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015-03-18 07:47:24周德才薛城区张范镇甘霖小学山东薛城277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年2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内容技能

□ 周德才(薛城区张范镇甘霖小学 山东 薛城 277000)

在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中不难发现,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与学习配合性是存在有较大差异的,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分化现象,在给教师授课带来难度的同时也阻碍着学生自身的发展。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小学体育的统一性教学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因此想要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体育教学效率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分层次体育教学是对学生之间差异性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处理方式,消除教学统一性与学生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对于学生今后发展及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均有重要意义。

1 、分层次体育教学的含义、目的与意义

分层次体育教学指的就是按照学生身体素质差异、心理差异、运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教学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性进行针对性较强、效率较高的体育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依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最终达到小学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分层次体育教学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顾忌全体学生,传授更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技能知识,并能够分层次、分阶段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及身体素质,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避免教学水平两级分化现象,进而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分层次体育教学更能够使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来自体育教师的教学关怀,并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体育技能学习的喜悦,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学习模式,增强其对体育教学学习兴趣,进而达到体育教学终生学习的目的。另外,由于小学体育教学一直以来得不到教师跟学生的足够重视,使得不少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跟不上教学进度或是当前教学内容满足不了学习需求的现象,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小学体育教学科学性有待提高。分层次体育教学即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解决学生在体育技能学习上存在的客观差异性,全面实现学生素质的身体提高。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是阻碍教学效率提高的一大障碍,只有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并将分层次教学与整体教学结合起来,进而大大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2 、小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研究

2.1 、循序渐进,科学把握教学节奏

由于不同层次学生对体育技能知识的接收程度不同,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急于将能力稍差的学生的体育教学技能提高到中上学生的水平,应该讲究循序渐进,合理科学地安排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手段,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目标,主要教学内容之间的连贯性,体育目标之间的了解阶梯型,尊重客观事实,合理科学地逐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学习水平。在进行不同层次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设计时,也要讲究循序渐进,不能过度拔高教学内容的难度,应该符合学生当前教的需求,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体育知识的延伸、强化,使学生能够更加牢固、熟练、深入地学习到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如,对于一些体育基础稍差的学生学习球类运动时,可以先不要求学生对球运动的掌握,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观察球,寻找感觉,了解该种类球的各项性质,再逐渐地带领学生学习球类技能,循序渐进掌握一系列的技术动作。

2.2 、结合实际灵活分层

分层次体育教学的分层原则依照的是不同学生身心发育的不同发展进度以及不同学生的特性。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般的,相同年级的学生其身心发育进度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教学中可以将一个年级作为同一层次来进行教学与要求。在相同年级的学生中,不同的学生群体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如男女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就存在着显著的差别,因此在教学目标不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不同的群体之间既能得到其所需要的体育技能锻炼,又能做到因材施教,使分层次教学更加具有弹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小组教学,并让每组同学推选出小组长,依次让层次较高的组长带领层次较低的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学习,这样设计能够让全体学生全身心提高到体育教学中,且不容易出现要求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的情况,还能更可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要适时给予关心及督促,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注,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诱发基础差、兴趣缺的一类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实现体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3 、基于教材合理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制定分成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理清教学思路,保证分层教学实施的有序性及规律性。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统一的教学目标导致体育技能水平较好的学生总是不能得到更加进一步的提高,而体育技能水平稍差的学生则是总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使得整体体育教学效率降低,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体育教学目标分层时,教师务必从体育教材着手,从学生的实际体育技能水平出发,使得不同层次的不同体育教学目标刚好处于学生稍作努力便能达到的状态,进而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出更大的学习机会,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有所收获,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信心被大大激发。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能使教学进度达到一定的平衡,教师可以制定共同目标、基础目标、强化目标以保证教学进度。共同目标即为体育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需要达到的基础目标,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体育技能水平较差学生的学习情况。基础目标即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在达到共同目标的层次之后可以对所学技能熟练运用。强化目标即为少部分学生在达到基础目标后还能够学有余力的进一步强化运用体育技能,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教师做技能指导,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能够为其他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满足少部分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的需求。

2.4 、深入了解学生差异来源,建立多样性分层次体育教学课堂

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存在有多样性的,同样造成这种差异性的来源也是不同的,例如学生对某一体育技能的接受程度可能是其生理原因导致的,也可能是心理原因或是学习方法的差异造成的。因此了解学生之间差异性的来源进行分层,并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体育教学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学习效率。另外,由于教师在体育教学内容上还要符合小学生心理特性。一般的,多样性强、趣味性更高的体育课堂更加吸引小学生,更加容易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尤其是对于由心理原因造成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其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稳定性,帮助教师效率更高地完成课堂教学。

2.5 、评价分层,寻找学生闪光点

学生学习最终评价是对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总结。分层评价能够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衡量尺度,肯定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寻找自身闪光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学习驱动力。例如,对于层次较好的学生可以采取高标准的竞争性评价,使学生学习时能够愈发地精益求精;对于层次稍差的学生则采取以鼓励为主的对比性评价,消除学生的学习自卑与恐惧心里,树立学习信心,进而取得较大进步。评价分层使体育教学的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进而完善了分层教学体系。

3 、结语

分层教学就是把整体的学生分成小的群体进行区别化教学,分层的依据就是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发展的潜力。教师按照这些依据把学生科学的分成几个水平比较均匀的小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也可以成为分组教学。

小学分层次体育教学是一种典型的个性化教学,其能够更加全面地带动学生参与到体育课堂教学中,且帮助教师更好地带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能够对体育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与成长,形成健康体育心理,进而将其发展为爱好,达到终生教学的目的。

[1]李桥.如何创新小学体育教学[J].商,2014(07).

[2]张爱中.多元化、多层次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06).

[3]温春霞.推行分层递进教学 构建主体教育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11(06).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内容技能
高级技能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有趣的分层
拼技能,享丰收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