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枝,孙朝晖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护理人才定向培养的医学人文路径
王凤枝,孙朝晖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护理工作者人文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适应护理服务科学发展的需要,护生人文观念的树立、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提高护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及职业发展潜力。
护理人才;定向培养;人文医学路径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其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延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之产生的技术至上论和医疗行业的市场化使得医患矛盾日渐突出。不可否认,部分有失偏颇的社会舆论导向以及患方超出正常范围的诊疗需求都会促使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但是,医患矛盾的真正根源还是在于医方自身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1]。目前,国内外对于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并逐渐认识到医学人文素质培养应进行专业细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纵观医学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专业能力和护理技能已有较成熟的培养模式,而人文素质培养模式还是全新的课题。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了新的护理模式的产生、发展,护理模式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现代护理模式要求护生既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技能,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恰当运用人文知识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预防和化解医患矛盾。刘海军[2]通过调查研究后发现,高职院校医学生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表现为“三低”:关注度低、认识水平低、自身人文素质低。江智霞等[3]在文章中也揭示了我国目前护理教育中普遍存在“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目前培养的护理人才人文素质相对不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杜丹丹等[4]通过研究发现,护生的人文知识需求与文化能力呈正相关(P<0.05),护生对人文知识需求越高,其学习兴趣越浓厚,掌握的人文知识量就越大,文化能力更强。因此,高校应加大人文素质教育力度和人文知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以强化护生的人文意识,切实提高护生的文化能力及人文素质。
首先,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文课程内容存在实用性不强的情况,缺乏适应国情的专业教材,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课程章节前后联系不大,且课程大都在临床教学前开设,临床阶段缺乏人文教育[5]。其次,存在“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护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较重,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的学习上,而对于课时少又是副课的人文课程不重视,对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认知度低。
3.1 重视定向培养护生班人文课程建设
根据定向培养护生班培养计划和目标,统筹规划医学人文教育,探索符合定向培养护生的人文课程,优化课时比例,将与职业密切相关的人文课程与护理核心课程放在同等地位。紧密结合护理专业实践活动,分层分阶段设置人文课程,通过课程教育和实践活动,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6]。
3.2 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相融通,搭建医学人文与医学核心课程的桥梁
人文素质培养与专业教育不可分割。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环节的改革必须以教学实践为基础,不断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技术精湛、品德高尚的高级护理专业人才,从而逐步实现高等护理教育所承载的人文价值[7]。原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院士在2002年召开的“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高级研讨会上指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人文素质的培养在护理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护士不仅要有专业的医学知识、精湛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科研能力,还应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在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的过程中,不断营造有益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环境,满足患者对健康生活的需求[8]。利用护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医学专业课教学中尽量实现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把医学人文教育整合到医学教育中,使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于护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医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在解决患者病痛、医患关系问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鼓励护生从人文角度评价教学中的案例,探讨护理实践中社会、文化等人文因素,通过素质拓展、角色扮演、情境体验、电视教学、基地参观等,让护生感受生命价值带给自己的心灵震撼,从而将这种情感内化为人文精神,增进对患者及其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关爱,提升医学人文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9]。
3.3 提高教师对医学人文理念的认识
教师要不断学习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在言行举止中体现人文精神。20世纪80年代,美国护理界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护生在医学生活中往往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10]。所以我们要把护生看作人文素质培养的主体,看作人文精神建设的主人,利用医院实际案例把人文素质的表现、人文知识的临床应用融入理论教学中,教育护生在医疗活动中尊重患者人格、关心患者疾苦,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人文修养。
3.4 加强理论研究
医学人文是一种围绕医学发展,与医疗现象密不可分,并且与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息息相关的精神、价值取向,具体包括对生命及个人独特价值的尊重、对人整体性的认同、对不同观念的宽容、对群体合作的真诚态度[11]。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热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是医学的灵魂[12]。人文精神培养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人文精神培养的使命是陶冶情操,形成健康饱满的人格,也就是教护生学会做人。教育是一种人文精神,教育的过程也是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13]。一要借鉴其他院校人文精神培养的经验,在理论教学、实训带教、校园文化建设、网络学习等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二要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在学校通过医学人文课程进行人文精神培养,毕业后通过医疗护理实践继续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将在学校和毕业后的医学人文教育作为连续的统一体,倡导终身学习。
愈来愈多的医疗从业人员感到医患关系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或法律手段来处理,更应注重应用人文精神来调和。定向培养护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定向医院工作,日常学习中已对定向医院护理工作者人文素质的要求了如指掌,已基本完成校院人文知识应用对接,对其进行医学人文素质强化教育,更能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及职业情感,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1]李枞.医学院校医事法律专业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1.
[2]刘海军.高等职业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1):146-148.
[3]江智霞,伍彩红,陈凌云,等.构建“强实践与重人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9):65-67.
[4]杜丹丹,陈京立,黄万琪.护理本科生人文知识需求及文化能力调查[J].2007,22(12):59-60.
[5]苏俊蕾,潘春平,马莉,等.从医学生视角看当代医学人文教育[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37-38.
[6]冼利青.从人文学在医学中的价值作用和新医改的需要探索医学人文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10,9(5):583-586.
[7]周英,郝燕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47-349.
[8]高正平.人文素质培养在高职护生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4):26-28.
[9]王海平.生命教育: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维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60-62.
[10]杨支兰,李秋萍.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置现状对比[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5):499-502.
[11]邱秀华,杨棉华.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实践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7,6(10):982-983.
[12]李芳,刘义庭,刘芳.医学、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0):66-68.
[13]何渊,周琴生,张晓,等.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5):47-49.
G40-03
A
1671-1246(2015)02-0080-02
2014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立项课题(JYB2014192)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