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荻(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高校特色办学视阈下的特藏馆发展策略研究
——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张仲景文化特藏馆为例
刘荻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00)
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以特色促教育质量提高、以特色促学校竞争力提高已成为高校普遍的、自觉的选择。张仲景文化特藏馆是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特色办学体系的一部分,发挥出弘扬仲景文化、培育仲景学子、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作用。特藏馆要积极寻找发展对策、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特色办学做出更大贡献。
特色办学;特藏馆;发展策略
高校办学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体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这几个层面密切联系、形成合力,共同支撑起我校的仲景品牌战略。
特色馆藏即特藏,一般情况指的是善本、古籍。近年来,随着馆藏资源类型的丰富,各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创建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特藏项目,特藏概念已经被扩展。广义的特藏不仅指古籍、善本,而且已经扩大到本馆、本校的特殊收藏,或本馆收集的地方性等领域资源,凡是有别于其他图书馆的特色化、个性化馆藏,均属于特藏[1]。特色馆藏可以突出馆藏特色,提高图书馆在学校的学术科研地位。特藏最具代表性的功能是保存珍贵的馆藏资源、彰显图书馆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或通过建设某一主题,以其具有专业特色的资源来支持本校的学科建设或本地区的相关研究[2]。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根据馆藏基础及地区或系统文献资源布局的统筹安排,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目前,国内外多数高校都建有自己的特藏部门,承担着为学校与本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特色服务的任务。可以说,特色馆藏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人,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面对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疾疫横行的惨状,从小立志学医。他勤学不倦、体恤民疾、坐堂行医、悬壶济世,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集理、法、方、药于一体,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圣”。
南阳作为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拥有丰富的仲景文化资源。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秉承医圣遗泽,充分挖掘仲景精神的内涵精髓。为更好地继承仲景文化,2006年,我校图书馆经多方筹措,建成了张仲景文化特藏馆,特藏馆由3个部分组成:300余件有关中医药的珍贵文物、1 000余种有关中医药的古籍以及62幅张仲景生平事迹史画,从多个角度展示了中医药的发展史,体现了“崇仁、厚德、恒志、精术”的仲景精神,起到了充分发掘珍贵历史文献资源的情报效益和教育作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开展特色馆藏服务、服务好学校的教学科研,还于2009年自建了“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收录有关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古籍文献近百部。特藏馆现已成为弘扬仲景文化的重要窗口。
张仲景文化特藏馆对学校仲景文化特色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与推介作用。近年来,张仲景特藏馆共接待领导、专家、校友、兄弟院校参观20 000余次。参观者一致认为,特藏馆馆藏资源具有浓厚的仲景文化特色,很好地展示了南阳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树立了学校良好的形象,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
特藏馆在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每年开学,特藏馆都会精心组织,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培训学生已达10 000余次。张仲景的医术医德、医圣风范拥有巨大的号召力,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与教育,进行了很好的学术传统教育、学风教育、素质教育,激发了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增强了凝聚力,更加坚定了他们献身医学的信念,对学校“仲景学子”的培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 规模较小
特藏馆建设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现在已初具规模,但是仍存在资金及面积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现有特藏馆占地面积较小、规模不大,现藏中医古籍也缺乏系统性与全面性,古籍数量与质量均有待提高,有必要根据特藏馆的发展需要进行补充与更新。
2.2 特色资源载体单一
特藏馆现有馆藏以纸质资源为主,电子资源即“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资源更新较慢,缺乏深层次开发。在数字化时代,要加大电子资源开发力度,应使用图片、视频、声音、光盘等现代化的展示方式,使馆藏资源更加富有特色与表现力。
2.3 复合型人才缺乏
特藏馆功能逐渐增多,特藏馆员不仅要有专业的特藏知识,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专业特色,还需要掌握计算机知识,能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从而建设特色数据库。对照这样的要求,特藏馆就需要下功夫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特藏馆员,为特藏馆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4 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够
特藏馆现在主要以“藏”为主,“用”的功能发挥得还不够。特藏不是简单地收藏,也不是收藏起来仅供观赏,而是要通过研究与开发,把“藏”和“用”两项功能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下一步,要加大开发与利用力度,以增加特色馆藏的价值。
3.1 做好规划,提升内涵
特藏馆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好发展规划,特藏建设就应该和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历史、本校专家以及重点学科建设密切联系起来,为学术创新与教育发展提供特色资源,从而体现出学校的学术传统和办学特点。同时,文献特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在特藏建设过程中,要解决好收藏主题、藏品选择、藏品确定、特色服务、数字化等问题,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全,以此来优化馆藏资源,持续打造仲景文化品牌。
3.2 加强特色资源数字化建设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特色馆藏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古籍、善本,特藏资源数字化也是一种重要的保存方式。要在数字化工作上投入更充足的人力、设备、资金,深入了解并分析专家学者和学校师生的文献信息需求,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发文献资源、丰富电子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便捷、实用的信息资源获取平台,切实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努力为学术创新提供条件。应进一步加快“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的建设进度,并以图书馆网页、学校网站等形式对外开放。
3.3 加大对特藏馆的宣传力度
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包括价值观念、规则和态度等。图书馆是校园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大对特藏馆的宣传力度,使师生了解特藏的意义、价值和使用方法,使他们能更好地利用特藏文献,从而促进仲景研究的展开。同时,张仲景文化特藏馆要面向社会进行宣传,把特藏资源运用于城市品牌的打造上,为民众提供特色资源服务,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
3.4 加强资源共享共建
由于体制、观念等方面的制约,目前特藏馆仅对本校师生和来校参观人员开放,导致资源共享渠道不畅、利用率不高,难以实现特藏资源的普遍共享。“图书馆之使命,一为典藏,一为传播”。图书只有传播才有生命力,图书馆才有存在的价值。图书特藏馆要加快资源共享共建步伐,与本地区几所高校交流信息、互通有无,学习借鉴成功经验,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适时适度开展社会化服务,面向社会特定群体开放特藏馆,加强与市内有关张仲景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科研攻关,充分发挥人才与资源优势,为南阳的张仲景文化建设事业发挥积极作用。要开展好个性化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为资源找读者,为读者找资源。可以对学校的专家学者实行一对一服务,一位馆员跟踪服务一位专家,根据专家的研究方向、研究进度提供针对性服务。
3.5 加强特藏馆员的培训工作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的发展,我校加强了对馆员队伍的培训,馆员的综合素养有了很大提升,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对于特藏馆来说,尤其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建立特藏馆员制度。特藏馆员要能够遴选出有价值的特藏主题,并能够甄别文献的真伪、价值的高低,要清楚文献搜集的途径,建立起资料流通的通畅渠道[3]。
[1]陈琳.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开放共享的现状与启迪[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36-39.
[2]胡越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5):32-35.
[3]段双喜,山顺明.特色馆藏建设与图书采访方法刍议——以华东师大图书馆为例[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2):75-78.
G640
A
1671-1246(2015)04-0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