小康社会物质基础的重要保证。
舆论在社会经济中的定位,成为经济规律的自我说明书,而在政治生活中,舆论完全是政治机体的意识回声。这一比喻也许蹩脚,但考察各国政治设施的全部活动,都首先把政治意识通过宣传输入给社会,然后把政治方针变为国家行为。一切政治方针的贯彻都重视舆论的开路和殿后,期望政治意识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如果政治主张有些灰暗、压抑和专横,社会舆论最终将义无反顾地向这种主张反扑,进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政治回击。以批判“走资派”起家的“四人帮”在倒台后也得到一顶不大不小的“走资派”的帽子,①遭到“飞去来去”的无情批判,就是一桩滑稽可笑的舆情例证。
政治舆论并非政治概念的张扬,也不仅是严整拘谨的政治报告,而是民众及政治人物发表并迅速流行的政治见解。2013年3月8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周新生委员在发言中描述了一幅中国式“求人图”。由于制度有弹性、有漏洞,改革不到位,权力监督不够,求人变得无处不在,成为利益交换的社会病态。他的话音一落,会场掌声爆起。蔡玲委员针对挥霍公款、吃喝成风,强调“几百个文件管不住一张嘴”,此言一出立即响起掌声和笑声。她补充说:“八项规定的新风不能一阵风,要加强制度保障,落实长期监督,完善干部选拔奖励机制。”这些意见“都是在调研时听到的呼声,是和身边老母亲和亲人聊天时的感慨,反映大家的心声”。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委员急切呼吁顶层设计,当他指出顶层设计的难题在于协调部门利益时,掌声再度爆响。[5]这类政治舆论常出现在街头巷尾、茶馆酒桌和会议上,令人震撼沉思,就像舰艇的声呐系统识别水下隐情一样,对我们的政治弊病暴露无遗。
人们通常认为,政治是经济的反映,由社会上层建筑的管理机构和意识形态所构成。意识形态又以政治思想为核心,指导政府的执政行为,改变落后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而生产关系的实质是政治制度。我国今天的全部政治活动就是约束政府官员 “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贯彻“以人为本、为民执政、实事求是”的意识形态,促进政治体制充满活力,让人民享有民主和社会财富。呼唤“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舆论,在社会各个角落激荡,尤其在反腐、反惰政声浪中一再高涨。
政治舆论作为执政为民的意识回声,直接告诉权力部门制定的制度及施政行为是否符合民意,如何克服权力高度集中产生的种种毒瘤。执政为民首先要有民主制度的保障,人民只有在民主中才能参与政治,约束官员清廉勤政,建立天下为公、光明正大的政治制度。而民主的力度和机制的强弱,对舆论监督提供了不同空间。政治权力集中的程度越高,舆论被尊重的机遇越小,遵照舆论克服错误政治倾向的可能性也越小。如果干部任命的决定权高度集中在书记、市长手里,重用哪个人都由他们个人说了算,不受任何制约,他们便可能大肆任命行贿者,任人唯亲、买官卖官的官场旧习就永不会消除。没有保证好人升迁的干部制度,就不会有好的政治制度,政治舆论就要同权力运作“反向而行”。政治机构只有了解、尊重民意,恐惧于舆论监督,才有健康、清廉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
权力机构推行政治方针,一方面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实践真理。另一方面,由于客观情况不断变化又逐渐接近谬误,当谬误成分越来越多地聚积起来,最下层的群众最先感到挫折,就不断发出责难,此时民间则出现大量危言,对原来的政见和政治方针提出尖锐的批评。正确而富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政治方针和政治措施,无一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民意提出和完善的,而不是依据过时的理论和原来领导人的指示建构的。对民间的政治危言进行周全的考察、分析、归纳和选择,在与时俱进的原则中确立现实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方针,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盛世不忘危言”是政治舆论的普遍规律。
政治还包括维护国家利益及国家安全,保卫国家主权不受侵犯,培养全民的爱国精神和遵纪守法的行为准则。这些领域发生的重大正面和负面事件都引发政治舆论的高涨,推动政治意识的发展。当日本右翼势力以“国有化”为手段妄图侵吞我国钓鱼岛的消息传来,国人纷纷发表文章、谈话、微博和网上跟帖,举行集会以至示威抗议,政治舆论赫然而起,在数天内就转化为牢固的政治意识。一桩重大事件,一篇明确的宣言,一句震撼人心的口号,都可能使模糊的时代心理升华为明确的时代精神,使自发的社会思潮上升为自觉的社会意识,使初级的民族情感升华为高级的民族意志。政治舆论改造人们的心理素质,推动先进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发展,增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权力机构作为思维的集合体,调节社会思想的传播和影响,而不只是消极、被动地顺从公众舆论。注重向民众说明大是大非及其政治方针的合理性,让人们欣然接受它,是政府思想管理的政治任务。国家机构“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6]。如果政治方针符合人民利益,思想管理就能得到民意响应;如果违背人民意愿和生活逻辑,就会把政治带入一潭死水。官员廉洁奉公,成为道德楷模,政治品质给民众做出表率,他们的思想管理才能掌握主动权。“当政府不受欢迎时,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②这个“塔西佗陷阱”③的政治定律恰恰是一个舆论定律:即使腐败官员说真话、干好事,民众也认为他们说假话、干坏事。失去人民的信赖,腐败官员的人格遭到鄙视,他们的任何宣传和说教都是一种自嘲,无法掌握主动权。
在经济和政治舆论空隙中,民事舆论不仅大量充斥日常时段,而且有声有色、十分活跃。有关民众日常生活、财产所有权、人身权、个人名誉、社会道德、私人关系的是非议论,引发了大量民事舆论,这与政治、经济舆论血脉相通。许多民情领域政府负有管理责任,司法机关对侵犯民事权还有直接惩处权,大量民事问题出现波折或冲撞,都涉及政府行政能力、伦理秩序和法律公正问题,往往造成强烈的社会冲击波。
2014年11月20日郑州网友致信市长说:“对你和你的政府对雾霾治理非常不满。你可能听不到,许多人都在埋怨你,指责你,谩骂你!”[7]这使人联想到1993年山西榆次市委书记王新义对民事舆论的一次领教。一天深夜,电话铃声把他从熟睡中惊醒,他拿起电话,听到一位男子怒气冲冲地说:“你就是市长?我们这里停水好几天了,你知道不知道?连这个问题也解决不了,不如趁早滚蛋!”“啪”的一声电话挂上了。[8]这一质问和斥责代表许多市民的呼声,让他大吃一惊。他根本不知道市民没有水喝,自责与内疚袭上心头。
在社会系统中,个人不仅接受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管理秩序,而且时时受到该时代社会治理状况的刺激,发出强烈的情感与行为反应。无论社会治理与社会风气是怎样“超个人的”,这种反应总是产生于社会制度、社会习俗和伦理道德中。许多民事舆论都与政府的勤政、道德提倡和民风有关。政府把社会管理得井然有序,天清气朗,让人有安全感和幸福感,民事舆论的责难就很罕见。
民事舆论毁誉恶德丑行更为普遍,把文明的践踏者作为讥讽和抨击对象,构成民众的自我舆论监督。掌掴交警耳光的悍妇、包养情妇的老板、不顾他人性命的飙车恶少、到处行骗的风水先生和满嘴不雅的小品演员,都引起民众的厉言痛击或揶揄嘲讽。近几年,被宣判为道德死刑的典型舆论事件是郭美美炫富。当2014年7月9日,北京警方抓获正在参与网络赌球的郭美美,随后展开的一系列侦讯,把一个厚颜无耻、张扬物欲的年轻女性推进舆论旋涡,遭到一场无情的舆论宣判。
绝大多数公众都蔑视炫富者的人格,因为他们的行为已构成精神扭曲的丑陋符号——把贿赂诈骗、男盗女娼作为傲慢、显贵的资本。由诚实、勤劳而致富的富人,从来都很低调,不乱花一分钱,这样的人富得高贵。他们富了以后又善待他人,帮助穷人,受到舆论的格外尊重。民事舆论对炫富者的讥讽,转化为严酷的舆论拷问,激发人们追求本分、体面与圣洁的生活方式,探究如何做人的道理。当人们通过正当的生活意识,如勤劳智慧、精明理财和健康快乐的追求展示利益时,遵循文明的要素就会受到民事舆论的好评。为人正直谦恭、不欺诈诓骗、厌恶不劳而获、愿意助人为乐等这些文明要素,成为民事舆论的核心价值。因此民事舆论一再呼吁,社会政策要优待好人,为好人谋利,不要欺负、坑害老实人。
在民事舆论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以不同事件、不同声音折射出来,让人目击种种意见冲突。过去理论上厘定的社会基本矛盾是发展生产与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矛盾,但许多民事舆论揭示,社会不同利益集团的对立、社会变革和保守势力的龃龉、现代观念与陈腐观念的冲撞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形式,这一点往往被权力部门忽视。生产力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矛盾总是通过以上三种矛盾表现出来,甚至完全转化为这三种矛盾。例如,谴责暴力拆迁的舆论在各地接二连三出现,正是利益集团(开发商、政府或国企中既得利益者)因土地暴利而蔑视法律程序蛮横强拆的结果,换句话说,发展经济与不同群体利益追求的对立导致了强拆的天怒人怨。再比如,不尊重群众呼声,匆忙撤销一处露天市场,地铁翻倍涨价,把市民锻炼和休闲的广场改成会堂馆所的建设用地等,为发展而损害民众切身利益的做法,经常遭到民事舆论的攻击。这是传统、陈腐的执政理念——一切由政府说了算,老百姓是被管理者,只能服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仍然盛行的结果。
民事舆论的出现或激荡,看似民众为自己的生活和切身利益而呼号,实际是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是否清明的标志。人们的精神文化、道德洗礼和生活追求总是社会经济与政治框架的支柱,所谓人间的公平正义,大都表现为民事权利是否受到尊重和维护。没有公平正义,民事舆论不仅蜂拥而出,而且以谩骂和讥讽这种不文明的语言风行不衰。政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6],才有积极向上的民事舆论在人间广泛传播。
经济、政治和民事舆论的黏合、互动与演变勾勒出社会生活的变动轨迹,揭示社会的发展路径,大量民众意见能为政府解决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难题找到突破点,为克服社会危机提供智力资源。这需要政府和民众不断进行意见交流,汇集解决社会问题的明智见解,协调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矛盾。这些舆论功能的实现,取决于管理机构在上下层对话中尊重舆论或民意,寻求社会管理的最大共识。
国外舆论学者认为,舆论是“不参与决策过程、在权力中心之外的人的意见”[9]。处于决策之外的民众了解社会实际,深知自己的需要,对以往政府的决策给他们造成的痛苦与困顿刻骨铭心,他们对社会政策的利弊有深切的体验。民众意见能够上达政府部门,政府的政策意图又能让老百姓知底,这是上下层意见在对话中达成共识的前提。不能忽视这样一种因素,下级官员在传达、执行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时常常走样,甚至把自己的想法冒充上一级政府的政策。最优越的意见对流是把高一级权力机构掌握的实情和方针通过新闻媒介直接告诉大众,而人民的意见又能越过多级行政机构的删堵直接上达。以往的弊端恰恰相反,堵截民众上访,把控告信转批给被揭发者,文件(非保密文件)传达有严格的级别限制等,对民众表达不满进行无情打击,向民众隐瞒重要信息,奉行愚民政策。
公众意见、民意和政府意见有时一致,有时有些不同甚至对立。不管舆论处于何种情况,只要政府同民众保持对话通道,以听证会、质询会、研讨会、网上交流和媒体访谈等途径主动听取民众诉求,政府制定方针政策就有了参考系数。今天从政府到民众的意见单向传播正在改变,公众借助互联网每天向政府提供大量信息、批评和建议,平等的社会对话日渐浓厚。公众的意见表达有时很尖刻,甚至提出尖锐对立的政治观点,官员不是以充分的说理同这些人展开讨论、反驳和说服,而是习惯于给不同和反对意见扣上“阶级敌人”“反马克思主义”“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将人“一棍子打死”。持有对立意见的双方未必知道阶级的历史含义、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内涵、西方三权分立和分权制的区别,打政治棍子的实质是“唯我为大”“不许反对”“我即真理”的霸道心态。没有包容意见差异的胸怀,上下层对话就无从谈起,舆论的声呐系统变为多余。
舆论流向权力阶层,同社会管理者的意见互动,构成民主社会的重要形式。许多舆论不具有民意的规模,难以达到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意见的一致,如果几种舆论都有合理的要求,上下层意见的对话要顾及不同利益和力量之间的协商和让步,政府的许多方针政策正是若干阶层协商让步的结果。民主需要在不损害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让不同利益诉求的人相互做些妥协才能达成社会共识,平等对话包容意见差异,达到“和而不同”和“不同而和”,使政府的意见覆盖多种意志的最大公约数。
让某些民众接受利益差异,政府需要做好解释和协调工作,以卓越、透彻和通俗的见解宣传和说服群众。政府的高层首脑都有舆论领袖的地位,其政治见解随时面临各种思潮的挑战。官员借助传媒诚实地向公众表达意见,全面、深刻、准确地说明面临的问题,最终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说服群众的言论确当,符合人民的意愿,就能得到绝大多数公众的认同;言论轻率,脱离实际,或满嘴空话、高调或专断的口气,就难以取信于民。民众是讲实际的,无视人民的处境去谈论政治和政策,上下层意见的对流和互动就接不上“茬口”。领导者的政见只有表达人民的切实要求,照顾各方面的合理利益,对尖刻的意见多一些宽容,人民与政府才会在社会声呐中想到一起、走到一起。
注 释:
①1976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王张江姚是赫鲁晓夫式的阴谋家、野心家,是地地道道的党内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不肯改悔的正在走的走资派。”让“四人帮”当当走资派,尝到当走资派的滋味,是当时僵化的政治宣传和政治舆论的“飞去来去”效应,两个月后报刊上批判“四人帮”才从批判极右转向批判极左。
②塔西佗在他的著作《历史》一书中的原话是:“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见《塔西佗历史》一书第1卷,第7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这句话后来被西方政治学家引申为“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被称为“塔西佗陷阱”的政治定律,无疑也是重要的舆论定律。
③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Publius Cornelius Tacitus,约A.D.55~120年)是古代罗马的历史学家和执政官,犹如修昔底德在希腊史学上的地位,他的言论和著作被各国学者所引用。
[1]Hardwood L.Childs,Public Opinion:Nature Formation and Role,Nostrand Company Inc.,1965,p.14.
[2]总理年内最后一次座谈会释放什么信号 [N].第一财经日报,2014-11-04.
[3]熊若愚.万里调研的三点启示[N].学习时报,2012-01-09.
[4]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N].人民日报,2013-11-12.
[5]在现场:民情三“声”[N].人民日报,2013-03-09.
[6]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新华网,2013-08-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117021464-2.htm.
[7]郑州市民致信市长:对你治霾很不满 许多人骂你[N].大河报,2014-11-23.
[8]倾听群众的骂声[N].文摘周报,1997-05-11.
[9]多种声音,一个世界[R].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