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以北京卫视《这里是北京》为例

2015-03-18 22:32邱冬梅
传媒 2015年6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娱乐受众

文/邱冬梅

2015年,北京卫视《这里是北京》通过公开竞标,连续3年取得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项目《守望》的制作播出权,3年来共拍摄北京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余项,采访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0余位,北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近200位,各项目其它传承人300余位,累计拍摄素材近3万分钟。《守望》系列的拍摄播出,实现了“非遗保护”“节目提升”“资料留存”等多个目的,并凸显了《这里是北京》节目坚守品牌价值、传播民族文化的自觉与担当。

在泛娱乐化时代,《这里是北京》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在沉寂的历史文化中,不断寻觅着北京的精神内涵和历史蕴藉,并成功掀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热潮,这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创新。但客观来讲,该节目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笔者以其为例,重点探讨文化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文化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

存在泛娱乐化倾向。“聚焦本土,彰显历史”是《这里是北京》的根本宗旨,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但是,纵观节目内容,我们发现许多节目的选材都集中在《邓丽君——谁来听你的演唱会》《乾隆花园的秘密》《煤渣胡同枪杀案》《古墓传奇大盘点——107国道下的太监墓》《老佛爷身边的小男人》等奇闻异事方面。这种审美倾向,不仅反映了以娱乐为主标签的大众文化的急剧泛滥,而且反映了节目制作者在审美对象选择上的偏差。虽然说《这里是北京》拥有娱乐化倾向情有可原,但问题是一档旨在全面介绍本土文化的节目,却扛起了“泛娱乐”的大旗,不免给人刻意迎合受众、偏离节目宗旨之嫌。

文化叙述流于浅显。每期的《这里是北京》都会涉及人文古迹的描述,有时四五处,有时七八处。比如在《“西游”八大处 我约唐僧去“晒经”》节目中,连续对八处名胜古迹进行了介绍。但是,时长60分钟的节目,平均每个古迹介绍时间也只有7分钟。将历史内涵丰厚的名胜古迹浓缩为7分钟的视频简介,这与旅游景点的导游讲解没有太大差别。这种游览式的串联展示,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老北京只能是转瞬即逝的感性印象,根本无法带给其深刻的审美体验。

节目人文精神存在缺失。所谓的人文精神,就是构成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一个民族或地区文明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是特定语境下人们三观的集中反映,能够彰显出其强烈的人文情怀,包括正义、善良、尊严、真诚等。但是,《这里是北京》中一些小板块的内容讲述,与节目本身所提出的构建北京精神地图的价值诉求存在悖逆之处。比如节目中对古代君臣之间的奢华腐败、尔虞我诈、阴谋诡计等人性丑恶面不仅没有加以批判,相反却故意将其放大呈现,如此一来,不仅没有充分彰显出节目的理念与宗旨,而且还造成了节目人文精神的丢失。

上述的三方面问题,不是《这里是北京》所独有的,而是此类节目普遍存在的。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对策

随着绿色收视率理念的广泛普及,自主创新成为了各级电视台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如何在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中突围而出,制作出精品化原创节目才是提高电视媒体品牌影响力的最佳途径,文化类电视节目也不例外。

加强节目形式创新。一是与不同类型节目形式的融合。将其他优秀的节目形态与人文内容进行巧妙结合,在降低节目生产成本的基础上也可以有效拓展节目的受众规模。地方电视台制作的文化类节目要加强形式创新,打破传统单一的纪录片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节目形式,通过不同类型节目形式的融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比如,可以尝试将真人秀娱乐节目形式与非物质文化内容相结合,央视财经频道的《一锤定音》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该节目属于艺术品投资类节目,电视台提供场地和专家,为持宝者和投资人构建交易平台,在完成艺术品投资的同时也提供了专业的知识讲解和介绍。如此一来,受众不仅能够看到艺术品的现场交易情形,而且能够掌握一定的文物鉴赏知识,这是像《这里是北京》这类文化节目应该借鉴的地方。

二是灵活运用传统艺术形式。地方电视台不仅可以利用现代化节目形式实现创新,而且可以利用传统表现形式实现创新。在形式创新过程中,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元素加以重组,能够赋予节目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性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满足受众需求,而且可以加强节目的文化性。比如,由梁宏达主持的《体育评书》,就是充分利用评书这种传统经典的艺术形式对体育新闻加以评论的电视节目,一经播出便取得了广泛好评。《这里是北京》也可以借鉴该形式,将节目录制场景设置成传统经典的评书现场,一人、一桌、一扇便再现了故事场景,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降低节目的制作成本,而且能够提高节目的画面感。相比于游览式的浅显讲解,这种评书式的故事叙事更能吸引受众的关注。

加强节目内容的创新。一是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利用。地方电视台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制播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彰显地方文化上。地方电视台作为地方形象的传播平台,所制作的节目要在具有开放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目前,面对日益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主打节目以打造电视台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这里是北京》通过对北京文化资源的全面整合与深入挖掘,进一步加深了受众对北京的认识,受众不仅看到了皇城、京味儿等文化片段,而且也欣赏到了北京文化的全景。在《这里是北京》中更多的是对民间文化的展现与弘扬,包括胡同文化、京味儿小吃、民俗工艺等等。这种对地方文化的深入挖掘与全面展现,不仅吸引了当地观众的关注,而且也吸引了大批外地观众的观看,全面拓展了节目的影响力范围,使一档地方性文化节目上升为全国性电视节目。

二是数字技术的合理开发与应用。相比于传统电视节目,数字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了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利用现代媒介技术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随着媒介技术的成熟,数字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传媒领域,使得传播效果更佳。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特殊的传播内容,结合具体的表现形式特征才能全面呈现出其独特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韵味。3D影像技术的应用,能够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湛技艺,以及背后的渊源和故事,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节目的传播效果。此外,在节目中也会巧妙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历史还原,比如在《世界遗产在北京——故宫·禁地往事》一期中,就利用三维技术对大高玄殿的建筑群进行了立体呈现与还原,现代化技术的合理运用,提高了节目的画面感和现场感。

加强节目风格的创新。一是合理融入娱乐元素。随着人们获取信息渠道的丰富,对于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是实用的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文化类电视节目在为受众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也让受众加深了对地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让受众从文化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传统的文化类电视节目的风格通常是严肃的,但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人们更喜欢看那些包含一定娱乐元素的电视节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源于生活,生活的文化并非是严肃的,因此在非物质文化电视节目中合理融入娱乐元素,能够更加贴近观众的需求,进而有效提高传播效果。

在文化类节目中要学会合理加入娱乐元素,比如在节目设置中加入如答题、现场表演等互动环节,这种受众参与式的电视节目由于融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更具吸引力,也可以与当前在电视荧幕上颇受欢迎的真人秀娱乐节目相结合,形成新型的文化类节目形式。

二是主持人语言风格灵活化。文化类电视节目不管是作为纪录片的形式播出,还是作为信息服务类节目播出,其传播对象都是普通受众,因此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受众的实际需求和心理接受程度,掌握好主持人的语言风格,既不能太过严肃,又不能太过娱乐。不同于科普类电视节目,文化类电视节目由于较强的历史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更适合采用平民化的主持风格。地方电视台在制作文化类电视节目时,采用地方语言或通俗化语言更能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这种具有亲和力风格的电视节目可以为受众营造轻松自由的氛围,进而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娱乐受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娱乐眼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
娱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