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5-03-17 06:34邸明明
医学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临床特点

邸明明

摘要: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住院的3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治愈5例,好转8例,原有症状加重和/或出现新的症状12例,死亡5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动态头颅CT显示梗死灶内出血,分别采取相应治疗措施,22例好转出院,3例无变化(自动出院),5例死亡;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者其中1例死亡,1例好转出院。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病变主要原因是梗死后血管损伤和血流再灌注。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梗塞部位、面积大小、出血量、类型等。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血管损伤;血流再灌注

出血性脑梗死(hemorrhagic infarction,HI)是指在脑梗死期间梗死区内出现继发性出血,影像学检查显示在原有的低密度区内出现散在或局限性高密度影。在临床工作中多因患者症状不典型,容易发生误诊,漏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3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性别比例为19:11;患者年龄29~85岁,平均57岁;既往病史:高血压9例,风心病、心律失常、房颤病史2例,糖尿病7例,肺癌1例,前列腺癌1例,吸烟13例,长期大量饮酒2例,高脂血症5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例,其中18例有2种以上既往病史。

1.2临床表现 30例患者在入院时经头颅CT证实为先发脑梗死。其中,静息状态下起病19例,非静息状态下起病11例。意识障碍8例,语言障碍3例,肢体活动障碍10例,发病恶心呕吐6例,眩晕1例,抽搐2例,表现为原有症状加重,出现新的症状8例,常规复查头颅CT发现9例。

1.3分型 按发病时间分型:分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时间小于3d,共18例。晚发型时间大于1w,共12例。

根据临床症状分型:分轻中重3型。轻型6例,症状轻,无意识障碍。中型16例,伴轻度意识障碍。重型:伴中度以上意识障碍。

依据影像学检查分型:分为中心型,边缘型和混合型。其中中心型为梗塞部位中心出血,共8例。边缘型为出血位于梗塞灶外侧,共9例。混合型为梗塞部位中心及外侧均有出血共13例。

2 治疗与预后

2.1治疗 确诊后调整治疗方案。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停用活血药物。停用溶栓药物,停用扩血管药物。

轻型患者无需特殊治疗。給予脱水降颅压,补液,改善脑代谢等综合治疗,针对血压,血糖給予稳定血压及降糖治疗。降压速度不宜过快,不宜降至过低。

重型出血性脑梗死应按脑出血治疗,积极脱水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调整血压,防治肺部感染,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必要时行血肿引流术,血肿清除术或去骨瓣减压术。

其它治疗包括针对病因治疗,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纠正心功能不全,控制肺部感染,早期鼻饲防止误吸,营养支持,卧床的患者防止褥疮,抑酸保护胃黏膜。

2.2预后 本组患者20例好转出院,3例无改善,5例死亡。其中,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者1例死亡,1例好转出院。

3 讨论

3.1从病因学角度来看,梗塞后出血可为脑梗塞后发生的自然事件。也可因抗凝及溶栓引起。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为梗塞后出血的主要病因。

3.2诊断依据 有心源性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的可靠依据,如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证实。在用抗凝,溶栓,血管扩张剂治疗期间,患者病情在原有基础上突然加重,或病情稳定后突然恶化,影像学提示在原有梗塞灶基础上出血。

3.3排除诊断 排除原发性脑出血,脑瘤性出血等颅内出血性疾病。

3.4处置:脑梗死住院的患者有必要于24h内复查头颅CT。若病情出现加重和/或有新的症状出现,应及时复查头颅CT,以明确诊断。其中针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动态头颅CT检查,可早期发现出血性脑梗死。

3.5预后 经早期发现,积极对症治疗,多数患者能获得较好的预后。临床上高龄,头颅CT显示为中心型的患者预后差。早发型,出血量较大患者预后差。合并症多者预后差。晚发型,边缘型和/或混合性患者大多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出血性脑梗死发病机制复杂,梗死后血管损伤和血流再灌注是导致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其预后主要取决于梗塞部位、面积大小、出血量、类型等,及时发现、治疗可改善预后[1-14]。

参考文献:

[1]王新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3-129.

[2]Berger C,Fionelli M,Steiner T,et al.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 of ischemic brain tissue:asymptomatic or symptomatic[J].Stroke,2001,32:1330-1335.

[3]韩仲岩.实用脑血管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87-192.

[4]黄如训.临床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4-128.

[5]戴光华.潘世民.彭映霞.出血性脑梗死临床与CT,MRI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35-36.

[6]崔喜民.喻骏.出血性脑梗死CT.MRI表现与临床分析[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20(8):634-635.

[7]琚冬梅,李仙松,孙巧丽,等.出血性脑梗死4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3):3205-3206.

[8]陈霞婵.急性脑梗塞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9(2):132.

[9]佟湛,荣阳,荣根满,等.急性自发性脑实质出血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72-73.

[10]朱敏,宋先东,姜华.出血性脑梗死的影像学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6):58-59.

[11]孙会城,荣阳,荣根满,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2):437-439.

[12]李建设,车振勇.出血性脑梗死5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病杂志,2011,14(4):42-43.

[13]何顺清,陈若伟,唐西平,等.出血性脑梗死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J].医学综述,2010,16(10):1592-1594.

[14]于雅琴,杨芳侠.脑卒中343例危险因素分析[J].白求恩医学院学报,2011,9(6):437-438.编辑/王敏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临床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