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保
工程类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
王广保
摘要:在职业性大学,工程类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是自然选择。本文结合建筑装饰电气工程项目化课程开发实例,在课程层面提供了教学项目确定,教学方案设计等课程开发方法,指出了项目化课程开发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了项目化教学在培养职业能力,促进就业和终身学习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电气工程;项目化教学
项目化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相对学术性大学的学科系统课程具有以下特征。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设计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实施方式: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实施方式;教学情境:从课堂情境转向工作情境,创设尽可能与实际工作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顺序: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应用为主[1]。
1实行项目化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自然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2]。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培养模式[3]。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课程开发是核心工作。中国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是结合中国职业教育实践,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究和创新的过程。 “宽基础、活模块”的改革,突破了学科型分科课程的局限。项目模块的出现,又解决了模块课程中理论和实践分离的弊病。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开发模式,是在对我国职业教育本质规律进行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适应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课程开发模式。项目化教学在学习内容的开发与编排上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帮助学生获得最受企业关注的“工作过程知识”和基本工作经验,满足了企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项目化课程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能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4]。
2项目化课程开发实践
工程类项目化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实际工程过程,对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按照课程构建的方法,对工作任务进行教学过程分析和整合;在学习情境中,设计项目化教学实施方案。[5]
确立工程类课程教学项目,要深入到实际工程领域开展调研,进行分析和归纳。装饰电气工程,其工程过程是跑订单—定方案—设计电气工程图—编制工程预算—采购电气材料—组织施工—检查验收—评估等阶段。涉及到的岗位有业务员,设计员,预算员,材料员,资料员,施工员,安全员和监理员等。各岗位都有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有的岗位职业资格标准已经由国家或行业、企业、地方编制出来,有的没有或正在编制过程中。我国的职业等级一般设五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不同的职级有明确的工作内容限定和明确的技能、知识素质要求。通过与企业的业务员,设计员等各相关岗位人员的深入交流,了解到各岗位的基本职责和工作任务。业务员的工作任务是跑订单和初步确定工程方案;设计员要根据工程方案,运用AUTOCAD等计算机软件设计整套电气工程图;预算员要依据电气工程图编制工程预算;材料员要依据电气工程图和工程方案采购电气材料;资料员负责按相关要求收集、整理和保存工程资料;施工员负责按电气工程图和相关技术工艺标准和规范,利用相应的工具进行施工;安全员负责整个工程的安全检查和督促,确保安全施工;监理员代表业主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等。各岗位对装饰电气的基本知识都要有所掌握。设计员、预算员、材料员、施工员和监理员都要能熟读和理解电气工程图。设计员和监理员要能全面细致地掌握电气工程的整个过程,施工员和监理员都要熟悉电气工程施工和验收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安全员要熟悉工程设计和施工安全规程等。通过对工程过程和各岗位工作任务、专业技能知识和素质要求的调查分析,可以对装饰电气工程进行归纳:其工作任务是根据客户的要求和相关规范、标准,确立工程方案,绘制电气工程图,依据电气工程图,由装饰电气施工人员使用电气工具,利用自己掌握的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按照施工工序进行接线布线和电气安装等施工,通过规范的组织管理,完成一项安全便捷和客户满意的电气工程。不同的装饰电气工程,业主的要求和具体工程过程的复杂程度各不相同,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所有工程过程从逻辑上都可以归纳为收集客户需求信息,确定工程实施方案,设计电气工程图,按电气工程图组织材料进行施工,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对完成的电气工程进行分析评估。装饰电气工程的构成要素有建筑电气专业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装饰电气施工和验收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及规范、电气材料、电气工程图、施工工艺和工具等。
当实际工程任务和各岗位技能、知识和素质要求清楚后,就要进行基于认识规律的,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的分析。具体的装饰电气工程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对技术能力的要求悬殊,但所有的装饰电气工程都有电气工程图的绘制,工程预算的编制,电气材料的采购,接线布线和电气安装,工程检查验收和评估五个基本过程。这五个基本过程反映出装饰电气工程的主要逻辑过程。在教学中可以把五个过程转化为教学任务:识读和绘制电气工程图;编制工程预算;电气材料的识别;接线布线和电气安装实训;装饰电气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规范的收集和讨论。每个教学任务的复杂程度和学习难度在不同的装饰电气工程中表现不同,最简单最容易也是最基本的,是家装饰电气工程。普通家装电气工程使用的电源是单相交流电,强电箱是单相空气开关箱,多媒体信息箱只涉及网线、电视线和电话线等,所以电气系统图和电气平面图简单易懂;布线中只涉及BV线和PV穿管,电气安装是最基本的开关插座和一般灯具的安装,使用的工具仪表也是最基本的电工工具仪表,工程预算内容少、电气材料简单、涉及的标准规范少、工程检查验收和评估工作量小。最简单最容易最基本的,而工程的逻辑结构却是非常完整的,所以家装电气工程可以确立为一个教学项目。其它复杂的装饰电气工程的逻辑结构与家装电气工程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五个工程过程的复杂程度都有所递进,不妨把它们统称为公装电气工程。公装电气工程使用的是三相交流电,电气工程图的绘制、工程预算的编制、电气材料的识别、接线布线和电气安装工艺,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和评估的复杂程度相对高,任务完成难度相对大。从家装到公装对应工序的复杂程度存在递进关系。从本质上分析,单相交流电气工程是三相交流电气工程的构成部分,所以公装电气工程包容着家装电气工程,家装电气工程和公装电气工程项目之间既有递进关系也有包容关系。可以把公装电气工程确立为复杂程度递进的、概念外延拓展的另一个教学项目。
家装电气工程和公装电气工程两个教学项目确立了,接下来就是根据项目化教学要求编制教学实施方案。
2.3.1由工程情境切入教学
项目化教学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特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尽可能与实际工作环境相近的学习环境。在项目化教学开始时,把学生引入到工程现场,让学生直接进入工程情境,深切感受到课程的工程性和实践性,有利于学生对行动导向和能力本位的感知和定位。通过电气工程师对电气工程图的解读,电气材料的介绍,施工工艺的演示,工程预算、电气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的讲解,学生对工程有了综合的初步了解和感受。
2.3.2学生分组接受任务
在家装电气工程项目化教学开始前,向学生介绍本课程项目化教学的基本方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5—6人为一组,对每组同学进行角色分工和扮演,角色可定为设计员,预算员,材料员,施工员,监理员等。各小组接受一套相互不同的模拟家装电气工程项目,各角色根据自己组的户型图,确定互不相同的工程方案,完成个性化的电气工程图绘制,工程预算编制,材料采购清单制作,接线布线和电气安装实训,施工标准、规范收集等项目化教学任务。整个课程有两个递进的教学项目,因此要接受两次任务。
2.3.3师生密切协作开展教学
围绕项目任务,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角,接受项目任务后,在课堂被动听老师讲的时间少了,自己主动阅读教材,查询资料,到工程现场和市场考察调研,动手绘图、做预算、开展实际操作训练等时间多了。以学生为中心了,绝不意味着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可以弱化,老师在教学资源的优化,学生学习的引导和启发,学习动态的把握和推进,职业素养的培育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和研究,自身心智结构的适应性改造等方面都有大量而更加繁重的工作要做。项目化教学课程开发要经过几轮教学实践和探索才能逐步完善,老师和学生的任务可以用列表的形式列出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丰富和完善,如表1所示。
2.3.4课时和进度安排
项目化教学课时安排上也要体现行动导向,能力本位和注重实践的特点。工程现场认识实习,项目任务自主完成过程,相互讨论等行动和实践时间要占到课时总量的60%。教师的引导性讲解,也要尽量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充分应用网络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给学生直观形象的素材,尽力营造接近工作和工程实际的教学情境。项目化教学计划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因为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合作企业的在建电气工程项目,需要和企业保持及时沟通和协调,随着企业工程进度的调整而相应调整。教学进度安排比较适合安排到周,而不便安排到周几第几节课。课时也不能全部以传统45分钟、90分钟为单位,有的项目任务的完成采用持续半天、一天,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家装电气工程项目是基础,如果各项目任务完成质量高,学生技术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相关知识领悟的好,对工程项目的逻辑过程清楚,公装电气工程项目各相应任务只是复杂程度相对递进,学生学习起来可以迎刃而解,所以家装电气工程使用的课时相对较多。
表1 围绕项目化教学老师和学生任务列表
2.3.5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在课程结构上,要体现行动导向和实践技能培养重点,打破学科系统知识结构,设计出系列项目任务。在任务完成的逻辑过程中,以模拟生产实习行动为主线,将过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整合到行动体系中。课程内容组织,以过程性知识为主,实现从知识导向转为行动导向。过程性知识不是从理论知识中引导出来的,而是隐含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及策略,工作过程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是最宝贵的过程性知识。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直接经验和技能,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行动导向体现在: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坚持学中做和做中学。行动导向项目化教学实现了学习目标、过程和本质的融合。无论家装电气工程项目还是公装电气工程项目,行动体系都可以看成是工程项目中所有岗位行动结构组成的,行动的主体是岗位角色。设计员的行动结构可以描述为:在计算机上安装CAD软件—根据现场测量的数据用AUTOCAD软件在计算机上绘制户型基图—根据与业主讨论确定的工程方案绘制电气系统图和电气平面图。施工员的行动结构可以描述为:根据系统图进行强电箱和弱电箱的接线和安装—根据电气平面图进行接线、穿管和布线—根据平面图安装开关、插座和灯具等。其他岗位的行动结构都可以描述清楚。
2.4.1教学内容与学生心智特征相匹配的问题
在应用型本科大学,学生物理基础好,抽象思维能力强,探究兴趣浓,进行项目化课程开发时,课程结构上仍然要以行动体系为主,内容的选择上可以适当加强理论和陈述性知识。这样的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到本科生的抽象思维特点和基础理论优势,实现技能和理论水平的同步提高,有利于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尽快向工程师方向发展。高职学生物理基础相对较弱,习惯于形象思维,不擅长对问题进行理性探究,而对行动结果感兴趣,在项目化课程开发时,理论和陈述性知识能够让学生初步理解过程性知识即可,重点是通过行动练熟技能,提高职业素养,这样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尽快向技师方向发展。当然,抽象思维能力是可以培养了,基础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加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认为基础是动态的,“大树的根是由小树根长成的”。所以,就某个同学个体而言,未来到底是向工程师方向还技师方向发展,还要看后续的努力方式。
2.4.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
“乔布斯之问”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探讨和深思。“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6]实际上,“乔布斯之问”在今天的职业院校已经不存在了。融入了计算机技术的智能手机对学校教育形成了冲击性影响。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大部分学生也都拥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学生的很多时间消磨在上网冲浪和打游戏上。学生对网络环境非常熟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很强。以计算机网格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如何引导他们正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老师正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下载教学素材,进行在线学习,与学生开展在线交流等。没有计算机的老师和学生,已经无法实施项目化教学活动。
2.4.3考核方案变革的问题
项目化课程以行动为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适合知识记忆和理解能力检查的试卷考核方式不应成为项目化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学生的技能水平只能在行动中体现出来,所以,对学生的考核主要应采用行动过程考核。在装饰电气工程项目化教学中,主要考核学生电气工程图的制作能力,预算表的编制能力,接线、穿管、布线和电气安装技术。考核时既要看作品的质量,也要看行动的熟练程度,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严谨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表现等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
3结语
以行动为导向的工程类项目化课程,教学项目的确立来源于典型工程实际,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体现完整的工程过程逻辑,在教学活动中,以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注重构建学生的专业技能体系。在分组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毕业生实践技能强,对企业工作过程有丰富感知,能够及时进入工作岗位参加生产劳动,这正是企业所期望的实用技能型人才。通过复杂程度递进的教学项目实施,学生能够理解各种不同工程项目的逻辑过程是相同的,只是到了具体工程项目,工作对象、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组织以及使用的方法和工具等有所不同,对社会生活中的工程结构有较好的感悟。进入职业领域后,对工程中引入的新技术、新工艺学习掌握比较快,对技术升级的工程适应性强。由此可见,工程类项目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及理论创新[Z].2011年滁州讲学.
[2]姜大源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10.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4]姜大源 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 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 4).
[5]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性课程开发[ J].职教论坛,2004(2):4—7.
[6]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 “乔布斯之问”的文化战略解读——在线课程新潮流的深层思考[J].开发教育研究,2013(3):30-41.
责任编辑:刘海涛
收稿日期:2015-01-02
基金项目:滁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质量工程项目(zlgc2014042)
作者简介:王广保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安徽 滁州 239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5)02-01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