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利
临漳县地处河北省南部,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14万亩,小麦57.1万亩。目前小麦即将进入越冬期,为了培育冬前壮苗、确保麦苗安全越冬,我们对全县小麦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小麦播种基础和存在问题,制定了如下冬前管理技术意见,供参考。
1、玉米秸秆还田面积大、质量高
今年我县秸秆还田面积大,达到了55.6万亩,占今秋小麦播种总面积的97.3%;同时秸秆还田质量高,在前茬玉米收获后立即进行了秸秆还田,粉碎了两遍、长度小于5厘米且铺撒均匀。
2、播期集中
由于98%的麦田属于抢墒播种,所以小麦播种集中度高,基本上在适期范围内。据调查统计,今秋小麦在10月7日以前播种面积为21.3万亩,占 37.3%,10月 7—15日为 35.8万亩,占62.7%。
3、优种全覆盖
今年我县小麦主推品种有济麦22、良星66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品种,全县小麦实现了优种全覆盖。
4、深耕、深松面积大
全县麦田深耕深松面积进一步扩大,达到了54.9万亩,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95.6%,提高了整地质量。特别是高产创建示范区全部实现了深耕深松。
5、基肥充足,氮、磷、钾配比趋于合理
据调查,全县麦田平均亩底施纯氮、磷、钾量分别为9公斤、11.2公斤和3公斤,做到了因地制宜、合理施肥。
尽管今年小麦播种基础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地块播量偏大,基本苗较多,群体大、个体弱,不利形成冬前壮苗;二是今年小麦虽然98%的麦田为抢墒播种,但播后浇蒙头水面积达8万亩,出苗后浇补墒水面积达30万亩,浇水持续时间较长,且浇水后麦田土壤出现裂缝现象较重;三是部分地块播后镇压不充分,致使土壤塇而不实,不利于保墒。
1、大力推广杂草秋治技术.在小麦3—5叶期, 抓紧晴好天气,在日平均温度5℃以上时开展杂草秋治,特别是常年节节麦、雀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发生较重的地块一定要在冬前防治。以播娘蒿、荠菜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亩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克,兑水30公斤喷雾;以节节麦、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亩用3%世玛油悬浮剂25—30毫升加专用助剂75—9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对于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混合发生的地块,可以用世玛和苯磺隆混合后喷施,但必须现配现用。喷药时间应选择无风晴天进行,具体时间以上午9点后下午4点前为宜。配制药液时应采用二次药液稀释法,首先用少量水将药剂配成液,再按稀释倍数加水,搅拌均匀后选择雾化好的喷雾器均匀喷施,不能漏喷、重喷。剩余药液不能再喷施到已喷过的麦田。严禁在春季用世玛除草剂对麦田喷施,以防产生药害。
2、科学浇好越冬水。越冬前根据墒情、苗情和降水情况合理浇好越冬水。对播后没有浇过水的地块,一定要浇越冬水;对播后浇水较早,0—20厘米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80%的地块,也要及时浇越冬水;对播后浇水较晚,墒情充足的地块,在做好中耕锄划的基础上,可以免浇越冬水;对弱苗和脱肥地块在浇水的同时,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左右,起到冬肥春用、促弱转壮的作用。浇水时间掌握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夜冻昼消时进行。
3、中耕锄划、镇压保墒。浇水后地表容易出现裂缝,要及时中耕锄划,破除板结,弥补裂缝,保温保墒,减少越冬死苗。冬前镇压对预防冬、春干旱,争取春管主动意义重大,所有麦田要普遍镇压一遍,特别是秸秆还田量大、整地质量较差、土壤过塇的地块,要适时镇压,起到抗旱、抗寒作用。
4、禁止在麦田放牧啃青。猪羊啃食麦苗一方面会将麦苗连根拔起,造成缺苗;另一方面会造成分蘖节外露,不利于促根增蘖,易受冻害,低温来临时会使小麦受冻死亡,从而造成小麦减产。因此一定要加强麦田的看管,严禁放牧啃青,确保麦苗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