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执政者安身立命的根基,是民心所向,国运所系,党心所系,政之所行。
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近年来,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步伐,勾勒出了未来生活新图景,给民生问题解决提供了广阔思路。但是,在国家有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优惠政策的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和完善。
一、民生改善过程中所遇问题
(一)民生保障实施过程不够透明
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应实行严格的申报、审批、公示程序,审批结果必须经得起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及历史的检验。目前,在实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过程中,大部分项目严格履行了审批程序,审批结果也实施了必要的公示程序,但个别项目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群众略有微词也在所难免。
在已实施了审批结果公示的项目中,还存在公示流于形式的现象。如最低生活保障审批结果公示:第一,公示时间很短,不能长久有效实施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监督;第二,由于邻里之间熟悉程度很低,谁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公示的都是什么人,是否符合条件,老百姓很难一一说清楚,导致民众对公示结果关注热情低,达不到公示结果由民众监督的目的。
另一方面,由于有些政策的享受具有时效性,需要政府监管、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及时跟进。仍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例,由于每个家庭的人均收入状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已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可能随时变成不符合(部分不符合)享受优惠政策的条件,需要通过审批部门、政府监管和公众监督进行变更。只有通过严格的政府监管和普遍的公众监督,才能真正落实好国家的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实现公正、公开、透明的目标。
(二)民生保障长效机制没有得到有效建立
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管理和实施这些优惠政策的政府部门很多,公布政策的渠道很繁杂,刊载这些政策的媒体也很广。但是,由于没有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公开的长效机制,这些政策公布后在公众视野中留存的时限有限,当社会公众需要详细了解这些政策时,往往不知道从何种渠道获取详细的政策信息,产生了疑问也不知道到那个具体部门去咨询、解惑,自身是否具备享受政策的条件也无从知晓。
在现实生活中,这导致了群众需要了解惠民政策或提交申报材料时,“有病乱投医”,托关系、找熟人,给政府部门中个别人员借机权利寻租创造了条件,导致“吃拿卡要”现象时有发生。这样一来,国家惠民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个别地方或部门还存在将正常政府政务事项,搞得非常神秘,老百姓多有怨言,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二、建立健全民生保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一件大事,时时记心间,处处为民生,常怀民生之情,多关注改善民生,从而实现从“国富”到“民富”的华丽转身。
(一)加大教育投入,构建信息平台
发展经济的首要目的有两个,一是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税收;二是扩大就业。最终目的是打牢改善民生的根基,加大投入,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综合性信息平台,如网站平台、电话平台、广播电视平台以及微博、微信平台等,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一是加大对各个平台的宣传力度,让群众熟知各个平台的功能、内容。同时,不断加强信息平台管理工作,将各类享受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审批结果投放在网络信息平台上,并永久公布调查人、审批人名单,实现长久监督制和终生问责制,保证享受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审批结果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二是巩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让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师生享受到优质资源;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优化乡镇社区卫生设施,提高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努力构建与区位功能相适应的卫生体系。
(二)进行政策梳理,促进经济发展
由各级政府责成有关职能部门,将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进行梳理,按生活救助、居行环境、医疗保障、教育助学、创业就业等进行分类,然后再细分解为政策原文、政策解答等内容备用。如对税收政策的梳理:一是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包括提高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对达标单位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小微企业减半征收等;二是促进就业创业税收政策。主要包括:支持毕业、事业困难群体自主创业,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给予税收减免,对退役士兵给予税收扶持等;三是支持养老事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主要包括:非营利性服务机构限免所得税养老院免征营业税,机构公益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家政企业员工服务免征营业税等。再如棚户区政策,做好棚户区改造工作就政府层面来讲是职责,在民间层面来讲是呼声。其实早在2009年,国家有关部委就发文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解决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使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许多城市和地方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还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辽宁省的棚户区改造就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人居署专家联合课题组评价为“经验模式具有全球借鉴价值”。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关乎老百姓的生活,是人民群众的第一需求,也是党和政府发展的第一要务。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民生得到保障和改善,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为此,要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努力把我国建设为就业良好,教育机会均等,社会公平,人民幸福安康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