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财政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就是预算管理。良好的预算管理质量不仅能够有效防范财政风险,也是确保财政稳步运行的基础。而预算绩效指的是利用预算资金能够完成的预期目标。综合来看,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预算管理模式,其主要导向是支出结果。在现代化的公共财政管理中,预算绩效管理是十分关键的,对于深化财政改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政府绩效管理中,预算绩效管理作为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深化财政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国家民主化发展也需要构建完善的预算监督体系,在有效规范政府行为的同时更大程度保障人民大众的利益。因此,必须对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当前改革发展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方案提升预算绩效管理能力,使公共财政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 公共财政与预算绩效分析
(一)公共财政对预算绩效的基本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是公共财政的制度基础,其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是一种受市场约束与规范的财政。政府公共预算的要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政府部门的各项收支均需纳入预算,并实施统一的预算管理。在绩效管理中,财政相关部门发挥着领导作用,而组织的重点在于综合评估支出。二是公开透明、客观公正。预算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议、预算执行等,这些内容均需符合公平、公开与公正的要求,同时还必须接受社会上的监督。三是过程规范、重点突出。建立并逐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流程、运行机制以及目标管理,加强对公共财政预算全过程的管理。
(二)公共财政实施必须要执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
在新预算法总则中指出:“讲究绩效”是实施预算工作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并在新预算法中并列写入了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收支平衡,可见,政府必须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快预算绩效水平的提升,使预算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合理化。为此,需要做到四个方面:一是确立预算绩效改革目标。明确改革方向,以公共性原则为基本前提,逐步构建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使公共财政更加完善化。二是整合资源。在我国预算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就是预算绩效管理。根据社会经济的影响、市场发展的不同需求,通过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对现有的预算资源进行细化分析,做出客观评价,通过公共财政平台的有效构建,实现预算资源的科学化配置。三是强化财政透明责任制。通过切实可行的问责机制,实现预算资金使用的规范化、法治化操作,通过绩效评价公开实现预算资金使用的公开化、科学化操作,逐步提升资源及资金使用率。四是改革公共财政机制。改进现阶段的绩效评价标准的不足,对绩效管理制度框架进行科学设计,实现参与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提升机关改革主体的自觉度,逐步实现多元化的预算绩效管理。
二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现状
第一,从预算编制开始,到预算开始执行以及预算监督,预算绩效管理逐步实现了整个过程的有效贯穿。在事前评估环节,年度预算的编制能够将预算项目加以有效划分,预算单位通过绩效与非绩效两个项目,实现对预算的纠正,从而达到约束事前评估的目的。在事中评估环节,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现了全程跟踪问责资金使用、项目效益和目标偏差等。在事后评估环节,预算单位需要委托中介机构评价项目执行的总体情况,如果项目效益低,则需要停止该项目的年度预算。
第二,改革预算编制模式,各个机关主体单位的责任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对于单位自收资金、单位预算资金、单位预算外资金等财政资金,实现了不同渠道的统一编制,通过明确预算绩效改革目标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管理质量的不断提升。
第三,改革预算编制内容,财政资金使用率得到显著提升。在政府预算编制的整个环节中,实现了综合预算的全面贯穿。对于部门财政支出,通过实施综合绩效评价,实现了财政支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财政资金使用率的高效提升。
第四,进一步完成了透明高效政府的科学构建。对于社会公众,政府主动公布预算评价结果,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在规范政府资金使用行为的同时,也使政府公信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问题
佛山市南海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虽然每年都有超出10亿元的财政收入,但是在长久的发展下,区财政还是存在着“入不敷出”的问题。为此,南海区财政局开始研究政绩效绩效改革,并以成功的经验揭开了预算绩效改革序幕。从南海区财政局的预算管理实践案例,并结合当前公共财政现状,可总结出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存在的四方面问题:
第一,预算绩效管理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就现阶段我国预算管理发展来看,还不是十分成熟,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整体评价工作的开展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部门推行力度不足,呈现出一种政府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第二,预算绩效管理理念缺乏。在绩效评价中缺乏足够的认识,整个财政管理工作并没有全程秉承预算绩效理念,存在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模糊、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监控等问题。
第三,预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不健全。在现阶段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还没有形成丰富的评价理论,在评价指标设置上缺乏科学性,评价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这都直接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应用。
第四,绩效管理队伍还需要继续加强建设。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绩效管理队伍建设不足,专业评价人员严重缺乏。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加强绩效管理队伍建设。
三 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优化建议
(一)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实现绩效目标科学化管理。一是设置绩效目标,明确绩效内容,制定绩效指标,制定绩效标准。预算部门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财政年度预算的编制,测算资金需求,制定绩效方案和要完成的绩效目标。二是审查绩效目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财政部门需要实施部门绩效目标审查。审查对象包括财政支出部门、事业发展规划部门等。三是批准绩效目标。绩效目标要保证清晰可量化。
第二,实现绩效运行有效化监控。就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而言,要与相关预算单位一起,进行绩效运行信息的有效收集并对其加以科学分析,实施绩效目标运行的过程监督。一旦发现绩效运行偏离了预期目标,要在第一时间加以纠正。
第三,实施绩效评价合理化管理。从实质上讲,预算绩效管理其实就是一种对预算支出做出的绩效评价。每当完成预算执行,就需要对预算产出和效果实施评价,看其是否满足经济性、效率性,然后将其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促使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四,进行及时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要想预算绩效管理能够科学有序的开展,必须及时反馈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编制财政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及时有效的绩效评价结果反馈不仅有利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也能够为政府行政问责提供必要依据。
(二)落实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
第一,明确管理目标。在明确绩效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管理制度规定,对预算绩效管理标准加以持续完善。各级政府应该继续在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内强化管理,促使预算绩效每个环节的科学化实施。
第二,完善管理制度。预算绩效管理具有非常大的覆盖范围,利益结构和政府职责密不可分,因此,要完善管理制度,必须继续加强法制建设,通过立法的作用对管理制度的不足之处加以不断调整,从而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走向规范化。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部门预算进行有效深化,加大对国有资产的改革力度,提升绩效透明度,重点在预算管理中植入切实可行的权责发生制。
第三,推进管理改革。一是要对现阶段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继续的改革深化,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作用。二是落实绩效问责制。在预算管理绩效工作中,要将部门预算资金使用与部门年度工作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三是优化决策机制。在政府决策上,必须通过不断的决策机制优化,保障科学化决策。
四、结束语
本文以预算绩效管理为例,对公共财政与预算绩效这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了当前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存在的典型问题,就如何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在公共财政中,预算绩效管理是关键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不仅能够促进政府财政资源的高效整合,实现财政支出结构的科学优化,也能有效避免预算资金的随意支出行为,对于提升预算资金使用率、维持财政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