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华(福州时代中学 福建 福州 350007)
“探究”一词在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探索,研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探索”从字面意义解释其最终目的就是为追寻答案而解决问题;“研究”一词则更为深层次的内涵或本质的获悉,以获得事物发生发展规律,进而解决问题。广义上,探究式学习是一个主动学习过程,即对该学科学习方法和策略。狭义上,探究式学习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一种学习方法。
体育选项课是指在体育教学中,依据有关教育原理,从教学思想、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组织形式上构建的,让学生按照自身条件,兴趣爱好,在师资、场地、设备允许的情况下,经教师指导由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的一种教学模式。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对于体育课的印象总是处于负值。体育选项课的开展使体育课呈现多元化,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但是高中体育选项课的开展受到学校条件的限制,师资、场地、器械、经济水平、学校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等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因此,高中体育选项课的开展能改变人们对体育课“可有可无”的看法,改善改变学生体质健康问题,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思维上改变人们观念。
首先,探究式学习具有极强的开放性,目的就是让学生思维扩散。探究式学习是从传统的学习模式向开放式创新学习模式转变,其中以教师的引导为主,教师通过假设性问题或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问题。其次,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这种学习模式摒弃了传统模式,是亲力亲为的、亲身体验的,是学生自身主动的去探究、发现、获取、分析、归纳,最后获取信息,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性。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的技能和知识,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理解和实际应用,而且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巩固和记忆将是更为深刻。第四,探究式学习对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发展。
(1)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在现代“人本教育”思想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作为探究式学的主体性原则,学生首先要具备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灌输式的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变为较适合学生“双向互动交流”;(2)民主性原则。探究式学习消除“专制”教育体制,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或答案质疑。学生自主支配时间和空间,从中教师可通过引导让学生讨论式、启发式学习,改掉“师独裁、师独大、师命必遵”现象;(3)区别对待原则。学生不同年龄段特征及个性特点,外显有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诸多差异性。因此,要将统一要求和区别对待有机的结合起来,探究式学习中应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行为作为评价标准。
(1)创设情景启发作用。
精心设计整个教学程序,找准切入点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以高中武术课(少年拳)为例:第一式抡臂砸拳,其要点就是转体、绕环、抡臂协调一致,要求砸拳和震脚是一致的。武术的本质就在于攻与防,抡臂砸拳主要体验“抡”与“砸”的动作,两人一组相互体验探索,一人抓握对方左臂,另一人通过转体抡臂挣脱,体验“抡”的感觉,在抡过程中通过扣抓,以右手砸拳反击,体验“砸”的感觉,通过自身体验和思考掌握每一个动作招式如何在“攻”和“防”中应用。情景创设是为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疑惑。
(2)提出问题以及各种假设。
对问题的要求必须含有未知、模糊的成分,问题设置的答案应是多元化,问题所设计答案要有边界和范围。探究式学习关键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以对课中情况提出问题、可以对老师教学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可以提出问题。学生对老师设问、学生与学生之间设问,通过问题提出和问题假设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改变被动式学习方式,将被动变为主动,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
(3)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通过学生个人独立或小组式的探索,第一步分析问题:跃步冲拳腾空做回头望月动作的原因 (根据动作结构,在空中定势要求等);第二步查找原因:因为武术动作具有攻防含义(所达到的目的是什么);第三步得出结论:跃步冲拳腾空做回头望月是为了体现“防”的意义(在对问题分基础上得出答案假设),第四步分析对策:根据个体差异性对此动作要求有所区别,只要达到“防”的目的即可(实际分析)。
(1)评价标准难以平衡。
在高中体育选项课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是以身体参与为主,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探究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全程。既要保证课堂效果又要对其作出量化的评价标准,很多时候涉及到定性评价,无法通过定量评价完全概之。探究式学习是以活跃思维、拓展思路和创新,让学生自主探究,难以量化,评价标准只能靠教师主观审视。因此对于考核机制就要改变以往定量评价模式,要以发展学生为最终目的,在定量评价基础上考虑结合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才能更有效起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2)个体差异性影响整体上课效果。
面对体育课上课的特殊性,探究式学习在高中体育选项课中的应用就必定受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探究式学习贵在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但是受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有的学生在启发式教学和自我技能掌握中相比较身体素质较好的同学其掌握程度和技能所能达到水平都受到限制。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区别对待策略,不能用统一标准审视所有学生,及时的画龙点睛。
(3)教师没有发挥“探究式学习”的导演作用。
教师从单纯的体育技能传授者向启发学习创新思维、自我探究的促进者角色转变,从单纯的教育者向能纵观全局的导演角色转变。崔相录认为较之教师的传授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具体、复杂、全面,更加面向个性。而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却很少起到指导和导演作用,由于课堂时长与学生自身水平的限制,使得教师在设疑与问题探究中没有导演好学生的自我探究。因此,教师应改变以往上课模式也许与学生一同进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注重躬身践行的社会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其全面发展尤为重要。面对体育教学的特殊性,采用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且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为高中体育选项课开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避免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学生失去兴趣等情况,进而改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使高中体育选项教学逐渐趋于成熟。
[1]汉语词典[M].商务印刷馆,2001.
[2]余立峰.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选项教学组织形式实践探索[J].体育教学,2008,(10).
[3]崔相录.中小学探究教学200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