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团山东省委
团十七大以来,团山东省委牢牢把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深入实施以助推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助力县域科学发展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并将此作为服务全省工作大局的重要抓手。为深入掌握“工程”在全省面上的开展情况,进一步摸清县级团委对团中央、团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状况,更好地推进全团各项重点工作,我们先后组织两个调研组开展了“走进青年、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大宣传大调研暨“工程”实施情况专题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通过调研发现,“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挥了共青团联系青年广泛、组织网络健全、社会动员力强的优势,探索了提供项目支持、提供智力支持、提供人力支撑、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五项举措”,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组织青年提供项目,勇做助力发展“排头兵”。促进县域经济更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离不开一大批实体项目做支撑。山东各级团组织充分认识到提供项目支持的重要性,注重调动青联、青企协等组织及各类青年群体的积极性,深化青年企业家经贸考察、发展论坛等活动,构建起“青”字号特色招商网络。在这一过程中,青年企业家加深了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促成了跨区域资源共享和项目落地;市县团组织普遍组建了招商引资队伍,大胆运用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加强招商推介,项目落地跟踪服务机制逐渐形成;组织“青年文明号”窗口、青年志愿者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活动,及时收集、反映投资方在项目办理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协调解决了一些问题。
动员青年献计出力,组建富民强县“智囊团”。实现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提质增效,既需要资金、项目的支持,更需要广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山东各级团组织充分发挥政治和组织优势,主动配合地方有关部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积极搭建青年人才与地方、企业交流合作的桥梁,为优秀青年创造了建言献策的机会。共培育、联络、举荐各类青年人才1869名,组织省青联委员开展县域发展“集中调研”活动10场,每年组织近两万名大学生围绕科学发展热点开展“调研山东”社会调查活动;有效联结地方和企业,一批市县团组织成为了青年人才枢纽、信息枢纽、合作枢纽,青年人才关心、支持、参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激发青年干事创业,担当建功立业“突击队”。优秀青年人才最具创业激情,是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预备队和生力军。山东各级团组织着眼于点燃青年创业激情,广泛组建青年突击队参与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为创业青年协调信贷、场地、资金扶持,组织青年志愿者活跃在重大赛会、重点项目、重头工作中。共培育和评选省级青年突击队128支、青年突击队标兵10个;设立了1200万元的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和3000万元的山东青年高速创业基金,推出“鲁青农信贷”“青易贷”“淄青贷”等创业贷款工作项目,打造了8家省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累计为青年企业提供贴息2100万元,协调各类青年创业小额贷款61.02亿元;组织十几万名青年志愿者活跃在青岛世园会、省运会等大型赛会和“乡村文明行动”等重点项目中,持续招募山东计划志愿者到基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
鼓励青年创新创效,争做转型升级“先行者”。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凤凰涅、腾笼换鸟”步伐,广大青年职工作为建设主体扮演着重要角色。山东各级团组织积极帮助企业组建青工创新创效团队(小组),不断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广泛开展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营造了青年职工创新创效的火热氛围。引导青年职工广泛开展了五小竞赛、QC小组、导师带徒等活动,积极参与到革新实践中;发动40万名青年参与“青春建功中国梦”青工大练兵活动,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发展战略举办各类青年职业技能大赛150场;建立了由职业技术类院校教师和高级技术工人构成的青年职业技能培训讲师团,累计培训青年职工15.5万人次。
引导青年扎根农村,当好增收致富“领头雁”。缩小工农差距、城乡差距,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要担当起骨干引领的重任。山东各级团组织扎实开展培养农村致富“领头雁”工作,着力提高农村青年素质能力,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鼓励优秀农村青年领办或创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共选树各级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713名,联合有关部门培训农村青年8.7万名,评选表彰省级示范性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承办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特色产业交流系列活动,开展农村青年转移就业服务月等活动,千方百计为农村青年创业致富搭建平台。
成绩和问题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通过调研发现,“工程”的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既包括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状态、资源整合能力等主观方面的,又包括工作环境和条件、历史传承等客观方面的。这些困难和问题直接导致了“工程”在点上亮点频出,但在面上还没完全见到成效,而且各市之间、各县(市、区)之间工作的开展还不平衡。针对以上问题,现就进一步开展好“工程”做如下梳理。
“全团抓研究”的氛围要进一步形成。助力县域科学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广大团干部来讲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加强学习研究是“成事之基,谋事之道”。一是鼓励学习研究。注重对基层团干部工作作风的纠正和事业心、责任感的培养,修正对团的工作、特别是对“工程”的认识,鼓励他们在落实上级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新工作项目。建议在团报团刊、团属网站开辟专栏,展示基层团干部对助力县域科学发展工程中的思考和实践。二是发挥榜样作用。解决县级团委普遍反映的“学无榜样”的困扰,建议加大对工作示范县的选树宣传力度,并通过组织现场观摩、编发经验交流材料等手段推广先进经验。三是开展培训交流。结合全团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加强对市、县、乡团干部的工作培训,通过邀请经济部门负责同志、相关专家交流授课,以及案例教学、以干代训等方式,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上下一盘棋”的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只有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才能释放团组织的最大势能。一是调整机关工作方式。强化基层联系点制度,推动团的机关干部到基层调查研究、服务青年、帮助工作。团的机关干部要与联系点保持经常性联系,督促指导全团重点工作在基层落实,主动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并对联系点开展全团重点工作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在完善团的机关干部对联系点评价工作的同时,探索在干部考核中引入基层联系点的评价。二是明确“工程”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省、市、县、乡四级团组织在助力县域科学发展中的职责。团省委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提供更多的经贸交流、技能竞赛、小额信贷等项目载体,在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青年社会组织等方面尽快推动出台指导意见或实施办法,为“工程”实施指明方向;团市委要发挥主体作用,更多地承担起领导、协调职能,为工程实施优化环境、提供支持、加强指导,增强以市为单位整体推动这项工作的主动性;县级团委要加强探索实践,进一步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把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与自身的工作优势结合起来,与当前正在做的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团的工作更加贴紧中心、更加富有成效。三是树立清晰工作导向。进一步加大工作先进县表彰力度,在每年度评选表彰的基础上,采取团省委党组成员亲自向示范县送喜报的形式,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双重奖励。探索对工作落后的县级团委书记进行诫勉谈话。
基层基础的导向要进一步巩固。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因此绝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要进一步树立基层导向,实现“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花、情往基层注”,让基层团组织“干的有劲”、基层团干部“心里热乎”。一是进一步加强党对青年群众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要建立党委青年工作责任制度和青年工作党政团联席会议制度,把党建带团建责任落到实处;各级政府要支持共青团承接部分青少年管理服务职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团组织要强力推动有关制度安排在基层的落实,抓好对少先队工作、基层团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工作等既有文件的督查;加强对市县团委班子成员的协管力度,坚持好干部标准,突出青年工作的素质能力,选好配强各级团委班子。二是进一步充实团的基层工作力量。继续选派高校团干部、金融机构青年干部到县级团委挂职副书记,鼓励乡镇派出所青年民警、乡镇金融机构优秀年轻干部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委员);发挥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等优秀青年人才的作用,加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扩充基层团组织的外围工作力量。三是进一步将资源向基层团组织倾斜。将团中央和省财政、林业、水利等部门每年固定的资金支持适当向县级团委倾斜,进一步扩大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和贴息的规模,鼓励各条战线探索针对基层的各种形式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