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刚,章 翔,何 青
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王元刚,章翔,何青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对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专题研究。结果表明:强身健体、娱乐身心、经济水平、追求时尚和体育产品质量等是影响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建议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体育健身功能与价值的认识,皖江城市适当举办、承办和协办各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引进知名体育企业生产线和提高各类型体育产品质量,以改善皖江城市带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关键词:因子分析;皖江城市带;大学生;体育消费
1引言
安徽沿江城市带简称皖江城市带。具体指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八个地级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标志着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提出了皖江城市到2015年要实现的五个发展战略目标。其中在发展战略五目标之一——公共服务日趋完善目标中,尤其提到了体育等社会事业要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明显提高。由此可见,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体育事业的发展将会愈来愈受到重视。
高校大学生作为体育消费中特殊而又充满活力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动机、消费观念、消费类型等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是日后拉动中国内需的重要群体,如何提高其体育消费支出水平意义重大[1]。目前,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体育消费的研究,不少学者高度重视,已经从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水平、结构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2-4]。
然而,从所查的文献资料来看,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所展开的研究,大多数采用的是定性的分析方法。即使少量的研究做了定量分析,但数据的处理过程过于简单,所得出的结论当然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说服力和可信度。
因子分析是最为常用的数据简化方法。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分解原始变量,从中归纳出潜在的类别,相关性较强的指标归为一类,不同类间变量相关性较低[5]。有研究认为:我国大学生存在体育消费意识淡漠、结构不合理等问题[6]。为了更好地把握皖江城市带大学生体育消费动向与结构,促进皖江城市带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以皖江城市带部分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因子分析法,通过降维,探求皖江城市带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2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皖江城市带部分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样本分别来自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工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工业大学、铜陵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池州学院、滁州学院等十余所高校。
2.2.1问卷调查法
设计《皖江城市带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时,采用设置2道防伪题的方法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另外,采用专家评判法对问卷内容的效度进行检验,80%以上的专家认同的选项我们予以采用。经检验,此套问卷的信效度可以满足本次研究的需要。
本研究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950份,其中有效问卷930份,问卷回收率为95%,有效率为93%。
2.2.2数理统计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 for Windows 进行统计学处理。
2.2.3逻辑分析法
结合皖江城市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消费现状等因素,对皖江城市带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逻辑分析与探讨。
3结果与分析
体育消费是指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消费,其开支一般包含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用于购买体育服装、健身器材、体育期刊等实物型消费;第二种类型是用于观看各种体育比赛、表演、展览等观赏型消费;第三种类型是用于参加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培训、健身训练等参与型消费。
根据体育消费的三种类型,设计了一套相应调查问卷,对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其中的13个指标分别是:体育运动兴趣爱好(X1)、生活费用水平(X2)、增强体质(X3)、体育消费品价格(X4)、培养体育特长(X5)、体育培养感情增进友谊(X6)、丰富业余生活(X7)、同学间互相攀比(X8)、追求时尚(X9)、家庭经济状况(X10)、健康状况(X11)、娱乐休闲(X12)和获得身体美感(X13)。
3.2.1检验数据的可行性
因子分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各变量间必需有相关性。判断变量间的相关性,除了根据专业知识估计外,还应该使用KMO统计量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加以判定。
表1 KMO 和Bartlett检验
从表1可以看出,KMO 值等于0.79,大于0.7(一般认为适宜作因子分析的临界值)。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P=0.00<0.01。由此可见,这13个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该数据比较适合作因子分析。
3.2.2确定因子数量
表2 总方差解释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特征值的大小来确定提取因子的数量。从表2可以看出,特征值接近或大于1的因子有5个。为了更好的解释因子的含义,对因子进行了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旋转后各个因子的载荷出现了两极分化,绝对值的大小拉开了距离,因子的含义也更加清楚。
3.2.3因子命名
表3 旋转成分矩阵a
表4 因子分析表
4分析与讨论
体育运动兴趣爱好(X1)、增强体质(X3)、丰富业余生活(X7)和健康状况(X11)这四个指标,由于都指向的是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观因素——对体育功能与作用的认知,因此把这四个指标命名为强身健体因子。众所周知,体育的基本功能与作用在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业余生活,促进身心协调、和谐发展。
从表4可以看出,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是影响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首要因素。这说明无论体育经历怎样的分化与发展,其最原始的本质——强身健体的作用与功能,一直在男女大学生认知观中处于主导地位,并主导着大学生,尤其是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7]。大学生正是对于体育的这些功能与作用有着充分的认识,因此他们才会去观看各种体育比赛,去参与各种体育培训,去践行各种体育运动,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
由此可见,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大学体育》,在教学中我们不仅有必要教会学生一两项强身健体的技术与技能,更有必要教会学生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进一步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的健身功能与价值。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只有了解了体育(内因)才会去从事体育(外因),才有可能去消费于体育,包括购买体育产品的实物型消费,观看各种体育演出的观赏型消费和参与各种体育培训的参与型消费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去带动玩家城市带体育产业的发展。
娱乐休闲(X12)和获得身体美感(X13)这两个指标,由于都指向的是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观因素——对体育较高层次功能的认知——获得心理满足的需要,因此定义其为娱乐身心因子。现代人追求的不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同时也高度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体育除了有强身健体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娱乐身心的作用。
从表4可以看出,体育的娱乐身心功能是影响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次要因素。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不仅重视形成强健的体魄,而且也注意塑造健康的心灵,并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以缓解学习、就业等有关竞争压力。有研究表明: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有偿体育锻炼”,这不仅是大学生有较强的健身意识的反映,而且也是他们追求高标准生活质量的反映[8]。
参与各种体育锻炼和观看各种体育竞赛是娱乐身心的最好手段。这就要求:皖江城市带高校一方面要积极组织各类体育培训、课外体育锻炼、业余训练和竞赛,以吸引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在娱乐身心的同时,获得身体美感;另一方面皖江城市要注意适当举办、承办和协办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以满足大学生观赏娱乐消费需要。通过参与体育锻炼与观看体育竞赛,促使皖江城市带大学生进行参与型和观赏型体育消费,在此基础上带动和促进皖江城市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生活费用水平(X2)和家庭经济状况(X10)这两个指标,由于都指向的是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客观因素——经济条件,因此定义其为经济水平因子。不可否认,任何消费都是一种经济行为。高校大学生作为经济上不能自食其力的特殊群体,其消费水平和能力一定程度上受其家庭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所制约,体育消费更不例外。
从表4可以看出,同全国其他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一样[9],经济水平也是影响皖江城市带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目前,皖江城市带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8个皖江城市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而皖江城市目前最大的中心任务是实施全国迄今唯一的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
毫无疑问,改善经济条件是提高皖江城市带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在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过程中,皖江城市必需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经济,不但为皖江城市居民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而且也为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改善其经济条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皖江城市带大学生的实物型、参与型乃至观赏型的体育消费水平,在此基础上才能带动和促进皖江城市带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
同学间互相攀比(X8)和追求时尚(X9)这两个指标,由于都指向的是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观因素——对体育更高层次功能的认知——满足人体追求美的需要,因此我们将其定义为追求时尚因子。
从表4可以看出,追求时尚也是影响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作为当代充满朝气活力、蓬勃向上的大学生,追求美不仅是一种本能,更是一种时尚。大学生追求时尚的外在表现就是实物型体育消费。有研究表明:实物型体育消费在某些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中所占的权重较大[10]。
现代体育产业高度发展,包括体育服装在内的众多体育产品日益呈现出科技含量高、功能全、使用方便、舒适美观等特点。皖江城市要积极迎合大学生的这种追求时尚的心理,不仅要销售质量高、款式新的体育类高尖端产品,同时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承接产业转移,尤其要注意加大引进知名体育企业生产线的工作力度,以达到降低体育产品销售价格的目的,从而拉动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的实物型体育消费,在此基础上带动和促进皖江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
体育消费品价格(X4)这个指标,由于指向的是影响体育消费行为的客观因素——体育产品的质量,因此定义其为体育产品质量因子。根据相关经济学理论,产品价格往往是产品质量的直接反映。
从表4可以看出,体育产品质量也是影响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体育产品质量不但包括购买的各种体育类实物型产品质量,而且也包括举办、承办和协办的各类体育竞赛水平的观赏型产品质量和各种体育培训的参与型产品质量。
既然消费是一种支出,因此皖江城市各种类型的体育产品质量必须要与消费价格相匹配。无论是销售的实物还是举办、承办还是协办的各类体育竞赛及举办的各种体育培训,都必须要有质量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长时间、持续的进行体育消费,在此基础上才能带动和促进皖江城市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
5结论与建议
5.1.1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是促进皖江城市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群体。
5.1.2皖江城市带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主观影响因素依次是: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和追求时尚;客观影响因素依次是:经济水平和体育产品质量。
5.2.1皖江城市带高校要进一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的健身功能与价值,同时要多举办各种业余体育培训与竞赛等。
5.2.2皖江城市要适当举办、承办和协办各类高水平的体育竞赛、大力发展经济、注意引进知名体育企业生产线和提高各类型体育产品质量等。
[参考文献]
[1]段鹏,肖德,赵汉华.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决定因素的定量分析——以湖北为例[J].体育科学,2007,27(05):36-40.
[2]霍德利,毛旭艳.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综述[J].商业研究,2007(28):50-52.
[3]高翔,李绍银.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以西昌学院为例[J]. 教育与职业,2012(04):44-45.
[4]佟小玲.豫北地区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08):61-64.
[5]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教程[M]. 北京:北京希望出版社,2002:191.
[6]孙雷.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特征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4,25(04):78-80.
[7]郭文,黄依柱,朱建伟,等.消费价值观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行为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09):86-90.
[8]韩方廷,唐明,陈家起,等. 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新特征—— 以南京市七所高校学生为例[J].中国商贸,2011(34):253-254.
[9]周晓燕,冯萌. 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8(05):101-103,109.
[10]赵云.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15):188-190.
责任编辑:刘海涛
收稿日期:2014-12-02
基金项目:安徽省体育局青年资助项目(ASS2013317)
作者简介:王元刚,章翔,何青,安庆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中图分类号:K2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94(2015)02-006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