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信任危机探析

2015-03-17 21:04李树陈
关键词:信任危机信任制度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在当下,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迅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均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社会巨变带来深刻影响。如今我们正在从事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变革,未来征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事情。在当下社会快速转型时期,伴随着中国特殊国情和文化特性,自然会衍生出许多相关问题,比如在近年出现的信任危机。本文对当下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信任危机特点、缘由进行学理分析,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对构建社会信任机制有所裨益。

一、社会转型期和信任危机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超大型的人口规模、广阔的疆域国土、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语言、独特的政治、独特的社会、独特的经济”特征的“文明型国家”[1]64。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后期,近20年的艰难探索、曲折发展后,我国主动开始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积极融入到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正是认清了自身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把准了自身特性,我国才进行大胆探索和试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发展模式,兼顾了“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八个特点[1]64,这些特点都紧扣我国的“四超”和“四特”特征,渐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系统、全面、深刻的社会转型。转型,指的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转变。根据近37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即由原来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由封闭保守转向开放自信的系统。历经这个转变,国家将变得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更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人们更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而社会各个利益主体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社会变得更有活力和朝气。可以说,这是中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征程中的一个特殊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征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即“由权力社会走向能力社会、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由人情社会走向理性社会、由依附社会走向自立社会、由身份社会走向实力社会、由注重先天给定社会走向注重后天努力社会、由一元化社会走向多样化社会、由人的依赖社会走向物的依赖社会、由静态社会走向流动社会、由‘国家’社会走向‘市民’。”[2]28-35在这个转型期间,人们在择业、迁徙、致富、投资、旅游、信仰和选择生活方式等方面许多有形和无形的不合理限制将被逐步消除,原有的许多规则、旧有秩序、价值观念、社会结构以及运行机制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有些传承很久的规则、习俗的合法性、权威性会因为新事物的不断出现而遭到质疑。与此同时,各种与社会新形势发展配套的新规则、新机制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带来社会成员的心理不稳定,充满着焦虑和无所适从,加上人的逐利性特点,随之也会导致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失范行为的增多。

失范行为较为集中地表现在信任危机、价值观混乱等方面。社会转型本可以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希望,激发人们自身的动力和潜力,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但现实中由于一部分人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考虑,不能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样很容易导致信任缺失,人与人之间陡增很多猜忌或防范。而这些猜忌就像恶性肿瘤细胞一样,在社会这个有机体里快速扩散,对整个社会系统造成致命的侵蚀和破坏。信任本意指的是相信而敢于托付,它是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交往的润滑剂。没有基本的信任,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基本纽带,整个社会的合作与交流就无从谈起。在此,可以把信任危机理解为,由于利益主体在社会交往中出于对自身利益维护的考量,对别人的不信任导致漠视或轻视人际间坦诚相交的纽带,渐渐丧失社会良性发展与进步的一种危机。它会无情地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增加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降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效能、增加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严重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它还会严重影响政治的稳定发展,个体之间的信任危机会上升为组织之间、组织对个体和个体对组织的信任危机,这样会形成“塔西坨陷阱”式的困境,导致组织运行的有效性危机并进而引发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危机。同样,它还会无形加大社会的发展代价,因为信任是一笔无形的宝贵财富,一旦缺失,人心就会向“散、杂、乱”方向发展,社会凝聚力就会下降,建设和谐社会就会增加难度。

二、社会信任危机生成的缘由及其危害

正如上文所言,社会转型期间,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型为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过程中,原有的“熟人社会”特征渐趋淡化,在积极参与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社会交往的传统规则悄然发生变化,与之相伴的是信任关系的改变和信任危机的出现。

(一)社会断裂引发信任危机

现代社会形成过程中,现代性在不断地实现和增加。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社会发生断裂的危险。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所言,由于现代性时代到来的绝对速度、现代性变迁的无限制范围以及现代制度的固有特性,使得现代性体现出从传统社会秩序分离出来的断裂特征。当代中国也呈现出吉登斯所言的断裂状态。宏观层面,呈现的是制度的断裂,即几千年传统的农业社会正在瓦解,而健康完善的现代工业社会还未完全成熟、成型,一些维系新社会形态的制度体系还亟待完善和健全,旧的制度还存有一定的惯性和影响。微观层面,凸显社会结构的断裂,一种表现是经济发展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发展目标的不同步性,离人民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第二种表现是城乡发展不均衡,人们扎堆儿进城与农村发展相对缓慢并存;第三种表现是地区间发展差异较大,全国几大发展板块存在的差距,成为掣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还有一种表现是社会各阶层在收入水平、福利、各种资源使用等方面差距很大,由此衍生出来的幸福感、生活质量满意度也就千差万别。这种断裂现状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各地区、各行业、各阶层之间存在着客观差异,使得原本较为敦厚淳朴的信任关系无形中发生嬗变:原先建立在共同血缘关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基础上的信任依赖关系已被市场经济的影响悄然打破,而建立在现代公民社会之中的制度信任或系统信任体系却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随之建立起来。破旧立新过程中的“双轨制”,导致信任领域出现混乱,信任危机也就随之产生。

(二)交往范围迅速扩大导致信任危机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离开群体,离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往,人就难以成为完整的人。因此,人与人之间进行正常的交往是人类相互了解合作的重要方式。当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通过自身的勤劳、智慧和坚守,实现社会阶层的正常流动已经常态化。相对于以前,新生代劳动力更加渴望去外面探索和发展,传统的基于血缘、地缘等基础上的熟人之间的交往逐步减少,而基于制度、规则、系统之上的陌生人之间的交往迅速扩大。这种交往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毋庸置疑,日益密切的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在试探性交往的基础上,逐步加深了解、慢慢建立信任关系。但是,由于人们在地位、信息、资源、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有很多普遍的不对称性,如果一方利用自己在某方面的先发优势,去为自己谋取更大的不合理利益,若其中奥妙又被识破,交互双方的信任基础就会很快被打破,人与人之间今后正常交往的成本就会成倍上升。

(三)制度缺失或无效产生信任危机

中国自古就有重人情轻规则、重习俗轻制度的思维习惯和定势。实际运作中,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存在两层皮现象,导致制度的权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遵守。虽然有明确的制度规定,但旧的文化习俗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讲求规则、公平和约束的市场经济时代,制度文化的缺失或滞后已经对今后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完善产生了负效应,干扰了正常的运行秩序。在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中,新旧制度交错并行,能够规范和约束人们的制度建设处于未完善状态。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中,有些市场利益主体投机取巧,在配套的规范性的制度出台前捞得第一桶金,然后利用自身的优势,积累更多力量,在市场博弈中谋求更大的优势和利益,最后造成马太效应、“赢者通吃”现象。这样在利益主体的交往中,彼此之间由于“势商”不对等,无法达成相互信任和交托,自然就引发信任危机。即使已经建立起相关制度,由于制度执行主体能力的相对有限性和交往主体利益诉求的个别差异性,在执行中往往会加上利益攸关方的私心杂念,制度执行中出现偏移和变通,导致执行起来难度加大,出现执行不力和无法执行等问题,使制度对市场参与方的普遍约束力下降,制度的刚性约束力下降,使得交往主体渐渐丧失对制度的信任和忠诚,由此产生影响深远的制度性信任危机。

(四)人格不健康出现信任危机

人格是指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其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系统性等特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先天遗传与后天家庭、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35年的改革开放中,有抓住历史机遇勤劳致富越过越好的社会阶层,也有因自身禀赋、能力、信息、勤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过得并不理想的群体。很多人能够理性分析,从主观上找到自身的不足,重新定位和思考,继续努力改变今后的生活状况。但也有个别人,迫于生存压力,一旦达到一个临界点,会把自身的不如意撒气到其他无辜群体甚至是更为弱势群体上。有时,典型事件影响的快速传播致使人们出现普遍不安情绪,人人自危,社会信任自然无从谈起。2013年夏季,武汉一名在校大学生撞倒老年人后因医疗费用问题出现绑架接诊医生事件,究其原因,其人格不健康是起因之一,但是,当事情发生后,他没有冷静分析,仅是把以往自认为的社会不公和当时的紧张不满发泄出来。在为之惋惜之余,同时也折射出一些现实问题,应该给那些出身贫寒、在社会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的群体以更多关心和心理辅导,帮助其培养阳光心态,理性、妥善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避免造成更多的社会悲剧,引发更大的社会恐慌。

三、当前中国信任危机的化解与规避

中国社科院资深研究员资中筠先生曾说过,信任就像飘在高空中的风筝,一旦断了线,想找回来就太难了。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需要统筹社会力量、整合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由于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信任危机、内部凝聚力等已成为横亘在爬坡过坎关键节点上的严峻问题,如何有效地化解信任危机,科学构建我国现代社会的信任机制,便成为当务之急。

(一)稳步推进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是行为遵守的准则。现实中,一些偶发事件能够充分反映出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观问题。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沉痛地告诉我们,社会冷漠是一种寒彻心骨的社会病,人们需要向拾荒阿姨陈贤妹学习,寻找心底最朴实、最平凡的良知,在他人面临困难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去助人渡过难关,用真诚、友善带走世态炎凉强加给我们内心深处的严寒。假如人人都是各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社会将变得冷漠、无情。一定意义上讲,彼此间信任是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信赖和坦诚相待。由此,一定意义上讲,信任危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危机。在我国快速进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传统价值观被破坏,新的价值观体系却尚未完全建立,利益主体多元化,许多民众常常发出“人心不古”的感叹,处在一种茫然而不知所措的方向性困惑之中。由此,构建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国家、社会及个人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今后,需要在价值观培养的途径上、塑造实效性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地提高社会信任主体的素养,形成更多共识,把这些既包含传统价值观优势,又与现代接轨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党和政府把准方向、定好基调,新闻媒介注重深挖典型、强化舆论导向,在群众中养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从上到下、自下而上持之以恒加以宣扬和执行,使其充分发挥净化社会风气的正能量,真正起到引导社会发展、调节和凝聚人心的作用,从各个层面增强人们的互信互帮互谅,最大限度地化解信任危机。

(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经济制度,人类对现代化的追求也与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可以说,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上是市场化的过程。市场经济实质是一种利益经济。生活于市场经济之中的各个利益主体,利益最大化是其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导向。有时有些市场主体为了自身利益而人为地违反市场交换中的通行规则,甚至不惜失信于人,不考虑以后的继续合作和交往,信任危机由此产生。由此可见,市场经济从本质上来讲更是法治经济。要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就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督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才能有效化解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中的信任危机,建立严格的制度规则且提高其执行力,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样,市场经济也是一种信用经济,只有在日渐成熟、稳定的法治环境中,市场利益主体才能创造更好的交往氛围,彼此信任,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双赢。

(三)强化制度执行,形成制度文化

信任通常分为人伦信任和制度信任两类。在传统社会,人伦信任占主导地位;而现代社会,制度信任则占主导地位。人类在对现代性追求中,必须进一步强化制度信任。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稳定,但中国传统上存在法治观念弱的特点,对各种规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往往会出现制度执行与制定制度初衷两层皮现象。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其权威性在于不折不扣地实施。所以,建立制度信任,在注重制度出台科学性、正确性的前提下,当务之急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已经出台的各项制度,使其发挥应有的效能和作用,而不是处于“睡眠”状态,失去其广泛的合法性基础,尤其是当前法治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要对各种触犯党纪国法、违反市场交易规则、影响社会信誉度的不良行为加以果敢处置,绝不养虎为患、姑息养奸,人们才会从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渐渐对制度的权威性有一个正面、积极的认可。制度的完美运行并且产生实效,才能在所有社会成员中渐渐形成一种文化,制度面前一律平等,没有特殊,这样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社会建设、国家治理,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四)不断加强信任主体建设

信任危机表现为信任主体在社会交往中的彼此不信任、不敢托付。从层次性上讲,信任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两部分。摆脱信任危机,可从个人、组织两个方面着手。一是不断提高个人自身素质,个人要按照成熟公民的要求,在追求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做一个遵纪守法、理性稳妥、值得信赖、人格健全完善的社会人;二是要大力加强组织尤其是党、政府及公益性民间组织建设,内提素质,外提形象,增加社会民众的信任度。为此,须转变观念,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充分履行自身职责,塑造公众有口皆碑的公信力;强化监督机制,增强组织运行的透明度,在涉及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事情处理上,要充分地尊重民意,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增加各项行动的合法性,便于达成共识,更好地加以推行;加强信息的互动和沟通,对百姓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随即回应,真正提高办事效率。由此,才能进一步增强公众对政府及各类社会组织的认同感,组织层面的信任危机才能得到有效化解。

[1]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2]韩庆祥.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J].现代哲学,2002(3):28-35.

猜你喜欢
信任危机信任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汽车售后市场怎样才能摆脱“信任危机”
“脱媒”时代下媒体信任危机探究
网络募捐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
天津爆炸事件后中国爆发信任危机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