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山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危机及其应对
文大山
(1. 湖南城市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所,湖南益阳 413000;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各地大小城市处于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期。但由于缺乏对城市本质的正确认识以及利益的驱动,各种“城市病”在城市化进程中接踵而至,文化缺失是“城市病”中最突出的问题。城市空间是市民肉体的安身之处,更是市民灵魂的安顿之所。城市文化建设是构筑市民灵魂安顿之所的核心建设。城市文化建设应以建设“文化城市”理念为指导,以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为基础,以塑造城市特色为主要任务,以培育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素质为抓手。
城市化;城市文化;核心价值观
人类文明并非发端于城市,可人类的主要组织方式一旦向城市转变,人类历史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一般的理解,城市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域。美国研究城市的著名学者帕克说:“城市作为人类属性的产物,其根本的内涵是城市要符合人性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1]中国城市史专家郑佳明认为,“人是城市的主体,人是城市的主人,城市是人类满足自己需要而创造的客体……城市的本质是人与环境的统一,人文与物质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人类社会与城市空间的统一。”[2]可见,中外学者在城市本质的看法上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城市是物质空间和人文精神的统一体。城市不仅是人工环境的城市,更是生活在人工环境里人类社会的城市。城市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城市只是人类生产、生活的载体。换言之,创造城市这一人工环境的目的是使人类生产更便利、生活更美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进入快速发展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节节攀升。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城市本质的正确认识以及利益的驱动,过度关注城市的物质空间属性,有意或无意疏忽了城市的人文特征,见物不见人,致使各种“城市病”在城市化进程中接踵而至。
作为一种与松散农村生活迥异的生存和活动方式,城市生活在当今世界无疑受到更多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曾经生活过的农村,纷纷涌入繁华的都市,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城市,在当今世界,越来越举足轻重。各类城市的数量快速增加,规模急剧扩大,占据了比以前更大的版图;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各大城市人口屡创新高,几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在全球比比皆是;城市的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发展进程。一般而言,若出现大量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就表明这个国家迈入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3]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中国的城市化浪潮在改革开放推动下迅速到来,经过30多年的长足发展,中国城市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中国的城市化可谓后来居上,来势迅猛。据专家计算,“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60%,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现代化城市格局。将城市化率从30%提高到60%这一发展阶段,英国用了18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用了90年左右,日本用了60年左右,而在我国大约只需30年左右时间就将完成这一进程。”[4]很明显,我国城市建设速度惊人,效果显著,而这种超常的发展速度极易诱发各种问题。
中国城市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源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率的提高。在我国,要把城市化率提高1%,就必须完成近1 300万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的艰巨任务。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城市规模持续扩大也就成了必然,中国城市占地面积也越来越广。城市规模扩大的另一原因是城市居民支出结构的变化。当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处于温饱水平时,家庭支出主要用于衣、食;当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奔向小康水平时,家庭支出主要用于家电产品;当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处小康水平时,用于住、行的支出在家庭支出中占比大幅提高,即市民支出更多地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改善型需求,以提高生活品质。可见,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住房或改善居住条件成为城市居民的一项重要支出,大量商品房和政策性保障房的建设便不可避免,城市规模随之扩大。城市规模扩大的第三个原因是大量的政府投资。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而在中国,投资是绝对的主角。政府投资方向大多是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以及房地产开发。基于以上三个原因,中国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潮。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给中国许多城市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此同时,数以亿计的农民进入梦想中的城市,成为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然而,全球化的时代环境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共时性特征,以及由社会转型期时空压缩的矛盾境遇造成了中国城市物质空间与人类社会诸多失衡。一方面,城市物质环境和空间恶化。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引发城市“摊大饼式”向周边扩张,造成城市的住房、交通、能源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城市面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诸多突出问题:地方政府陷入土地财政的怪圈、大量因暴力拆迁而引起的群体事件、缺乏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城市规划、日益淡漠的市民公德心、脆弱的城市生态,以及日益凸显的文化缺失和文化碎片化倾向。
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我们认为,城市文化指城市居民在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大体上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城市的物质文化通过城市建筑、文化场馆及城市景观等体现;城市的制度文化指城市管理者为促进城市发展而颁布的政策、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是城市精神文明的总和。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突飞猛进,然而,对物质建设和工具理性的过分强调和对人文精神、对城市文化的过分漠视导致了普遍的城市文化危机。
(一)大规模“造城运动”致文化沉淀不足
一些城市对城市化理解片面,认为城市化就是城市规模的扩张,所谓国际性城市就是规模大、占地面积广。于是乎,一些城市经营管理者利用CBD、香港城、步行街等新概念,挖空心思抬高土地价格,然后极力鼓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商业开发,大幅度扩充城市用地,大面积增加建设用地,导致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空前的“圈地运动”、“造城运动”。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商业步行街遍布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然而,城市文化并没有同步快速发展起来,因为文化形成发展有其独特规律,历史需要沉淀,文化发展也非一蹴而就。从本质上讲,城市是满足人类需要的人工环境,而人类的需要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文化需要。所以,我们既要建设功能齐全的物质空间,还要建设一个满足市民精神需求的文化高地。
(二)旧城改造对城市文化遗产的破坏
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城市化同步快速前行,使中国城市文化面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吸取现代人类文明的矛盾和挑战。当今中国处于快速的变动中,这个变动既包括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也包括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社会的变动必然带来思想观念的碰撞,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不当处理成为旧城改造中破坏城市文化遗产的思想根源。在保护文化遗产和创造展示现代文明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是城市经营管理者在旧城改造中无法回避的问题。然而在中国许多城市建设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以大拆大建为特征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这些工程割裂了传统与现代共荣共生的关系,毁坏了绵延了多年的城市文脉,给城市文化遗产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
(三)“千城一面”:城市面貌的趋同
“在全球化的加速过程中,城市的面貌和生活方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同质化’和‘趋同化’,在世界范围内城市正在面临着‘特色危机’。为此,人们呼吁城市文化特色的重塑和文化城市理想的回归。”[5]全球化是把双刃剑,盲目要求一切与国际接轨注定要吞下消解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的苦果。在西方主导文化话语体系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其实也是思想、文化全球化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借助经济、军事上的优势,往往在思想文化上形成对其他国家的强势。在对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和没有足够的文化定力的情况下,坚守本土性和传统性往往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民族特色、传统风格逐渐消失殆尽。城市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在全民欢呼与国际接轨的浪潮声中,全国上下的民族自信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畸形的崇洋心态。从街区的取名到建筑风格的设计,均以西方为效仿对象,罗马柱子、维多利亚港、白宫式的建筑,等等,在中国城市到处可见,可谓欧美风情遍布神州大地,漫步中国城市街道仿佛置身异国他乡。其实,城市面貌根植于历史传统与地域特点,是城市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多因素结合的产物。城市面貌如同每个不同的人,应具有个性和特色。
(四)铸造“城市之魂”和塑造“城市人”的缺位致使城市人文精神空泛
如上所述,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它具体表现为城市精神、市民心理、市民素质。“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的内在文化底蕴和根本价值追求,是一种源于传统、基于现代的文化理念和文明素养的总和,也是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精神气质和魅力所在(即‘个性和风格’),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6]以城市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既可以整合各阶层市民力量推动城市发展,还可以与经济贡献、政治地位等一起构成城市综合实力,以软实力的方式提升城市竞争力。遗憾的是,一些城市急功近利,轻视更具根本性的城市制度建设和更为长远的城市精神的凝练弘扬;热衷于形象工程,求新求高求快,致使有诸多安全、技术隐患的摩天大楼野蛮生长;热衷于显性的政绩工程,导致空城、“鬼城”频现;热衷于土地的城市化,而无暇顾及人口的城市化;热衷于“地王”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却对提高市民素质,繁荣城市文化兴趣索然。
城市是人文与物质的统一,城市不仅要为人类的肉体生存提供栖息之地,还要为人类的灵魂提供安顿之所。城市文化发展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环节。
(一)以建设“文化城市”理念为指导
曾经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居主导地位的是“功能城市”理念。1933年,现代建筑协会在国际上第一次提出“功能城市”的概念。该理念认为,城市是满足市民需求的人工物质环境,与满足市民需求相联系,城市相应地产生了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城市规划设计师和城市经营管理者应依据上述四大功能进行分区规划设计以及建设管理。这一理念较多地考虑了城市对市民物质性需求的满足,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市民精神方面的需求。因为城市不仅拥有物质空间功能,还是复杂的人类社会聚居场所,具有人文特质。而人之所以为人,丰富的精神生活是重要的特征和表现。于是,“文化城市”概念呼之欲出,并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新理念。
城市的发展是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发展,一方面是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人居功能的齐全;一方面是各种形态的城市文化在继承民族传统、地域特色和吸收中外文明成果基础上的创新。西方的城市化进行得比较早,西方学者很早就关注城市与文化的关系,对二者关系的认识也比较深刻。刘易斯·芒福德是美国现代城市哲学家和规划大师,他著作颇丰,其思想在国际规划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认为,城市与文化密不可分,在其代表作《城市文化》中提出了著名的“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观点。这个观点无疑对当下的中国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城市是以‘城市文化’为灵魂的特殊容器,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城市是无根的城市。”[7]城市不仅是该区域的经济中心,更是该城市、该区域、该民族的文化储存、传承和发展的场所。
(二)以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为基础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先民在精神方面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是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城市记忆以历史遗址、历史建筑、地方民居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或以民间艺术、手工技艺、民风民俗等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的方式存在着。这些遗存像“历史年轮”一样,无声地诉说着城市的故事。这些城市遗存不管是以物质形态存在还是以非物质形态保留,都见证了城市的发展,是城市的文脉所系,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文化遗产是唯一的,一旦毁坏,将留下不可弥补的遗憾。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是当下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首先,注重整体保护。“文化遗产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而文化遗产依赖于背景环境存在,只有背景环境作烘托,文化遗产才能完整体现它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8]文化遗产本体和本体周围的背景环境是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部分。如果损毁了背景环境,不仅从整体上大幅降低了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而且从根本上摧毁了文化遗产本体赖以存在、发展的环境,为文化遗产本体的最终湮灭埋下了种子。在中国的许多城市,新式的建筑蚕食着本就狭小的历史遗产的背景环境,我们往往可以看到紧挨着孤零零的历史建筑就是庞大的、时尚的现代化建筑群,反观那些历史建筑,多少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可见,尽管一些文化遗产本身得到保护,由于背景环境被破坏,影响了文化遗产赖以存在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基础,文化遗产本体的价值便大打扣折,丧失了原有的光彩。
其次,倡导全民保护。以前,文化遗产保护主要是政府保护。随着实践的深入,认识不断深化,我们发现,文化遗产保护不仅需要文物工作者和文物保护职能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不“缺位”,更需要公益组织和全体市民的通力合作,构筑政府、公益组织和市民共同保护文化遗产的防护网,形成全民保护的氛围和机制。要加大对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提高尊重文化遗产、自觉守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保证市民的知情权;要建立健全文化遗产申报、遴选、保护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和政府、市民利益共享机制,确保文化遗产名录产生的公平,提高政府公信力,规范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增强保护实效性,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更多人群,实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三)以塑造城市特色为重点
城市特色是城市之间区别的依据,也是展现美好城市形象的最佳切入点,城市经营管理者不可不进行精心设计、塑造。城市特色可以从独特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本土化的建筑风格以及有优势的城市产业等方面去衡量、去塑造。
其一,塑造城市特色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予以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既包括以物质形态或非物质形态呈现的城市传统文化,还包括城市所在地域的特色地域文化,以及某些城市所特有的民族特色。每个城市的遗存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应结合城市或长或短的历史,挖掘城市独有的历史底蕴,延续城市的文脉,打好城市文化的底色;每个城市所在的地域具有或小或大的差异,应根据地域文化差异进行差异化的空间设计、建筑风格规划,北方的辽阔与南方的精巧、大西北的苍茫与东南海滨的宜人,等等,这些不能不融合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很多建筑还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如,湘西苗族的吊脚楼、华南的骑楼、北京的四合院、客家的土楼、傣族的竹楼、蒙古族的蒙古包,等等,这些都可以在建筑风格设计中融入相关元素,彰显城市的民族特色;还应在继承城市、地域、民族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推陈出新,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创新城市文化内涵。
其二,塑造城市特色还应着力实现城市和自然环境的融合。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因片面追求城市的规模扩张,城市对城市内部及周边美丽的自然环境破坏日益加剧,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日益增多,人、城市、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作为人工环境的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城市与自然矛盾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矛盾,这与延续我国几千年的以天人合一为特征的文化传统是相背离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了朴素的生态思想,这些朴素的生态思想体现了古人对人类与自然界辩证关系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者认为,江、河、海、山等自然资源和街道、建筑以及城墙一起组成城市,自然资源在城市的构成中不可或缺。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古人创造了诸如苏州、杭州等大量大自然与城市融为一体的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江河湖泊、青山绿水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重要载体。
(四)以培育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素质为抓手
城市的精神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核心,而城市精神是城市的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柱,这样看来,积极培育城市精神之于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犹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于当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培育城市精神就是铸造城市之魂。培育城市精神首先要结合城市的历史传统、城市发展的实际和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的新风尚的基础上提炼城市精神。在提炼基础上,再在全体市民中倡导城市精神,在政策设计、制度安排上体现城市精神,使城市精神为更多的市民所认同、接受。这样,市民有了归属感,城市发展也因此有了精神动力。此外,培育城市精神不仅对城市文化发展意义重大,也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广泛群众基础和良好思想基础。近年来,许多城市纷纷推行提炼以及培育城市精神的活动,这些活动整合了多样化的社会意识,推动全体市民凝心聚力,既有效地推动城市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国范围内的培育和践行。
市民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者和实践者,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最终体现在市民素质的提高上。市民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市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为契机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遍布街道、公共交通的公益广告的宣传,雕塑、城市广场、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建筑的形象的或专题展示,集体生活方式的培养,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规章制度的制订实施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固化在各种有形的城市建筑上,融入市民细微的日常生活中,贯彻在与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制度法规里,铭记在每个市民的心中,体现在市民的行为举止上,等等。一句话,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弥漫在城市空间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刻。唯如此,城市文化才有灵魂,城市才有未来。
[1] 鲍宗豪. 城市的素质、风骨与灵魂[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9-10.
[2] 郑佳明. 城市哲学——关于城市与城市史的理论思考:上篇[J]. 书屋, 2012(10): 4-10.
[3] 叶裕民. 中国城市化与统筹城乡发展基本概念辨析[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3): 1-2.
[4] 单霁翔. 关于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 中国文化遗产, 2012(3): 58-68.
[5] 单霁翔. 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 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185.
[6] 文大山.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探析——以湖南省益阳市为例[J]. 长沙大学学报, 2013(3): 45-47.
[7] 王旭晓. 宜居城市与城市文化建设[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6): 123-129.
[8] 单霁翔.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J]. 城市规划,2007(5): 9-23.
Urban Cultural Crisis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1.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2.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of China, Beijing 102488, China)
At present the urbanization in China is developing rapidly. But due to the lack of correct understanding on the essence of city as well as the interest driven, a variety of “city diseas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followed. The lack of culture is the most prominent problem.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is not only the construction of material environment, but also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spiritual home. Urban culture is the core and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s spiritual hom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e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ity”, based on the memory of the city. Urban managers should shap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as the main task, and take refining the spirit of the city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ople as the focal point.
urbanization; urban culture; core values
(责任编校:彭 萍)
G 112
A
10.3969/j. issn. 1672-1942.2015.02.010
1672–1942(2015)02–0054–05
2014-11-24
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3C115);2014年湖南城市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201402)
文大山(1974-),男,湖南衡阳人,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城市文化、城市伦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