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共肝剑脐联体婴儿体桥松弛术的护理

2015-03-18 22:24:17晏萍兰肖圆圆刘华凤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胸腹联体婴儿

晏萍兰 肖圆圆 刘华凤

(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个案护理·

一例共肝剑脐联体婴儿体桥松弛术的护理

晏萍兰 肖圆圆 刘华凤

(江西省儿童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总结一例共肝剑脐联体婴儿体桥松弛术的护理。术前通过加强喂养,增加体重,保护受压部位皮肤,预防交叉感染等综合护理措施,同时在体桥下垫小枕逐步增加小枕高度,垫高体桥,依靠重力牵拉加持续头部体位牵引,增加皮肤和体桥张力,达到术中无张力分离,减少联体儿术后高张力缝合等引起的并发症,提高联体婴儿分离术后存活率。

剑脐联体; 共肝联体; 体桥松弛; 护理

Sword umbilical piece; Total liver conjoined; Body relaxation bridge; Nursing

联体双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为1/20万~1/5万,大多于胚胎时期或出生后不久死亡,生后成活率约为1/20万,成功分离并双双成活者罕见[1]。邹婵娟等[2]认为,体桥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关系到术中及术后缝合与呼吸情况,是手术常见困难之一,能否修复缺损,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因此,促进体桥部延长的各种措施,将成为术前准备的重要内容。胸腹联体婴儿分离后皮肤缺损的修复较为困难。因大多缺损范围较大,直接拉拢缝合容易造成心脏受压。腹部拉拢缝合过紧易造成腹内压过高,影响腹式呼吸。为保证胸腹壁的关闭在无张力下缝合,皮肤扩张术是较好的方法。我院于2013年11月收治剑脐共肝联体婴儿1例,通过加强对体桥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联体婴儿A婴和B婴,均为女性。孕37周,生后于当天2013年11月14日转入我院。入院时查体:两婴共重4.6 kg,两婴体型相差不大,为对称性剑脐联体畸形。入院后行钡餐造影检查,其中一例口服活性碳,提示:两婴各为独立消化道。胸腹连接部CT检查提示:胸腹相连部位为胸骨、肝脏,两婴各有独立的第一、第二肝门,肝相连部分靠近肝门,胆道系统情况不明,未见其他先天畸形。体桥上下径6.13 cm,前后径4.81 cm。入院诊断:双胎联体畸形,新生儿脐炎。核磁共振提示:共肝处有一较粗大交通支。于生后56 d行联体婴儿分离手术,手术分离相连的胸骨和肝脏,分离结扎肝脏交通支,两婴自然关闭体腔,术中出血5~10 mL术后8 d双双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体桥抬高、身体重力牵拉扩大体桥张力 使用一次性纸尿裤做成小枕,24 h持续垫于体桥下。首次垫入小枕直径为15 cm。观察患儿体桥皮肤有一定张力,喂奶后无呕吐,不哭闹,睡眠安静。以后每周体重增长0.5 kg左右,在原有小枕外加一块纸尿裤,直径约增加3 cm。随着小枕直径的不断增加,患儿体质量的增长,皮肤张力逐渐变小。患儿生后53 d,体桥下小枕直径增至26 cm,两患儿共重8.53 kg。在护理过程中,我们采取手指挤压牵张法及体位牵拉法[3]。在每次喂奶前由责任护士给患儿体桥进行按摩。通过观察,发现护士对患儿体桥进行指捏法时手法、力度没有可测量依据,部分护士对患儿进行体桥按摩时明显给患儿带来刺激和不适,患儿在按摩时哭闹。入院两周,体重共增加0.1 kg。我们认为,由于新生儿皮肤组织较薄弱,“共肝”联体的患儿,重要的是保护肝脏功能。如果护士指捏时用力过大,可能导致脆弱的肝脏组织潜在受损。李艳阳等[1]认为,对“共用肝”的离断手术困难较大、创伤大、出血较多、新生儿耐受差,肝脏缺血再灌注后功能受损。因此,术前肝脏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2.2 头部体位牵引增加剑突及附属皮肤张力 小儿胸骨的前后均为软骨状,皮质层薄而软,未骨化,胸骨的内部为骨松质,呈肉眼状相连,未见明显骨髓腔。胸骨柄与体间为软骨连结,胸骨体各节段间亦为软骨层[3]。我们采用橡胶手套制作水枕,将两患儿头部距离拉开,促使剑突及其附着的皮肤保持一定张力,同时拉开了两患儿呼吸道距离,有效避免了两婴间感染的传播。患儿住院期间,虽其中一例出现流涕、发热、眼睛流脓性分泌物等现象,但另一例患儿并没有因此受影响,没有出现相同的症状。

2.3 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不受压伤 水胶体敷料为可吸收少量分泌物和渗液和无致敏胶,可避免皮肤与床单位之间的摩擦。剑脐联体婴儿属面对面侧卧位,两侧肢体,颞侧皮肤,耳廓等骨突处皮肤极易受压。为保护患儿皮肤,每天需常规洗澡,骨突部位全部贴上水胶体敷料。特别是体桥部位皮肤,因两侧身体重力、小枕高度的不断增加,水胶体敷料可避免小枕对皮肤的直接受压。在患儿每次喂奶前,翻动体位(每隔3 h一次),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同时有利于患儿头型的保护。每2 h翻身一次,翻身时护士甲和乙分别站在床两侧,护士甲托起仰卧位的一婴头颈和臀部,护士乙扶住另一婴相同部位,同步翻转。用力均匀,动作敏捷,防止用力不当或动作过慢,使两患儿内脏移位而发生意外[4]。

2.4 足量喂养促进体质量增长 患儿虽为共肝联体,但肝脏功能正常,消化系统独立,喂养患儿采用足量喂养,而非少量多餐。加餐喂养扰乱了患儿生物钟,使胃肠道频繁工作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足量喂养使患儿不会因提前饥饿而哭闹,每周增长约0.5 kg 左右。体质量增长越快,小枕两侧的重力越大,小枕的直径越高,皮肤张力越小。

2.5 免打扰环境帮助身体发育 本例联体儿住院第3天,护士在给患儿进行体桥按摩时,发现其中一患儿哭闹时,出现脸色苍白,嘴唇发绀的现象。另一个患儿则皮肤颜色鲜红,哭闹声音越大,症状越明显,出现一红一白的典型对比。立即停止按摩,观察患儿在安静后,或刺激另一患儿同时哭闹时,皮肤颜色很快转红。考虑两患儿之间可能存在较粗大血管交通支,当一患儿血管压力增加时,另一患儿会接受更多的血液,按摩体桥给患儿带来了不适。我们利用重力牵引法,减少了刺激患儿的机会和频率。患儿入院的第一个月,我们将患儿放置于长颈鹿暖箱中,因长颈鹿暖箱较普通暖箱的箱内空间更大,可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适宜生长的空间环境。外用遮光罩,为患儿提供了一个光线柔和的睡眠环境。给患儿营造安全、舒适、免打扰的环境,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3 小结

联体儿分离造成皮肤缺损的覆盖是分离手术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临床尝试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余家康等[5]用了Gore-Tex和涤纶两种材料作为补片,但术后出现不同程度伤口感染。马春淼[6]等采用B婴行减张缝合的方法,术后B婴因多次呼吸循环衰竭,家长放弃治疗。田延锋等[7]在联体儿分离后遗留的腹壁巨大缺损用PRECLUDE心包膜加聚丙烯网片进行修复,婴儿术后25 d因粘连性肠梗阻行二次手术后死亡。我们认为,联体婴儿手术的成败,与联体婴儿个体差异及手术医生的经验均有关系,并不单纯是因为皮肤缺损的问题,但手术皮肤的准备仍然是联体婴儿手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我们对该例共肝剑脐联体婴儿的体桥松弛的成功护理经验,可供同行借鉴和参考。

[1] 李艳阳,杨合英,王家祥.胸腹联体双胎婴儿2例分离手术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2013,48(6):846-849.

[2] 邹婵娟,李碧香,高喜容.联体双胎分离手术4例[J].临床小儿外科,2012,11(6):404-408.

[3] 牛松青,薛延军,徐香馨.用头皮针行小儿胸骨穿刺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1,19(4):341-342.

[4] 陈丽君,唐梦琳,杨翠.一例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术围手术期感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905-1907.

[5] 余家康,夏慧敏,钟微.一例胸腹联体婴儿成功分离的临床经验[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18(7):741-744.

[6] 马春淼,杨合英,王家祥.胸腹联体双胎婴儿分离手术一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32(1):198-799.

[7] 田延锋,赵增仁,李芳.一例胸腹联体婴儿分离后腹壁巨大缺损的修复[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9,25(1):70-71.

·英语学习·

晏萍兰(1975-),女,江西宜春,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及管理工作

R473.72

B

1002-6975(2015)19-1822-02

2015-05-09)

猜你喜欢
胸腹联体婴儿
婴儿为何睡得多
英语世界(2023年10期)2023-11-17 09:18:44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医联体:足不出户的健康保障
商周刊(2017年26期)2017-04-25 08:13:03
婴儿房
百花齐放的湖北医联体
中国卫生(2015年11期)2015-11-10 03:17:36
婴儿为何会发笑?
英语学习(2015年12期)2015-02-01 14:08:30
大连 创三级联动医联体
中国卫生(2014年10期)2014-11-12 13:10:32
做好医联体需“三医”共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16
婴儿的救赎
小说月刊(2014年7期)2014-04-18 13:11:34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