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 峰,王婷婷,龚慕辛,刘春宇,刘凤琪,王满元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 100069)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中医药学本质的古代特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毋庸置疑,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中,中医药文化占据重要地位。中医药文化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且与古代哲学、思维、价值观等一脉相承。中医药学正是熔铸了传统文化中哲学、易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人体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等诸科知识,并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建构,才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1]。中医药文化汲取儒、释、道、易、法、阴阳、兵、农等诸家思想营养,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自然科学领域的传承与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与健康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近年来,中医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获得了尊重。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探索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有效方式,已成为中医药行业的共识。
就中医药文化的教育价值而言,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载体之一,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智慧,不仅濡养了一批批中医药学子,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贡献,还因其蕴含高尚的人文情怀、倡导“大医精诚”而益于提升医护工作者职业素养,不断丰富自身阅历,追求精湛医术和大慈恻隐之心,对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2]。
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下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尚无系统的方案与计划,医学院校大部分本科生对中医药文化了解不够,缺乏兴趣与热爱,影响了专业信心与学习成绩。
我国现有医学体系以西方医学为主,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于中医药文化了解有限,难以产生专业兴趣与喜爱之情。部分中药专业本科生是由其他专业被动调剂而来,开始时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也有部分学生即使端正了学习态度,也缺乏中医药思维方式。笔者所在学校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类似现象,引起教师广泛关注。经分析,我们认为这样的学生大概可分为两类:待启蒙类和缺乏文化底蕴类。
这类学生被调剂到中药专业,以往从未受过中医药文化启迪,入学后思想准备不足,对中医学、中药学认识不足,不了解其在世界医学系统的地位。这部分学生不清楚将来的职业定位,对个人发展方向比较迷惘,甚至会有厌学和抵触情绪。再者,很多学生在以往的理科学习中,接触最多的是西方科学体系,对于传统中医药可能存有偏见或理解误区,甚至全盘否定中医药文化体系。而文化教育是启迪思想和智慧的教育,重在启蒙而非强制。这类学生入学后,如果只接受填鸭式教学,单方面灌输大量书本知识,那么教师就会感觉吃力,学生却处于无奈的被动地位,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这部分学生普遍认同中医药文化理念,肯定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价值,并渴望有更多机会接触、学习中医药文化。笔者所在高校主要实行现代医学文化教育体系,学生也是先了解西方现代医学,深受其影响和熏陶,形成了西方医学思维方式。但众所周知,中医药学与西医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其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治疗手段均有所不同。中医药学是在古代哲学、天文学等基础上,借助人们对自然和世界的宏观观察,在辩证思维、演绎思维下形成和发展的知识系统,强调整体观[3]。这类学生由于自身传统文化底蕴不足,不具备中医药思维方式,导致学习过程中对复杂、广泛的中医药知识理解不够,掌握程度也不高,实际运用能力差。
因此,如何激发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提高其中医药文化底蕴、培养其中医药思维方式,是我们中医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所在中医药学院对此进行了深入探索与思考,近年来开展了针对新生的中医药文化游学活动,现介绍如下,以期与相关教育工作者探讨。
教育的本质是启蒙而非灌输,这是当代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就目前中医药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来看,为使中医药文化教育更具可接受性和有效性,我们要重视启蒙教育和智慧教育,将中医药专业教育与文化素养提高相结合,而非强制性灌输知识[4]。
笔者所在学校坐落于首都北京,享有医学、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丰富的资源。作为一座以悠久文化底蕴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多元化国际大都市,北京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具有特殊的地位。作为金、元、明、清各朝代太医院、御药房、尚药局所在地,历代医家群英荟萃,积淀了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在此得天独厚的优势下,以同仁堂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北京中药产业突飞猛进,各种中医药研究中心、医院纷纷建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也受到重视,众多中医药文化体验观光馆也陆续发展起来。我们借助这些优势,开展中医药文化游学活动。
基于笔者学校的中医药文化教育情况,针对待启蒙类与缺乏文化底蕴类本科生,我们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游学活动。从大一新生入校教育周开始,便带领学生参观整理校园药用植物园、辨识中草药,在教学实验室实际体验蜜丸制作,在中药科研实验室与研究生学长交流,参观附属中医医院。在随后的新生教育月乃至大一整个学期,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增加本科生感性认识。
2.1.1 初步探知,参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在新生刚入校时,笔者所在学校便组织其参观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学生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先自由观察,主动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源自生活的中草药、动物用药。学生提出疑问并思考后,由领队教师、博物馆讲解员结合现代临床运用、未来科研发展方向以及自身生活体验,讲解重要且具有代表性的几味药。讲解内容要简明扼要,并适当带有幽默性,启蒙学生对于中药的喜爱以及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好奇心,吸引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参观活动结束后,可适当要求学生写出参观感言,根据反馈情况教师可以作进一步调整,如是否需要继续定期参观博物馆,是否需要开展参观感想交流会,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相互探讨与交流等。
如上所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可作为学生初步参观学习的启蒙教育基地。此外,我们还可选择地坛公园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北京响水湖长城旅游景区名医塑像文化园、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古籍特藏部、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津门医粹”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重要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启蒙基地。
2.1.2 结合所学科目,参观中药材种植基地 我们以郊游形式组织学生参观了北京市植物园,学生以发现、探索自然界奥妙的心态,听取植物园讲解员和教师的讲解,观察各种草本植物的形态、颜色,了解万物生长的异同,感受万物生长的奇妙。在只需眼观的博物馆参观之旅后,学生再用触觉、嗅觉去感受中草药。这种能与大自然接触的游学方式,让学生身处自由的环境中,观察了解每一种植物,从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潜移默化地对中医药事业产生热爱之情。
此外,还有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园、北京市中医学校中医药标本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亦庄生产基地、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乐家老铺药酒工坊等地方,供中药学专业本科生进一步了解中医药文化。
2.1.3 深入中医医院,实际感受中医药魅力 在亲身观察到大自然中中草药的生长魅力之后,笔者所在中医药学院组织学生到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进行游学活动。这次活动旨在整体了解、感受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的重大功效,以及中医药的发展。在名医馆,学生观看了燕京医学发展历程影片,对北京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有了大概了解;继而又参观了鼓楼名医馆博物馆,观看各种具有艺术价值的中草药图画,在领队教师的讲解下记住了多味中药及其运用功效。中医药文化是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慢慢渗透的,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
除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外,北京博爱堂中医医院、北京鹤年堂大药房等也可作为中医药文化启蒙基地;还有北京协和医院及医科院图书馆、解放军医学科学院、三联书店、涵芬楼、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等,均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医药文化,培养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中医药文化游学活动是一种开放性教学方式,适用于中医药专业初学者,尤其是没有接触过中医药文化,需要启蒙教育的初学者。中医药文化游学活动,以一种最为亲切的启蒙方式,引领学生走近中医药文化,开启中医药文化知识的大门,唤起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热爱之情。从眼观到听闻再到思考与感受,以及最后艺术上的全面体验,循序渐进,调动学生全身的器官去感受、理解、思考,最终达到启蒙教育的目的。将学生领进中医药文化大门后,引导其在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学习,使中医药文化得到进一步渗透[5],潜移默化中摆脱西医医学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中医药思维方式,为日后深入学习中医药学打下深厚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医药文化已经走向国际,逐渐成为全人类健康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受到各国人民的认可与喜爱。要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结晶,强化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发展中医药伟大事业,中医药文化教育还有一段很长的探索之路要走。如今,中医药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教育模式和方法不断更新。笔者所在院校初步探索的中医药文化游学活动,得到了积极反应,学生萌发了学习中医药文化的求知欲,并逐渐培养了中医药文化思维方式。但这样的探索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课内、课外中医药文化熏陶、养成的整体设计,将优秀中医药文化与科学知识更有效地传授给每一名学生,让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医学文化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