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冰
新媒体是相对旧媒体而言的,它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通过互联网、无限通信网、宽带局域网等渠道,以计算机、手机、手持阅读器、数字电视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媒体。这些技术的产生、运用和普及给学术期刊的流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进而影响学术期刊的方方面面。学术期刊即将面临转制,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模式被推动着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要求科技期刊改变与读者、作者、审稿专家及大众的沟通交流方式。适应新媒体环境,探索新媒体的运用既是学术期刊生存的需求,又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契机。
信息的传递离不开媒介,从秦朝的竹简记事到造纸术的发明,当纸张成为媒介,信息的传播变得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从铅字印刷到激光照排,每次技术上的改进都会对信息的交流产生影响。医学期刊的产生,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与人际交流的需要。如我国的第一本期刊《吴医汇讲》,其最初就是从事医学的人因交流技术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目前的期刊界主要还是纸质的媒介,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产生了实质的影响。电脑、网络、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沟通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及联通颁发了TD-LTE制式4G牌照,标志着移动网络进入了4G时代。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3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2.86亿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94.5部/百人,4G移动电话用户发展速度超过3G用户,总数分别达到9728.4和48525.5万户,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突破2亿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突破4亿个。在这个大环境下,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甚至全媒体、自媒体兴起。
微博是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截至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刷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97%以上的中央政府部门、100%的省级政府和98%以上的地市级政府部门开通了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超过24万个。仅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的信息就超过2亿条。在微信推出前,微博是大众的宠儿。
伴随着微信、易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诞生,微博逐渐开始衰落。微信由腾讯公司在2011年初推出,提供即时通信服务,可在不同通信运营商、操作系统下运行,通过网络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目前微信注册用户已经突破6亿。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人们的交流方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期刊要想生存并寻求发展机会就不能等、靠、要,必须不断努力在新环境下寻求发展的机遇。
目前,学术期刊利用新媒体常见的方式:(1)学术期刊自身的网站建设,对部分甚至全部论文实现开放存取(OA)、优先出版,建立网上的互动平台等;(2)编辑、出版流程的数字化,如采编系统的应用与配套完善等;(3)组建期刊群,加入各大数据库,实现期刊的电子版,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等期刊数据库,统一发布学术信息;(4)建立学术期刊的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定期向作者、读者推送各期重点文章及信息,向审稿专家推送刊物取得的进展等)。王轶对学术期刊的信息化进行了调查,结果得出大多期刊虽然具有网站及新媒体的各种渠道,但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期刊并不重视期刊投稿系统的建设,网上互动平台建设滞后,期刊服务功能不完善,微博、微信、博客等网络技术仅仅处于为了使用而使用。与此同时网上侵犯知名期刊域名现象非常突出;等等。顾艳等调查了新浪微博认证的粉丝数在3500以上的10家高影响力医学期刊官方微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粉丝数、关注数、日均发微博数、原创率、微博内容,探讨了医学期刊官方微博的内容发布现状。发现由于“光环效应”的影响,知名度较高的期刊会获得较高的关注度,医学期刊官方微博存在的问题是粉丝数少、内容更新较慢、与粉丝互动性不强,客观现实就是“有人建,没人管”“有人管,管不长”。
目前随着微信用户的增多,科技期刊蜂拥而至。如何避免出现为了应用新技术而用新技术的弊病,真正使微信为期刊所用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学术期刊本身利用新媒体缺乏专职人员,定位过于严肃,内容趣味性不强及集成度不高。而且学术期刊利用新媒体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系统的设计和整体的规划。医学期刊往往是专业人士撰写、阅读的期刊,其读者经常局限于本专业的人员,原创内容缺乏包装。学术期刊作为刊载某些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出版物,有别于大众文化产品,其受众面较小,主要关注来自相关研究领域的有成果发表的作者,以及专业学术检索机构。虽然如此,但新媒体为学术期刊新的营销模式带来生机,有利于学术期刊品牌的重新塑造,能够改变原本在读者作者心目中严肃甚至刻板的学术期刊形象,使用户产生较强的黏性。
媒介融合成为当前传媒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学术期刊需要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借助新媒体的力量,实现传播效应的最大化。学术期刊多渠道拓展传播路径,增强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改变学术信息的传播形式,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尝试进行医学信息的纸制版、电子版、网络版等多种载体,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全媒体传播格局。医学期刊多为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或者电子出版物,通常都是全文阅读,不利于读者作者快速筛选目标文章。虽然学术期刊目前过窄的受众面影响其传播效果,制约其发展但如期刊同仁摸索出新媒体游戏规则下的内容发布策略,学术期刊必定大放异彩。
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对人际关系具有积极影响。首先,消除了地域和国界制约,极大地丰富了交流方式,扩展了交际范围。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宽带网实现了实时通讯和交流,即使身处两地、两国甚至远隔重洋,仍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交谈。其次,互联网使具有相同技术专长或者兴趣爱好的人可以组成自己的论坛、社区、QQ群、朋友圈等,组成一个无须约定具体地点即可交流的平台,在某种意义上与期刊出现的情况非常类似,一个平台就具有了期刊的原始功能。
目前传统期刊应用新媒体更多体现在了解新媒体的功能,尝试使用阶段。学术期刊尝试通过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网站,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站、E-mail、BBS、博客、微信等发布或接收医学信息,公开编辑部的投稿信息、选题策划、编辑校对,展开读者、作者、审稿人需求调查等。通过以上的方式,医学信息可以不同的形式、渠道进行传播,充分彰显学术期刊的内容资源优势。国内许多期刊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推出过刊浏览查询及部分论文的优先出版等。还有不少期刊推出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定期向作者、读者推送本期刊刊登的论文及相关信息)。虽然如此,但其效果差强人意。新媒体是一个以“内容为王”的平台,对内容的筛选、组织、加工和呈现正是编辑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优势?国外期刊如《细胞》杂志在网站提供Podcast,能随时收听可下载至iPad的科研进展内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提供每周一次的“audio briefing”音频材料等。《美国医学会杂志》《自然》一方面通过栏目设置拉近与大众的距离,同时还将其刊载的前沿学术成果、创新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对大众健康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论文撰写为科技新闻,通过大众媒体进行发布,其中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优先出版(OA)等。他们已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医学论文,而是对医学内容进行加工、转换使大众更容易获取。
随着数字化出版进程的日益加快,移动终端成为传播领域中的巨大市场。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是以摘要形式,将最新文章和热点文章推送给读者作者,使其可以随时随地碎片化浅阅读,并即时发表评论,继而再筛选出他们感兴趣的文章深度阅读,拓展了学术期刊的出版渠道。严肃、传统的学术期刊将枯燥的学术知识通过多种介质、多种形式呈现给大家。微信可以使期刊用户得到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学术期刊可利用微信的自定义选单的功能,设计作者、读者及专业人士可能关注的栏目,如查询功能(包括审稿进度查询、发表查询)、过刊浏览功能、期刊动态发布、最新医学信息等。伴随微信平台功能的完善,不远的将来应该可以实现在线支付稿费、审稿费等功能,真正体现微信平台O2O(Online to Offline)的服务价值。
新媒体的特征决定了传播信息的特点。在传播领域,网络时代最明显的特征是传播碎片化。学术期刊在利用新媒体传播学术信息时,要注意使要传播的信息符合新媒体的特点。提炼枯燥、专业的专业论文的信息点,以简单的语言写成信息条,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论坛等提供给目标读者群体,让其能在零散的休闲的时间里,了解到最新的科研信息。同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及时报道学术前沿信息、学术动态等。利用博客窗口来提高期刊的检索效率,利用微博、微信展示优秀论文、宣传期刊、发表期刊动态等。新媒体的内容可以是期刊的内容,也可以是其衍生的产品如科普元素。
学术期刊通过新媒体传播的信息要坚持“内容为王”。学术期刊除了使用新媒体完成传统的人际交流、稿件审稿编辑流程,还要充分了解新媒体的特点,贴近行业实际、贴近读者需求、贴近学术热点、难点、焦点;强化创新策划,做好版面内容策划和活动策划,使期刊的内容通过互动延伸服务,扩大影响,与社会、读者充分互动。“内容为王”是因为与传播渠道相比,内容才是传播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此外,内容的特点决定媒介地位。无论哪种新旧媒介都必须讲求内容,以质取胜。我国的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着形式呆板、内容平庸、缺乏时尚性的问题。有了新媒体渠道,借力新媒体编辑不能坐等来稿,编辑要随时了解、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应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在捕捉和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方面具有超强的敏感度。积极与作者联系,最大限度地吸引优秀稿件,了解读者的需求,更应深入基层,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主动拓宽社会交际,与作者、读者、专家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解关注医学期刊的人群最需要什么信息,了解期刊有什么优势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
[1]中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超过24万个[EB/OL].新华网[2013-11-29](2015-03-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28/c_118339729.htm.
[2]王轶.我国高水平学术期刊信息化水平的调查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4(11).
[3]顾艳,崔金贵,盛杰.医学期刊中高影响力官方微博内容发布现状的调研与思考[J].编辑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