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论述了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过程中如何进行整个项目全过程管理中人、材、机控制、变更监督等工作。
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是控制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手段,是工程成本预算管理新的举措,在控制工程质量安全进度,获取效益最大化方面有显著意义。下面着重通过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财务控制与预算管理方面的工作经验与管理规律,研究下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新机制的基本框架与流程。
首先,要完善制度。要树立强烈的成本控制意识。要建章立制,为充分保护和调动广大项目参予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鼓励员工发扬主人翁责任感,工作业绩与个人效益挂钩。同是要设立分级领导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个人。
好的制度要靠好的机制来落实。为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在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的各个环节上,必须建立有效的运作机制。要建立考核机制,以激励机制为牵引,把每个干部、职工落实有关制度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内容,作为提拔使用、个人效益发放的重要依据。要建立项目现场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制度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努力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创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使全体员工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在生产经营的关键时刻、在攻坚啃硬的非常时期,不怕艰苦、攻坚克难,直面困难、正视矛盾,冲锋在前、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爱岗敬业,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在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的每个阶段,都能够发挥最大作用。
要做好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一般从下面几个方面控制:
一、项目建设前期阶段跟踪管理
项目前期建设阶段必须合法合规,手续齐全,具备下一步投入建设的前期条件:
建设单位应该机构健全,制度合理,人员配备齐全。
应该有经过批复过的可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
设计文件齐全,有详细的估算概算,并且经过评估审核,以及效益评价合理,具备开工条件,杜绝边发现问题,边进行修改的现象。
具备开工许可证,有质量安全部门许可,监理工程师到场。
二、确定队伍阶段跟踪管理
确定队伍阶段主要对各类承揽该项目的施工队伍选择方面,合情合理,公开公正:
队伍的确定必须经过公开招标来完成。在招标过程要合法合规。
招标文件要齐全,内容条理清晰,描述准确。格式统一,文字规整。
投标单位防止围标、串标虚假行为发生。一经发现,永不录用。
整个招投标过程,要有监管,防止潜规则、暗箱操作。杜绝企业利益流失。
三、项目实施阶段跟踪管理
项目实施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实体化的阶段,人工、材料、机械投入的主要阶段。在前期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方面,要大力作文章,合理安排人工、材料、机械投入,杜绝重复施工、大投入施工。人工投入方面要合理安排流水作业,在工序衔接方面想办法,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保障无窝工、误工发生。材料投入方面,要建立材料出入库制度,材料采购、领取、发放要有计划安排。要按工程进度分阶段控制,避免材料浪费。机械投入方面,要针对工程性质,合理选用设备,避免“大马拉小车”,机械功率选取实用、适用、经济。同时,机械进出场,要有进度安排,避免设备长时间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投入增加。
项目实施阶段应科学管理设计变更和设计联络单,一经发生,各部门共同确认,变更理由、变更部位、变更责任等要落实清楚。涉及经济方面,变更工作量实测实量。防止低价中标,通过变更索赔争取高价的现象发生。
四、进度款拨放跟踪管理
在招投标阶段,要对项目整个工程量分段确认、核实。同时并确认各阶段造价。为施工过程中工程进度款拨放作为依据。要严考核,严兑现。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动态性、连续性的工作,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在计量进度工程量工程中,项目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质检、监理、使用单位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初步验收,并对工程技术文件和资料收集、整理,按将完整、齐全的资料和申请进度款的报告一并报送建设单位管理部门。要依据前期资料,现场察看是否按进度、按质量完成相应工程量。有无遗留问题、隐患问题。多方确认后,履行各环节审批程序,方可付款。
同时,应该同步建立一套完整的台帐记录,这样不仅能够杜绝发生重复计取现象,还能为以后工程竣工结算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五、责任及风险明确、鼓励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团队激励
明确项目组成员责、权、利的划分标准,使项目组管理规范运作,加强项目成员之间协调工作性;项目责任、风险明确,出现问题时责任易于划分,利于项目开展。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应积极进行团队激励机制方面的有效尝试。比如项目负责制的应用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建立在项目负责制基础上的专家、骨干评选制度,有利于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企业核心竟争力”为目标,在调动团队整体作用方面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
总体而言。项目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依靠先进的体制和机制,实行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才能真正取得成效。[2]经过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的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创新,工程跟踪预算成本监督管理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轨道,在实践中已日益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