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略文韬说剑门

2015-03-18 07:49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政协王林乐
中国西部 2015年12期
关键词:剑门剑门关蜀道

文/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政协 王林乐

武略文韬说剑门

文/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政协 王林乐

黎明关山月 摄影/苟永雄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民殷国富,与外界相通的唯有东出夔门的水路和北出剑门的陆路,两者之间的连线贯通四川全境,构成连接中原与西南的纽带。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是分还是合,谋划决策是北出秦川还是东出夔门,中国历代政治家、军事家都必须将抢占剑门蜀道和夺取益州天府作为重要的战略构思。因此,剑门关的开启与闭塞、古蜀道的通达与阻滞都关系到中国统一与分割的天下大势,承载着与之相关的政经文化。

剑门蜀道的军事意义与用兵思路

剑门关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正前方有秦岭山脉的险阻,东北与米仓山、大巴山相邻;西北与龙门山脉紧贴。距今6500万年左右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导致这里的岩层中断,形成两道相对高程在150~200米之间、绵延约140华里的垣岩。这些垣岩群峰连缀、状如城郭、齿仞参天、北向挺立,如斧劈刀砍般阻断了中原入蜀的道路。横向看,在剑门垣岩中天生有滥泥渠、后关门、剑门关、寨岩口、大窎(diào)崖等五个中断的隘口,自然地成为南北通道。除此之外,其余各处展翅难越。纵向看,越过剑门后,直到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均无险可守。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剑门关的军事、政治意义——既是进攻四川的天然障碍,又是防御中原的天然依托。因此,剑门被称为“蜀北之屏障,两川之咽喉”(道光《保宁府志》卷三)。

①剑门晨曦

历史上,凡是志在天下者,必须将夺取四川作为重点,方可进取中原,称雄华夏。其战略要点有二:一是经剑门蜀道夺取四川,获得强有力的物资保障以支撑庞大的军事行动。公元前316年秋天,秦国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就是这样,带领军队从金牛道讨伐蜀国,夺取胜利、积蓄力量之后顺江而下灭掉楚国,为实现天下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占领四川,北出剑门争锋关中,逐鹿中原;东出夔门收取江南,与北边的军事力量遥相呼应,钳制宛洛。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告诉刘备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就是这样的战略构思。后来元代蒙哥在1253—1259年(蒙古蒙哥汗三年至九年,南宋宝祐元年至开庆元年)期间发动的灭宋之战,令忽必烈领一支人马迂回夺取云南,再北上进攻四川,自己则率军由广元攻剑门,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与当年诸葛亮的计谋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些战略构思中,无论出于哪一种目的,都必须保证蜀道的畅通、剑门的安全,这才有秦诈金牛、蜀修剑阁等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发生。

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说:“陆有剑阁栈道之险……跨马行,则竹间山高者,累旬日不见其巅际;临上而俯视,绝壑万仞,杳莫测其所穷,肝胆为之悼栗……”(见《送天台陈庭学序》)这样的地理条件在冷兵器时代无疑是行军打仗、后勤补给的巨大障碍,但却给固守四川的政治集团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安全保障。正是出于“进可攻、退可守”的需要,诸葛亮相蜀后就在金牛道的要冲——大、小剑山中——垒石为关;姜维才凭借剑门关“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杜甫《剑门》诗)的地理特点,制定出“列营守险”“北向用兵”等据守剑门的军事策略。这个策略的核心点就是把剑门关的绝壁当成“百万雄师”,利用自然的力量拦截来自北边的兵锋。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姜维以3万人马有效地阻挡了钟会10余万大军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军事思想的正确性,并对后世固守四川的用兵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公元373年,前秦禁将军毛当、鹰杨将军徐成率兵3万,直窥剑阁,攻取成都。东晋梓潼太守周飏在剑门闭关死守,将前秦军阻于关前。唐僖宗大顺二年(公元891年),王建在征讨蜀中陈敬瑄等反叛势力的时候,以严兵把守剑门关,为后来攻占成都,割据西蜀,建立前蜀政权创造了条件。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公元930年),东川节度使董璋联合西川节度使孟知祥造反,孟知祥敏锐地看到剑门蜀道的重要性,经过反复争夺,逼走石敬瑭所率朝廷军才逐步建立起后蜀王朝。宋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南宋王朝委任名将余玠为四川安抚制置使,主持全川抗元大计。他在大巴山以南的四川全境,建成了一批以方山为依托的城堡群落,构成较完善的防御体系。其中剑门关的朱家寨就建在此时,并列于“川中八柱”之中,为后来的抗元大业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1945年12月,溃逃到四川的国军胡宗南部也曾幻想凭借剑门关的险阻,阻挡解放大军的步伐,并在此设重兵把守。他所运用的军事思想还是三国时期姜维的基本构想。

②兵洞崖

③剑门神韵

历代攻取剑门蜀道的基本方法

“依凭剑门天险、偏安割据四川”是历代地方势力具有代表性的政治主张。在宋仁宗时代就有儒生向成都刺史提出“把断剑门烧栈道,西川别是一乾坤”(事见《宋人轶事汇编》)的观点。因此在剑门关,列营守险是地方割据势力的基本策略,重兵压境则是进攻者的必然举措。攻防双方在此激烈争斗,催生了一系列攻破剑门关的奇计智谋。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是从从西边绕道避开剑门。这个策略的践行者是三国的征西大将军邓艾。据《三国志》载:邓艾提出“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今江油市雁门坝)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的战术。他带兵从沓中出发,探险开路,通过了阴平小道,先后取江油、破绵竹,直抵成都灭了蜀汉。这次军事行动是在“七百余里无人之地,山高谷深,粮运艰难”(陈寿《益部耆旧传》)的阴平道上实施的,如果没有钟会在剑门关牵制住姜维,如果蜀国内政不乱、军心稳定、能够沉着应对,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故后人视此行动为“弄险”,不轻易而为之。

第二种方法是从剑门关以东沿嘉陵江而进,取道来苏路,由此返攻剑门关或者直取剑州城。因为剑门关虽是两川门户,但自古就有“其险不以门”(见《剑阁县续志》)之说。剑门关的南边地势平缓,南行不远就是五里坡,其地势远远高于剑门关。由五里坡再往南便是更高的青强店(即今之剑门青树子)。从这里西可通达小剑山,东可连接嘉陵江。再向南边距剑门关20多里处便是这段蜀道上的制高点——汉源坡。这些客观条件在历代军事家们手中很快地转换为夺取剑门关的有利因素。宋太祖乾德三年(公元965年)春,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命一偏将领兵由嘉陵江东岸架浮桥渡江,奔袭来苏路,抢占青强店,由南向北对剑门关发起进攻,他则率领大军从正面实施强攻,顺利地取了剑门关。这一战法较为稳便,给后世的兵家以启迪。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十月,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沿嘉陵江东岸取道江口(今剑阁县江口镇)溯闻溪河而上,顺利打下剑州城。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 年)十二月,清肃王豪格入川,至广元后避开剑门,沿嘉陵江而下至南部,在西充与张献忠大西军决战并取得胜利。1935年3月底到4月初,徐向前、王树声指挥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首先占领剑阁城,再从南边分三路向剑门关发起进攻,经过一番激战,冲破了川军的封锁线,把红旗插上了剑门关,为接应中央红军北上抗日打通了前进的道路。

第三种方法是从正面调虎离山,使防守方失去天险的依凭。典型的战例是东晋宁康元年(公元373年)冬天,前秦姚苌助毛当、徐成取剑门。当时剑门由东晋梓潼太守周飏闭关坚守,毛当、徐成轮番取关,十数日不能下,伤亡甚重。姚苌等人领援兵到,遂献上诈降计,自称与前皇帝苻坚有不共戴天之仇,骗取周飏信任而赚开关门,并以夜半偷袭为由将周飏守军骗出剑门关,在预设的埋伏圈中将其主力歼灭,周飏只得弃关败走。

据《剑州志》记载,剑阁历史上曾发生过90多次战斗,仅剑门关就打了75次,大约每二十几年就有一次激烈的鏖战。然而,自从诸葛亮设立剑门关以来不损一兵一卒就轻取剑门关的却只有一例,那就是1949年12月18日凌晨解放剑门关的战斗。当胡宗南企图死守剑门关,企图通过经营四川、西康一带与解放军负隅顽抗之时,他压根就没有想到,负责在剑门关口倚险防御的营长解华亭是一位中共地下党员。当解放军向剑门关发起冲锋的时候,解华亭当即命令部下不准开枪,并放弃剑门关的防守。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瞬间就败退到绵阳、德阳一带。解放大军阔步迈进了号称铁壁天险的剑门关。

一夫当关

剑门蜀道安全与否的根本依据

据剑阁县志记载,历史上经蜀道,越过剑门的帝王有刘备、刘禅、李雄、唐明皇、唐僖宗、王建、孟知祥等10余人,将相有诸葛亮、蒋琬、钟会、费祎、姜维等50余人,名士王勃、卢照邻、李白、杜甫、岑参等近百人在这里留下了数以千计的歌赋诗文。他们或凭吊故垒,或感叹兴替,无不对剑门关的功败垂成、山河易主进行深度的思考。

最早对剑门关得失历史进行反思的是西晋人张载。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晋国刚刚将三国归为一统,人心思治。张载途经剑阁,有感于这里的地势险要,风光独特,便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剑阁铭》。在这篇铭文中,他先描绘了剑阁山势的陡峭险峻和剑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指出剑门关“穷地之险,极路之峻。世浊则逆,道清斯顺”,像这种“一人荷戟,万夫趑趄”之地,一定要安排心腹之人镇守,否则会在这里据险割据、造反。作者推进一层分析公孙述、刘禅等割据势力失败的原因,指出“兴实在德,险亦难恃”,即山河之险实际上不可仗恃,最根本的是据有剑门关的统治者要重视修德,“在德不在险”是剑门蜀道安全与否的根本依据。这个观点受到晋武帝的赞赏,并派人将这篇铭文镌之于剑门石壁之上。

循着这个思想,唐代李白在他的千古名篇《蜀道难》中提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不是国家政权的亲信不能守剑门关,否则化为豺狼与蛇,形成军阀割据——的政治观点。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在他的《剑门诗》中说“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在标明剑门关的地理特征的同时,暗含了剑门向北可以抗衡中原的政治担忧;又说“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都想拥有剑门关而称霸。所以,剑门关其实就是一个“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的地方。在诗的最后杜甫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我不怕得罪上天,想把剑门关障碍铲平,恐怕今后再出现割据局面,面对今天安史之乱,在剑门关前,我发出如此长叹!而安史之乱的直接导致者唐明皇在经过剑阁返回长安时所作的《幸蜀西至剑门》诗中说道:“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其意思是治理国家应该顺应时势,施行仁德之政,感叹啊,《剑阁铭》写得太好了,这样的观点表明了作者张载治国的才能。很多人认为,唐明皇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非常纠结,尤其是最后两句,既像是在检讨自己的错误,又像是对自己失去皇权的懊悔——知道“乘时方在德”的道理太晚了。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但是要怎么才能做到广行德政、固守剑门呢?这个问题似乎在1932年才由著名的四川学者刘咸炘做出了回答。这年的夏天,刘咸炘应其学生和朋友的邀约来到剑门关游历。当地人请其为剑门关石壁题字,并表示要出资将此字刻于关前,以昭永远。

剑阁处于中原的西南方向,按照后天八卦的方位属于坤卦的位置。故柳宗元在他的《剑门铭》中说剑门关“井络坤垠,时惟外区”,雍正《剑州志》载剑门关“其地属坤”。《周易》认为,坤卦代表大地,《周易•坤卦》的爻辞说“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其中“直、方、大”三字就是对大地“平直、方正、辽阔”特征的最好概括。《周易》同时认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一个有作为的人,要像大地一样具有“平直、方正、辽阔”的胸怀,才能“以厚德载物”,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

陡壁门前赏对峙,鲁班殿下试飞攀

坤者,土也,万物赖土而生;关者,障也,家国仗其而安。所以,“关”具有坤卦的性质与意义。然而,一个国家安全与不安全,并不在于这个国家的关隘有多么的险峻,而在于治理这个国家和镇守这个关隘的“君子”们,有没有这个能力,符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根据张载在《剑阁铭》中“兴实在德,险亦难恃”的观点,要真正认识剑门,理解剑门,治理剑门,一方主政者就必须把自己修炼成为“直方大”的、能“厚德载物”的、具备“坤卦”精神的“君子”。因此,刘咸炘就选择了“直、方、大”三字刻剑门石壁之上,并赋诗一首:“舟车东达市朝迁,此地如今不用关。留见方舆真魄力,教人立懦与廉顽。”诗中表达了这样的意思:祖国统一剑门就不必设置关隘。而这里雄伟壮观的地形地貌可以给人以精神的支撑,使懦夫变得坚强,使贪婪者变得清廉。

刘咸炘生活在解放前,在他那个时代的主政者是难以实现诗中愿景的。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无私无畏的精神,才有可能将“直、方、大”精神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从而形成德政、汇聚民心。胡宗南在剑门关的溃败和人民解放军解放剑门关的史实雄辩地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才是剑门关的主人。因此,1966年郭沫若在他的《剑门》诗中断言:“主席思潮壮,人民天下雄!”(责任编辑/张筠设计/ 郑怡)

猜你喜欢
剑门剑门关蜀道
蜀道向天开
剑门关
剑门关
游剑门关
登剑门关
蜀道新韵(三首)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梁中效:中国蜀道研究的八个方向
蜀道雄魂
别具风味的“剑门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