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河川,王金华
(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1147;2.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47)
关于口腔预防实习基地建立条件和方式的探讨
赵河川1,2,王金华1,2
(1.重庆医科大学,重庆 401147;2.口腔疾病与生物医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147)
口腔预防医学;实习基地;条件和方式
口腔预防医学是一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口腔疾病预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疾病预防意识,指导他们以预防医学的观点了解和分析人群的口腔健康状况,开展口腔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并对人群进行口腔保健干预措施的指导[1]。临床实习是口腔预防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社区口腔保健工作的能力。以往我院本科生口腔预防实习一直采用传统模式,即在一段时间内集中于诊室实习。这种方法虽能适用于其他的口腔专业课,使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得到有效锻炼,但所接触的对象范围窄,不利于学生树立“以人群为中心”的预防观念,容易形成“重治轻防”或“只治不防”的错误思想,达不到预防教学的目的。口腔预防社区实习基地的建立能为学生提供接触社区和居民的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外已有多家院校开展了社区现场实践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2-4],但同时也暴露出实习基地建设不成熟、组织不完善、带教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结合口腔预防医学特色,对实习基地的建立条件和方式进行初步探讨,旨在为今后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内容的合理安排、实习活动的组织开展提供一定参考,现介绍如下。
20世纪后期,现代医学的发展推动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服务的重心也逐渐由以病人和疾病为中心的纯治疗型被动服务向以保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为中心的防治结合型主动服务转变。预防人群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维护人群健康俨然成为当今医学发展新的风向标。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医学专业人才必须在知识、态度与技能方面具备从事社区保健工作的能力。
社区实践教学是将医学教育与社区保健相结合,以实践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把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众多研究表明,社区实践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培养学生防病意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体现现代医学的教育观念[5-6]。而实习基地作为社区实践教学开展的平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内外已有多家医学院校对实习基地的建立方式进行了探索。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齿科与口腔健康学院提出了“社区教学模式”,在美国超过15个州的社区卫生中心、移民诊所卫生服务组织及无家可归者诊所设立了实习基地[7]。在校4年间,学生必须开展一项社区项目而且每年参加至少两次社区活动。这种与社区医院合作的教育模式是双赢的,学生获得了在学校门诊无法获得的临床经验,而他们的轮转也弥补了社区医院25%的医生空缺,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合格的口腔保健服务。Yamamoto等[8]在2009年启动的“促进大学教育改革项目”中提出了建立病人社区(Patient Community)”的概念。病人社区的成员通过学校举办的公开讲座招募,由病人以及病人协会中愿意致力于口腔教育发展的成员组成。他们参与到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每周举行的交流学习课程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实习基地模式。相对于模拟标准化病人,病人社区的成员能让学生获得更多更真实的临床体验。在国内,预防医学和全科医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已经根据各自的特色和需要建立了较成熟的社区实习基地[9-10]。而随着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推进,实习基地的建立刻不容缓。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从1998年开始对口腔预防实习课程进行了较大改革,建立了农村社区口腔预防实习基地,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初级口腔预防实习课程体系。3轮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均得到较大提升[2]。广西医科大学口腔预防实习则选择在牙防所和幼儿园开展一系列现场实践教学活动。在取得良好效果的同时,还提出了进一步探索适宜的现场教学基地的要求[3]。什么样的实习基地更适合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呢?实习基地的建立需要满足怎样的基本条件?这些都是我们目前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合格的社区实习基地能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平台。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是口腔预防实习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若实习基地更换频繁、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必然导致基地各项实习条件不成熟、管理混乱、实习对象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目前,国内一些口腔院校依托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长期稳定合作的实习基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借鉴其他学科实习基地建设的经验,结合口腔预防特色,我们总结出建立口腔预防实习基地应具备以下一些基本条件。
2.1 具有一定规模,涉及年龄层次广
口腔预防实习基地必须具有一定规模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场所和对象。规模过小会导致健康讲座、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等实习项目无法顺利开展。另外,实习基地应尽量包含多个年龄层次的对象,为学生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宣教提供保证。这些都需要在选择实习基地时纳入考虑范围。
2.2 建立规范的具有特色的运营模式
通过合理规划,将实习内容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中,针对居民关心的口腔健康问题进行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切实的口腔问题,使他们从实习活动中受益。这样才能提高居民的参与度,扩大影响,让他们了解并认同实习基地,愿意参与到口腔预防的实践活动中来。这些可以通过一些指标,如居民的满意度来反映。
2.3 重视互惠互利机制的建立
这是学校与基地长效合作的保障,也是基地不断完善和优化的保证。学校可以通过经费投入改善实习基地的软硬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带教和实习的需要;与符合条件的优秀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协议并授予牌匾,以提高其知名度;在医疗技术和科研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提高基地口腔相关疾病的诊疗水平;充分动员实习基地工作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中,通过聘请兼职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和鼓励等方式,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4 具有完善的实习教学体系
完善的实习教学体系包括完善的教学组织、健全的实习带教规章制度、合理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手段等。学校要结合实习基地特点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实习指导手册,推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监督制度,制订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来规范实习过程。同时,培养高素质、热心实践教学的带教教师,还应不断丰富、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2.5 配备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管理人员
实习基地需配有专职的教学管理人员,从而对实习的各项事宜进行统筹规划安排,配合带教教师完成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都需要自觉有效地配合实习带教工作,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和氛围,帮助学生融入社区。
学校应根据口腔预防实习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选择合适的建立方式,原则上要尽可能为学生全面开展口腔预防各项实习内容提供条件和平台。下面我们对几种实习基地建立方式的优缺点和可行性进行探讨。
3.1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建立实习基地
以往大部分口腔医学院校是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口腔预防实习基地的。作为最基层的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着居民基本医疗保健及疾病监测和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将其作为实习基地具有以下优势: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实习对象的数量相对稳定;具有一定的规模,有些中心还设有口腔科,能为实习活动提供合适的场所;具有比较健全的管理体制,有利于实习活动规范有序地开展;在居民疾病监测及预防方面拥有较丰富的经验,能为实习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可以将口腔疾病与社区慢性病防治结合在一起,提高居民的认识和接受度,便于实习活动的开展和推广;社区工作人员拥有医疗背景,同时具有丰富的基层卫生工作经验,能较好地参与到实践教学中,起到带教和协助带教的作用。但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我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些弊端,比如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居民多为中老年人,不利于儿童及青少年口腔预防实习活动的开展;参与的居民多为常年在卫生服务站就诊的病人,人员单一,反复的宣教容易导致他们丧失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实习活动长期稳定开展。这些问题督促我们要进一步寻求其他的实习基地建立模式。
3.2 以学校为基础建立实习基地
作为教学活动的场所,学校在建立实习基地方面有它的优势:纪律性和组织性较好,便于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校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强,便于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幼儿园、小学、中学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口腔问题,并且针对不同阶段的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指导;实习场所条件较好(如教室、电教室、操场等),便于形象化宣教手段的实施(如多媒体、宣教视频等),提高宣教效果;每年都有新生入校,这使得实习对象不再局限于小部分人群,而是不断轮换更新,保证了参与对象的兴趣和新鲜感。但学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对象只包括儿童和青少年,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中老年口腔疾病的认识;学校课程安排紧密,实习时间受限制;年龄较小的儿童配合度较差等。
3.3 以医院为基础建立实习基地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比较薄弱,可用资源较少,缺乏足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且很难摆脱生物医学专科化服务模式的束缚,缺乏对疾病保健预防的重视,一般很难达到社区实习基地的要求。而以医院为中心建立社区实习基地,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选择设有预防保健科且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医院作为实习基地,这些医院均担负着所在社区大部分的预防保健工作;聘用院内专职从事预防保健工作的医师作为兼职带教教师,负责指导每批学生到医院管辖的社区开展口腔保健工作,并指导他们对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独立撰写实习报告,这样可有效解决带教教师不足的问题。预防保健科作为医院的一个科室,与医院各相关临床科室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可以将口腔预防保健与临床治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实习,可以加深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贯彻预防策略及预防为主观念的认识,这是培养学生成为既懂治又懂防的“防治合一”新型医生的较好途径。
[1]胡德渝.口腔预防医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王伟健,卞金有,王文辉,等.以社区为基地的口腔预防实习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6):30-31.
[3]黄华,刘敏洁,黎婷,等.口腔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社区现场实践教学初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21):163.
[4]叶玮.浅谈口腔流行病学社区实践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3):112-113.
[5]丁百林,孟玉蓉,孙丽红.妇幼卫生专业社区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1999,14(6):360-361.
[6]任森,陈炼红,宾应初.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与社区教学的比较[J].当代护士,2009(12):117-118.
[7]Jack Dillenberg.Community-based dental education in Arizona:A successful new model[J].Dental Abstract,2007,52(5):252-253.
[8]Yamamoto H,Murakami S,Hirata S.Establishment and current status of patient community at Tokyo Dental College[J].Bull Tokyo Dent Coll,2012,53(3):147-153.
[9]吴永平,蔡红星,陆召军,等.关于创建全科医学教育社区实习基地的实践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0):61.
[10]广州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建好社区实习基地 深化预防医学实习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5):25-27.
G424.4
A
1671-1246(2015)04-0088-03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