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荣 曹 亮 王 伟 曹德英 段西涛 剧亚崇
人文精神[1]是指人类社会自我完善所形成的美好的精神元素,让人文精神照亮医学教育的全程对当今高等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祖国医学的整体医学观,把人文关怀放在了医学实践的重要位置,关注的不仅是病,而是患病的人,有人称之为中医的“活人”观。而西方医学更多关注的是疾病,是研究“死亡”的医学。作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医学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把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医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把文人精神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之中。融汇人文精神的医学创新人才教育,一是建立科学的人文学科体系,构建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的知识框架,实施医学创新人才人文素质教育。二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宽松自由学习的自主权。三是维护学生人格尊严,在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失败的资源,维护学生人格和尊严。四是尊重学生创新思想,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手段对有思想火花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成环境。五是培养学生对病人全程人文关怀的理念,医生服务的对象是人,把人文关怀放在医学实践的第一位是当代医生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职业生涯中形成以人为本、时刻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本领。
(一)融汇人文精神是医学教育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自1977年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来,其立即得到了世界各国医学工作者的肯定与支持,并在全世界推广。新的医学模式的产生,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医学革命性的观念改变。
在卫生观转上,强调我们不仅要追求没有疾病或者得病了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且追求人要活得更健康更快乐。医疗服务的对象从个体各种群体乃至全人类服务转变,服务的主体由医院卫生服务机构向全社会扩展,医疗服务的重点由诊断加治疗的模式发展为预防保健全方位健康和快乐模式,服务的内容发展到预防、健康促进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深入到心理和社会层次。
在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上,突出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地位在培养方案、课程结构、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贯穿人文理念,加强人文社会学科教育,并强化医学与人文的结合,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与全程之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思维方式由分析到综合的转变。人文社会学科提供了发展综合医学教育的理论与方法,要充分利用“两课”,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使学生能够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以及对患者的医学人文关怀意识;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增大人文社会学科比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汇人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构建人文取向的师生互动模式,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充分训练学生的人文关怀技能,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丰富的人文情感,实现从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升华。
(二)对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已上升到国家战略。《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1年7月17日)[2]中指出:“医学教育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根据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医药科学的发展趋势与卫生服务的需求,积极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结合实际形成各医学院校自身的特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创新精神加强,个性得到发展。”因此,融汇人文精神的医学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标准之一。
(三)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河北医科大学是地方性重点医学院校,面临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限、招生规模扩大、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和人力市场需求变化等诸多挑战。河北省卫生事“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立环首都绿色医疗服务基地”的目标,将环首都绿色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纳入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作协议,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需求,建设5 个集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为落实省委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就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 个省级特色专业、8 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 个项目被推荐参评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3]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国家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 项,324 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 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六)建立“七个”创新教育保障机制。为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学校制定了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是政策保障体系;二是创新教师保障体系;三是经费保障体系;四是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体系;五是考核评估与奖惩体系;六是教学资源优化体系;七是创新教育成果转化和宣传体系。
经过近7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是构建了医学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体系和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创新实验课程体系;二是出版了医学人文社会系列教材、《现代医学实验技术》教材、《药学实验与技术》;三是形成了一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成果。2007年以来,学校共获得河北省特等奖5 项、一等奖6 项、二等奖18 项、国家二等奖2 项,其中,《齐墩果酸共晶研制及热力学研究》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并获得交叉创新奖二等奖。这是学校首次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并在首次设立的交叉创新奖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取得历史性的突破;四是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专业辅导员制度;五是本研究获得2014年河北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金家贵等.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4(2):111~112
[2]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1,7,17
[3] 朱德荣等.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4: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