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政府舆论引导能力的路径探析

2015-03-18 12:58:19
传播与版权 2015年5期
关键词:舆论政府能力

张 杨

伴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各样的信息开始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舆论这一新名词的出现。舆论是指公众的意见或言论。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充当政府舆论引导的风向标,政府信息通过媒体公开,对大众的观念进行舆论引导,媒体通过积极建构信息交流平台报道政府工作,强化政府公信力,为稳定民心、化解矛盾起到舆论引导作用。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必然要求,现如今政府对舆论引导仍然存在着不足,因此,要加强政府对舆论的引导,增强舆论引导力的针对性,创建舆论引导新格局,这已成为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问题。

一、舆论引导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必然要求

党和政府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是促进社会和谐安定的必然要求,是政府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对舆论引导的经验总结。我们必须把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舆论引导工作是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政府自身能力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舆论引导工作更是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凝聚人心的能力是舆论引导的核心任务。得人心者得天下,政府要更好地做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充分发挥舆论在这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于政府而言,要想争取人心,了解民意,增强自身建设能力,全方位提高舆论引导工作能力就是其关键所在。切实加强舆论引导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精髓,是党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和动员群众的强有力的工具,更是适应国际发展新形势、百姓群众新期待、党和国家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舆论引导工作是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西欧及北美等国家政府对于舆论引导越发重视,颁布了许多针对舆论引导的法律法规,国外众多学者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有关舆论引导的重要性进行了多视角、多方向、多价值取向的研究,如美国著名学者麦考姆斯《大众传播媒介的议题设置功能》曾提出舆论引导工作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如2011年3月,由于日本大地震引起核泄漏,一些网络谣言者故意散布“碘盐防辐射”的不实言论,掀起了全国各地的抢盐风波,严重扰乱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舆论环境建设,就会成为国家安全保障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舆论引导的作用越大,政府就应积极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不断加强舆论的引导与管理,努力让舆论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只有政府加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才能创造出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舆论环境,进而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保持舆论引导力是各时代舆论引导的经验总结

在媒介多元化的今天,世界上许多国家也注重对舆论的引导。如美国在历史上和现有政治制度上都能够为新闻舆论提供更好的环境,但是美国的舆论自由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通过进一步完善舆论引导,强化社会制约舆论机制等。纵观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从“舆论”视角出发认识新闻工作,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舆论思想的萌芽与发展过程进行历史性研究,首先是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没有“舆论引导”的概念,而全社会的舆论是被一种主导性的舆论来统一,政府利用舆论的力量来辅助执政。其次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政府舆论引导能力的考察,通过对“六四”风波的反思,得出了“正确的舆论引导,是党和人民之福;错误的舆论引导,是党和人民之祸”的科学结论,以舆论引导为中心形成科学理论体系。最后是十六大以来政府舆论工作的指导思想在之前的基础上又添加了不同的内容:一是新闻舆论工作中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二是舆论引导能力的提高受到了高度重视,并被视为执政能力的构成部分之一。

二、新形势下政府舆论引导能力中存在的不足

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多元化价值观的交流与碰撞,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使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和问题,如对舆论引导主导性不强及应急反应机制的明显滞后、创新性不足和舆论引导方式相对单一、舆论引导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等。

(一)舆论引导主导性不强及应急反应机制的明显滞后

主导性不强即政府对舆论引导主动性缺乏,会使政府在应对一些事件时缺乏相应的应急反应机制及方案,这往往会使事件不能得到有效的及时解决。目前我国舆论引导主导角色没有得到明显的体现,主导作用的发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部分相关政府部门、行政机关不太重视舆情,在处理一些事件的过程中,多数会采取不实信息报道的做法,反映出其淡漠公众知情权和忽视舆论引导工作。一些部门在工作中存在将就、只要不出问题就行的思想,这样也就不利于对舆论进行有效引导。当前舆论引导的应急反应机制建设还不够健全,我们的制度保障还较为滞后,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教训还没能及时物化为制度,而是较多地呈现在领导同志的发言中,停留在政府的相关文件、通知和报告中。并且在各个执行层面,缺少相应的规定可依,缺乏严格的制度可循。

(二)舆论引导方式创新性不足是当前重要症结

政府有责任而且有义务对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以推动事件的妥善处理,做到化解矛盾、安抚民心、稳定社会。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时代,我国政府的舆论引导基本都是依靠党报党刊、国家电视台、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这些主流媒体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如一些政府宣传引导仍采用多年不变的纯粹理论灌输形式,这样很容易引起群众的“审美疲劳”,严重的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同时舆论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影响大、控制难等,它的主体既自由又分散、传播方式多元而共生、内容散乱而复杂。因此,传统的舆论管理和引导方式已不太适应舆论的快速发展,报道形式缺乏创新、传播方式老化、内容可读性不强等,深入实践调研不足,不注重感性和鲜活材料的收集,新闻报道缺乏一定的感召力,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三)舆论引导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对于舆论引导的队伍建设投入还不够,他们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以及一些领导干部对于这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刻,舆论引导能力的队伍建设有待提升。舆论引导的重要保障是人才和队伍建设。加强舆论引导,需要既懂专业技能、更懂舆论传播的复合性创新人员。然而,目前舆论管理部门缺少既懂专业技术又懂舆论引导规律的人才,发现问题不够及时,对不良信息预防的能力不足。还有一些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淡化,道德品质素养有待提高。

三、增强党和政府舆论引导能力的几点建议

针对舆论引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必须致力于观念、内容、方法的创新。应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及时、主动、准确、统筹”的八字原则,有针对性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构建舆论引导崭新格局。

(一)紧紧把握舆论主导权,完善应急反应机制

新形势下,政府务必要审时度势,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各种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和说明,同时向群众开展具体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引导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且为人们营造优良的舆论氛围,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消除漠视舆论引导的想法,前瞻性地处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对舆论加以引导,这样才能把握舆论导向的主导权。信息的来源决定着信息发布的真实准确性,而能否真实准确地掌握信息源,直接关系到信息发布的权威性以及各地党委政府的公信度。政府应尽可能加快信息公开的速度,发布最新、最快、最权威的信息。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告知真相,要让真相跑赢谣言,减少谣言对社会的伤害,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下的舆论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培养高素质发言人队伍,针对社会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主动提供便民信息服务。在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发现谣言苗头,要及时、义正词严地公布真相,澄清事实,挤压谣言滋生的空间。此外,创建完善的社会舆情预警、处置、反馈、总结机制。通过建立社会舆情调研网络,对当前社会舆情进行搜集、监测、分析和评估,从而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事实依据。让人民群众去实现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才能紧紧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导权。

(二)坚持以丰富的舆论引导方式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当前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者必须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改变在过去几十年采用的灌输方式,下高楼、出深院,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新闻规律、宣传规律、市场规律及其契合点,与时俱进地改进我们的舆论引导方式,从实践中真正做到舆论宣传以创新为主。同时还要进一步丰富多样宣传的观念、内容、方式、方法,充分体现新闻宣传工作的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增强舆论引导的公信力、影响力;进一步改善对新闻宣传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机制,提高舆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心探究新闻传播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大众群体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讲究舆论引导的技巧,注意在舆论引导中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丰富、多样,反对僵化和一成不变。可以利用微信、QQ公众平台等现代通讯媒介,多角度。多侧面的开发渠道,以创新、丰富、多样的精神提高舆论引导力,切实为人民服务。

(三)加强舆论引导的人才队伍建设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关键是要依托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人才队伍。因此政府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高素质队伍,这是当前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提高政府舆论引导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他们的工作兴趣及办事能力;二是大力培养既懂网络技术又懂新闻管理的人才,做到及时对不良信息的预防;三是要积极培养出能够发表言论和提供咨询的专家智囊团,同时具备新闻采编能力和懂得舆论引导方法的新闻人才;四是掌握专业信息技术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其在舆论科学管理、传播安全防护的重要作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另外,针对一些社会责任感淡化、素质低下的新闻记者,党和政府要对其进行责任感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并且要把素质不够高的传媒工作者剔除出舆论宣传队伍。

[1]胡俭宏.新媒体对政府舆论引导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记者,2014(12).

[2]顾方.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1).

[3]刘新业.新媒体传播对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的思考[J].传媒,2014(14).

[4]魏小凡,张洪石.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如何提升舆论引导能力[J].人民论坛,2013(10).

[5]李昌祖.加强政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的探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舆论政府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环球时报(2019-04-12)2019-04-12 08:19:01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2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 03:14:22
抄能力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