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珍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 51009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明确提出:“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1]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评价模式改革的方向和重点。评价模式改革的方向是:“适应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需要,改变传统‘一考定评’的评价模式,逐步推进以终结性考试为主向形成性考核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模式转变。”[2]评价模式改革的重点是评价目的、评价内容、个性化学习评价、学习成果认证等方面。评价模式改革最重要的价值在于提升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尊重学习者已有的学习成果,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分部据此启动了新一轮课程学习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在梳理、总结和反思电大课程学习评价模式合理性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取得了初步进展和成效。
关于评价的学习发展功能,研究者和实践者早有深刻的体验并提出了许多精辟论断,如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习;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学生找出存在的问题,改进学习[3];好的评价就像好的学习,经常会涉及到学生现实生活世界的问题[4],等等。可见,学习和评价不可分离,学习过程中要有评价。
学生投入学习,投入的时间,积极性等,都会对学习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要是学生真正投入学习中学习就有了质量保证。在开放教育中,无论是面授教学,还是网上网下自主学习,都存在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课程学习,提高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投入度和学习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评价的介入,尤其是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必不可少。开放教育混合学习、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决定了以诊断问题、改进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形成性评价比总结性评价更具有现实价值。以发展为本的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既关注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一种过程性、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的评价中,注重教师和学习者的交流与互动,学习评价的结果会及时向学习者作出反馈,并提供适当的咨询和建议,以帮助学习者利用他们的学习指标尤其是进步的学习指标从教育中获益,成为效率更高、能力更强的自主学习者。学习者真正参与到评价的全过程中来,获得了全面的学习评价信息,从而据此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合理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把控自己的学习进度,评价产生了教育意义和学习引导意义,学习评价过程变成了不断促进学习者自我反思、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提高了学习者参与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评价和学习者的能力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传统的学习评价重视对学习者知识获得的评价,而对知识应用和实际能力发展的评价重视不足。随着认识的深入和学习评价的发展,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有了很大的扩展和丰富,对学习者能力发展的评价成为学习评价改革的重中之重,试图建立起促进学习者知识和能力等多方面发展的多元互补学习评价体系,使学习者获得全面发展。
开放教育是职业人的教育,以培养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职业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放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鼓励发展就业谋生和终身学习的各种技能,如自主学习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沟通的能力等。基于发展的开放教育课程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以促进学习者更好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在评价内容上不局限于学习者的认知领域,而是注重对学习者学习能力、态度、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以测试学习者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能力为核心,注重检测学习者从事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注重现实性问题、真实性任务的评价,学习评价过程变成了促进学习者运用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问题和真实性任务的过程,努力培养学习者的知识运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习者从成功的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经历和发展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学习评价的知识运用、问题解决、能力导向功能,促使学习者在学习和实践中更加重视职业知识和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评价模式和教学模式都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评价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和达到预期的目标,它就必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保持同步性。在开放教育试点初期,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但由于仍然采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缺乏与之相匹配的考试评价模式的改革,致使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虎头蛇尾,难以收到实际的效果。树立现代考试观,改革现行考试评价制度势在必行[5]。以发展为本的开放教育课程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全面评价,评价内容和过程具有开放性,不再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习者及其能力的惟一标准。通过对学习者每一阶段学习情况的具体评价,教师能及时得到学习者有关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较为全面地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采取不同的导学策略,选择适合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开放性的评价内容、标准和过程可以引导学习者从多种角度了解某一主题内容。“当教师不再以填鸭式地传授知识,或者不以僵化的测验方式评价学生,他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得知识。”[6]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放弃一些不太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接受和钻研一些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和评价的综合能力。
学习评价要围绕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服务,这是以发展为本的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理念。也就是说,评价关注的是每一个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依据发展性目标,确定评价内容,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发现问题和差距,及时反馈和改进,促进学习者发展的形成性、过程性评价。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知识、技能和思维过程等认知因素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也包括态度(积极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自信)等非认知因素和学习动机的发展。开放教育课程的学习评价要充分反映这些方面,而不能单纯以测验学习者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习的成效。要通过评价,帮助学习者建立良好的自我学习形象,树立成功学习的自信心,获得终身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使评价成为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的工具和手段。
在以发展为本的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模式中,评价主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可能有教师,评价对象、同学、企业行业的指导人员”[7]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且他们在评价中的地位是平等的,共同参与评价过程。这种多主体共同参与评价的理念打破了传统评价中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的评价模式,使评价更全面,更有利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发挥评价对象(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以及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的平等交流、互动与合作,注重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和学习者之间的互相评价,鼓励学习者对自己的作业和同学的作业进行评价,营造开放的评价环境,促使评价对象主动、愉快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活动和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发展状况,有意识地从评价中选择和吸收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信息,以便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和有针对性地改进,促进自身不断完善和提高。
尽管开放教育的学习者有各种各样的学习理由,但“最主要的动力还是为了就业和谋生,首要目的是提升职场适应和发展能力。”[8]这决定了开放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职业性应用型人才,课程教学内容以实用性、职业性知识和技能为主,课程教学方法要知行结合。因此,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要体现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职业性、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及开放学习中应有的学习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以发展为本的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模式在评价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学习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点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是从社会现实生活和工作中选择作业主题和考试试题,体现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为恰当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给予高分。
开放教育课程的学习模式通常是个别学习、协作学习和集中学习相互融合下的混合学习。其中,个别学习包括自学多媒体教材、收看网上视频课、浏览网上学习资源、参加网上实时、非实时教学活动、参加课程个性化实践教学活动等;协作学习包括有固定组织的小组学习、非固定组织的协作学习等;集中学习包括集中接受面授辅导、集中讨论和集中实验实训等。把评价纳入这些学习过程,帮助学习者利用评价的机会来了解自己的进步,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构成了以发展为本的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评价不仅关注课程学习期末考试评价,更关注课程平时学习过程的评价,平时测验和作业成绩贯穿于课程整个学习过程,并占有一定的比例和权重。这种评价模式和成绩构成成为督促学习者在整个课程学习中脚踏实地认真学习的服务器,为学习者提供了努力的方向,达到培养和训练学习者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学习评价过程变成了学习者“自我教育”和教师“从旁指导”相结合的过程,激励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和评价的效果,把学习和评价联系起来,朝着学习和评价目标不断努力。
学习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点和长处,选择哪种评价方法则取决于评价目的,评价目的决定了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因评价目的和内容的性质与要求而异。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测与促进学习者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以实操、实验、书面报告、作品展示等为主要形式的表现性评价占据更重要的地位;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课程学习要求的某种具体标准,如网上学习次数及时间量,参与面授、答疑的次数,网上讨论的参与度等,则以问卷、平台数据采集为主要形式的定量方法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以发展为本的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模式把学习者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来认识,围绕学习者的学习和发展,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对学习者的课程学习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改变传统的单一依靠闭卷考试和笔试测验的评价模式,突破考试时间、地点、统一标准答案等的限制,采用课程学习参与度、网上发言、日常作业、真实项目、岗位任务、设计方案、解决问题、参加比赛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习,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潜能,达到促进学习者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目的。
及时反馈尤其是及时的正向反馈(学习进步、成功)是以发展为本的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的又一个重要理念。及时反馈评价结果能促进学习,因为评价可以使学习者看到自己努力的显著效果,看到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看到教师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及提供的针对性建议,从而促进学习。开放教育课程的网上自测能帮助学习者提供及时反馈,能够给学习者评分,并引导那些已完成特定阶段学习要求的学习者进入下一单元的学习。由于网上自测可以多次进行,及时反馈,学习者完成这些配套测验的紧张感就大大减少了,从而促使学习者达到更高一级的目标。而在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注重评价结果的正向反馈,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信心。如教师通过使用评语来描述学习者的进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给予学习者持续的支持,为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持续合作和共同努力建立了基础,对于学习者更好地开展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开放大学广州分部以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为本,基于发展性学习评价理念,进行了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模式的创新实践,探索出多种学习评价模式,达到了促进学习者学习、提高能力和职业发展的目的。
改变期末终结性考核为主的状况,淡化终结性考核及其甄别功能,降低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强化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和多元评价,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鼓励平时学习,是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评价模式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如“对分考核”,将课程考核仍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个部分,但对两个部分的内容、任务、形式、要求和权重都作了调整,两个部分考核成绩各占50分。评价不只是检查学习者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关注学习者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学习态度,突出平时学习过程的投入程度和学习成果。财经、金融类专业课程即采取了这种模式,以《金融工程学》课程为例,该课程形成性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平时成绩占学习者课程总成绩的50%,其中35%为网上学习成绩,15%为实践环节成绩。网上学习成绩由网上作业(4次)、专题讨论(3-4次)、教学活动表现三个部分组成,在网络课程系统按每个单项活动的权数与成绩加权形成。实践环节成绩由模拟交易投资绩效、投资组合构筑计划与实践报告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投资绩效占总成绩5%,投资组合构筑计划与实践报告占总成绩10%。学习者在金融仿真交易实验室模拟金融交易,为期4个交易周,4周实践活动结束后,需提交实践报告,汇报自己对个人风险态度的分析、投资组合构筑的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心得体会,教师对报告打出分数并在总结课上点评。将模拟交易引入学习评价,尤其是模拟交易业绩也放在考核体系里,并每个星期公布交易业绩排名,大大激发了学习者的好胜心和学习者之间的良性竞争,调动了学习者学习金融基本知识和投资交易技巧的积极性,有效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拓展学习者成长进步的空间。终结性考核则占课程总成绩的50%,考核方式为开卷,以计算题和论述题为主,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对现实性问题的分析。
如前所述,在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中,小组合作(协作)学习是较普遍采用的一种学习模式,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和考评,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产生一项代表小组学习质量和水平的合作成果,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配送中心管理实务》采取了该学习评价模式,“小组合作成果”成绩占课程学习总成绩的70%,个人参与占30%。教师每次授课都会设计若干问题并进行讨论,提供课堂中主动学习的机会,按照学习者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给出个人参与评分。小组合作完成两部分考核内容:选题知识点的学习与内容整理(每组选题不能重复,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同时,需选择一个具体的企业案例,分析知识点(方法、技术、理论)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取得的经验教训以及如何改进等。小组合作成果分为期中案例汇报和期末案例汇报两部分,期中汇报占30%,期末汇报占40%,学习者以PPT等多媒体形式展示。期中汇报成绩由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组成,小组互评占30%,由其他同学对合作成果进行评价,小组成员也可以对自己和其他人为成果作出的贡献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占70%,由教师根据小组对知识点的概括、案例分析的质量、PPT的质量、小组汇报的情况、小组互评的成绩等对学生进行评价。期末汇报聘请校内与校外专家3-5人进行综合评价。在“小组合作成果”评价模式中,小组学生讨论考核选题、完成PPT制作、交流成果的过程,也是对重要知识点再梳理、汇总和思考的过程,既帮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点,强化了平时学习,也体现了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促进性互动、个体和小组责任、人际沟通技能等。
《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专业性和实践性要强于其它课程,根据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该课程的特点,以培养学习者的商务英语写作技能为中心,实行课程学测评一体化考核,课程学习全程评价与边学边测同步进行,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既相对独立又互为补充,实现对学习者学习的全面考核和评价。学习者每学完一个章节内容后都有多种练习题自测,帮助学习者评判自己的成绩,了解自己的进步,监控自己的发展。整个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包括学习者上网学习、参加面授辅导和小组讨论、四次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三部分组成,分别以20%、20%、60%计入平时形成性评价成绩,其中参加小组讨论评价重在激发学习者对商务英语写作主题的交流与互动,使学习者在分享观点的同时减少分歧,共同确定写作主题的重要之处,增强对写作主题、要素、结构等的了解,教师自始至终承担“从旁指导”的角色;四次平时作业评价以商务信函写作为主要内容,开卷自主作答,改百分制评价为等级分制评价方法,学习者通过完成商务信函的写作训练,来提高写作技能,达到“提笔能写”的目的。终结性考试考查内容以LCCI商务英语证书的主要形式为参照,商务信函写作的主观试题为主要考查题型,闭卷方式作答,百分制评分,学习者只要认真完成了平时作业,一般可以通过期末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评价占课程总评成绩的20%,总结性评价占课程总评成绩的80%。
所谓真实项目实操(参赛)考核评价模式,即对学习者在参与企业、公司实际项目中的方案成果和综合表现进行的考核评价,如学习者参加全国或省级以上专业大赛获奖可以替代项目实操,作为实训考核评价成绩。广告设计专业的《广告案例剖析》课程的实训环节就采取了该评价模式,教师将学习者分成小组,设小组业务负责人1名,将合作广告公司的项目按照岗位业务内容和流程进行分解,小组学习者每人承担一个岗位角色,负责完成一个方案项目,所有组员既分工负责又必须通力协助业务负责人,共同完成项目方案。评价以小组的所有报告、作品质量及团队协作精神等为依据,以先评出该组的总分为基础,再根据个人完成各自设计项目的质量以及在小组中的贡献,小组成员互评,进行增减分后,作为个人的成绩。学习者通过完成他所承担的某一岗位角色工作任务,来完成该课程的实训学习和考评,进一步掌握广告业务运作的变化和应用,熟练策划与创作技能,实现对广告相关岗位业务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系统汇总和提升,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同样,学习者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各种广告大赛,在教师团队指导下,完成承担的广告创意、策划和作品设计任务,由评委专家根据大赛设置的标准进行评分,参赛成绩和奖项可以替代课程实训成绩。
在一些专业应用型强、实训要求较高的课程中,没有正式的期末考试,但要求学习者每学完一个教学单元或者教学项目后提交一份自己制作的小作品,由这样的小作品最终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作品,从而完成课程的学习和考评。N个小作品和一个完整作品的评价内容涵盖了课程学习中的所有重要单元和必要技能,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开放,学习者完成作品开发的过程就是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规定作业的过程。《Visau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评价采用了这种模式,课程考核设计以计算机语言的应用和软件开发的实际流程为主线,从计算机语言的基础开始,然后到小软件的制作,最后到软件的集成,最终完成一个多媒体软件的制作。注重对学习者实际操作过程、使用VB语言的能力和集成软件产品的考核,以学习者能使用软件设计作品为最终目标。学习和实际操作过程的形成性考核具体包括9个小软件和9次实训操作考核,评价方式有自评、互评等,这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学习者在9个小软件的基础上集成为1个完整的多媒体软件作品独立提交,教师按照软件作品的完成质量,评定终结性成绩,这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这种学习评价模式受到学生认可和欢迎,学习者的反馈结果表明:《Visau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评价模式无需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操,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通过作品的开发,不仅熟悉了软件作品的开发流程以及所需要的软件开发工具,而且学会了素材综合加工处理,熟练掌握了一门计算机高级语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综合训练,软件开发能力、多媒体软件集成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1]《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教育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5.
[2]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Z].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24
[3]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9-60.
[4][6]Ellen Weber著,“促进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有效的学生评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45,21.
[5]王兆青.对远程开放教育考试制度改革的思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79.
[7]田芳,方建超.基于发展为本的高职教育课程考试评价模式探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3,(4):38.
[8]苏辛.大职教观[J].中国远程教育,201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