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朋
此“婴宁”非彼“撄宁”——婴宁形象分析
王秋朋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 742500)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认为,《聊斋志异•婴宁》中婴宁名字的由来取之《庄子•大宗师》:“撄宁者,撄而后宁者也。”此说甚是牵强。婴宁之“宁”,与庄子所说的智者染而后的“宁”不是同一种宁。婴宁是来到俗世之后被“撄”的,即:先宁而后撄。在异域幻境中,婴宁的“宁”,是一种生命的真、生命的纯粹;在俗世人间,婴宁的“宁”,是一种没有生命的死寂的宁;而庄子的“宁”,是一种智者的宁,是一种禅者的静。
撄宁;婴宁;笑痴;花痴
长久以来,关于《聊斋志异•婴宁》该篇小说主人公婴宁名字的由来,皆以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里的说法唯马首是瞻。《中国文学史》:“婴宁之名,取《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撄宁。撄宁者,撄而后宁者也。’”并引入蒲松龄《趺坐》“闭户尘嚣息,襟怀自不撄。”此说甚是牵强。
对这段话理解之前,本文先解释何为撄?何为宁?撄者,缠绕,打乱;宁者,心灵的宁静。那么,对这段话的意译理解是:经历了世间的真假虚实、机械万端、沉沉浮浮等等纷扰之后,便透彻了这幻象的世界,回到了心灵深处的真我,明白了物我之分的人生真谛。这个我,宠辱皆忘,把酒临风,事事坦然处之,就像苏东坡词里说的“回头相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一言以蔽之,即: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境界。这里的“宁”,是人在历尽险难之后的智者的宁,是“任它东风上下狂,此心已作泥沾絮”的禅静。基于对《庄子•大宗师》这段话的理解,本文认为“婴宁”之名的这种说法,实有拔苗之嫌。何也?试论如下。
一、异域幻境中的快乐精灵
文中描写了婴宁的成长生活环境“乱山合杳,空翠爽肌,寂无行人,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在这个异域幻境中,婴宁一如本色地活着,没有趋庭之训,没有男女勿近之诫,就像幽谷里白百合,未沾染俗世半点埃尘。她是个“笑痴”、“花痴”。她的生活里时时是笑声,处处是笑容。
(一)笑痴。王子服初见婴宁时,婴宁“笑容可掬”,随后“遗花地上,笑语自去”。再次相见之时,未睹其玉颜,已闻其莺声款款。“闻户外隐有笑声”;“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女复笑,不可仰视”;“女又大笑”;彩云归去之后,依旧“笑声始纵”。果园偶遇时,其娇憨之态更叫人欲揽入怀。其颠坐疏枝之上“见生来,狂笑欲坠”;“女笑又作,依树不能行,良久乃罢”;与王子服归家后,婴宁依然笑得率性不羁。“但闻室中嗤嗤,皆婴宁笑声”;“母入室,女犹浓笑不顾”;“才一展拜,翻然蘧入,放声大笑”;“至日,使华装行新妇礼,女笑极不能俯仰”;“每忧怒,女至,一笑即解”;“孜孜憨笑而已”;“不避而笑”。通读全篇,作者写婴宁的笑,有22处之多,且笑态不一,有“大笑”、“狂笑”、“微笑”、“浓笑”、“憨笑”、“笑极”等等。这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写婴宁的生活,处处是笑声,时时是笑容,突出她性格的真与纯。异域幻境中的她,生命没有一丝一缕的束缚,没有任何缰索的牵绊,一任原始生命之花的怒放。正如鬼母所说“但少教训,嬉不知愁”,“呆痴才如婴儿”。试问,这样一个“呆痴才如婴儿”的女子,这样一个如婴儿眸子般纯净的生命,又怎能知“撄”为何物?又如何谈为物所撄之事?而且在这个异域幻境中,我们看不见能发出“撄”这一行为的人的存在。她生活的第一原则:我笑,我开心。此时此地婴宁的生命,应该是一个“未撄而宁”的状态,这个“宁”,是素丝未染以前的宁,是鲜洁如霜雪般的干干净净的“宁”;与庄子先生所说的智者染而后的“宁”不是同一种宁,绝然不能等同。
(二)花痴。婴宁每一次出场,其背景总是一个花花世界。第一次出现时“捻梅花一枝”;第二次出场时,先绘画出其家所在的桃源胜景,“乱山合杳,空翠爽肌,寂无行人,止有鸟道,遥望谷底,丛花乱树中,隐隐有小里落……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北向一家。门前皆丝柳,墙内桃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执杏花一朵,俯首自簪”;“见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坠阶上,曲折而西,又启一关,豆棚花架满庭中,肃客入舍,粉壁光如明镜,窗外海棠枝朵,探入室中”;“视碧桃开未”;“果有园半亩,细草铺毡,杨花糁径有草舍三楹,花木四合其所”。婚后,婴宁对花的痴迷一如从前,丈夫家中花少或者没有花,她也要为自己建造一个花花世界,“而爱花成癖,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购佳种,数月,阶砌藩溷,无非花者。”
婴宁总是簪红捻粉,与花为伴。这同样也是作者的着意所在,揣测其意,大概有两种意思。其一,以花来衬托婴宁的容貌之美。正所谓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少年带笑看。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婴宁的美貌,但可以通过王子服这一痴汉的“注目不移,竟忘顾忌”;“目灼灼似贼”;“生拾花怅然,神魂丧失,怏怏遂返”;“肌革锐减”的透骨侵髓般的相思以及西邻子的“凝注倾倒”来想:她一定是位“秋水为神玉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袅娜休说西子,风流不让崔莺”的美貌佳人,恐怕那楚襄王也是“巫山云雨枉断肠”了。也正是婴宁有此倾城倾国之貌,所以才敢与花比丽赛颜,就像李清照词里所说:“怕情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叫郎比并看。”
其二,花是婴宁美丽圣洁生命的象征。细读文章会发现:婴宁对花的痴爱,并不是独钟情于一种花,而是爱一切花,有梅花、有柳丝、有杏花、有修竹、有海棠、有杨花。这就更说明了婴宁心灵的纯净。因为她对花的爱,并没有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意识。牡丹的富贵之韵与她的花痴无关;荷花的出世之洁与她的花痴无关;菊花的幽逸之德与她的花痴无关;梅花的斗寒之志也与她的花痴无关。她爱花的理由很简单,就是爱花的姹紫嫣红、爱花的流香四溢、爱花的绰约丰姿。在她眼中,花界的生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尊卑之序。婴宁像一个清澈的孩童,高高兴兴地采摘路边不入流的野花,如初始般素洁,“撄”何在?婴宁对花的这种痴爱,不如说是她对鲜洁、绚丽生命的爱,对自己的美好生命的爱。这即使是在心灵被“撄”之后,也不可能得到的一种纯天然的“洁宁”。在这个异域幻境中,婴宁随心所欲地活着,从未有被“撄”这一事实。
(三)关于婴宁性格中的“狡黠”这一特点,本文认为是不存在的。持此论者提出了三个依据:其一为“遗花地上,笑语自去”;其二为不辨“瓜葛之爱”与“夫妻之爱”,故意引逗王子服说这两种爱的不一样处,“夜共枕席耳”;其三为西邻子死之事。下面本文一一来辩白:辨其一:婴宁第一次看到王子服后,“遗花地上,笑语自去”,是发现被陌生男子“目灼灼似贼”窥视后的慌逃,是“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式的惊走,怎能说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留香示爱呢?此是心机人语也。如果有留香示爱之意,婴宁就应该知道男女之情事。那么果园会话时,又怎能不辨“瓜葛之爱”与“夫妻之爱”;此两处不是自相矛盾吗?辨其二:如果婴宁知道“瓜葛之爱”与“夫妻之爱”两者的异处,却佯作不知,故意引逗王子服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那么她也就应该知道“大哥欲我共枕”,不可说与鬼母。此处又一矛盾。辨其三:西邻子死之事,实是婴宁不知男女之大妨,故而“不避而笑”。致使西邻子色迷心窍,“就而淫之”。西邻子的死,实是防卫过当而致。不然,一个聪明的少妇,又怎能使自己受此大辱?无论此事已遂或未遂,她都有被“出”的真凭实据。这是不符合逻辑的,故而“狡黠”,当为子虚乌有之事。
二、俗世间的泪与悲
婴宁,这位生命如花的精灵,来到了俗世之中。这里有纷纷扰扰的“撄”,吞噬无数生命如花的精灵。她的到来注定了其悲剧的开始与悲剧的结局。
婴宁嫁给王子服后,自己的“不避而笑”,致使西邻子起了不良之心,并给自己的丈夫惹来一场囹圄之灾,招来王母怒斥“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邑令神明,幸不牵累;设鹘突官宰,必逮妇质公堂,我儿何颜见亲里。”此时,依旧未明世事的婴宁,随“矢不复笑”。何也?一则以惧,一则以爱。惧者,自己的无心葬送了他人性命;爱者,如果不改变自己的这种生活方式,同样也将会给自己的丈夫及宗族带来耻辱。为了丈夫,她需要做出选择:残破自己的人生来完美丈夫的一生。必须如此,因为“妾又无兄弟,所恃者惟君”。从此,她的“笑痴”被撄杀了,生活里再也没有笑声了,随之而来的,也终将是“花痴”的被撄杀。婴宁泪眼问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花容依旧,而婴宁已如枯根朽草,对花思人,徒增愁怨而已。从此婴宁生活里的笑,生活里的花,硬生生地被“撄”而亡。“虽故逗,亦终不笑”,作者却说“未尝有戚容”,恐不是没有戚容,而是蒲松龄先生不忍也。此后婴宁所见无非是“坟冢”、“荒草”、“荒烟”。
“一夕,零涕”,读至此,与其共滂沱,青衫湿。此时之泪,定是悲己之泪,更是内心真我的消极呐喊、挣扎、撕裂。见到鬼母骨殖后,婴宁“抚骨哀痛”。此时痛哭恐不只是痛悼其与萱花幽冥永隔,还有痛悼真心自我的意思在里面。婴宁已为人妇,其女性的依附地位决定了这泪水将“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其命运也终将与黛玉一样泪尽而亡。作者未言其死,但,不是不死,而是不忍其死,是作者惜香之心。试问,心已死,安有形质不速朽者?刘兰芝如是,杜丽娘如是,林黛玉也如是,婴宁又安得幸而漏网乎?此时的婴宁是“宁”了,但这种宁是真生命惨遭闷杀的“伪宁”,绝非是庄子所说的智者的“宁”。本文认为:蒲松龄先生写该篇文章,应该是痛悼美丽生命的被戕害,是为这美丽生命曾经的存在而立的碑铭。
三、结 语
在异域幻境中的婴宁是未曾被“撄”的,而是来到俗世人间之后被“撄”的,即先宁而后撄。所以说“先撄而后宁”是不当的。再者,该篇小说中的“宁”有两个意思:在异域幻境中,婴宁的“宁”,是一种生命的真、生命的纯粹;而在俗世人间,婴宁的“宁”,是一种没有生命的死寂的宁;而庄子的“宁”,是一种智者的宁,是一种禅者的静。所以,用《庄子•大宗师》的那段话来释“婴宁”之名,实有拔苗之嫌。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庄子.新编诸子集成•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郑宗荣)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ingning(婴宁)”and“Yingning(撄宁)”: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Yingning(婴宁)”
WANG Qiupeng
(Longn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xian, Gansu 742500)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ompiled by Yuan Xingpei holds that The name of Yingning (婴宁) in Yingning•Strange Tales from the Studies is originated from Master•Zhuangzi in that the latter interprets Yingning as “first tortured then quietened”. This interpretation is far from the point. Ning(宁) in Yingning(婴宁) is different from the Ning(宁) in Zhuangzi in that the latter Ning(宁)refers to the quietude resulted from the influence of the wise. Yingning (婴宁) is tortured after its appearance in the secular world, namely it is first tortured then quietened. In the exotic illusory world, Ning in Yingning(婴宁) refers to the truth and purity of life while in the secular world, Ning in Yingning(婴宁) refers to the dead silence devoid of any life. Ning in Zhuangzi refers to the quietude of the wise and zen.
Yingning(撄宁); Yingning(婴宁); smiling fool; flower fool
I207.419
A
1009-8135(2015)04-0044-03
2015-03-13
王秋朋(1976-),男,山东济宁人,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