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例休门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

2015-03-17 16:33:09李洁茵陈亚萍
护理学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病患者脊髓畸形

李洁茵,陈亚萍,徐 园,杨 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脊柱外科中心,北京 100730)

13例休门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

李洁茵,陈亚萍,徐 园,杨 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 脊柱外科中心,北京 100730)

总结本科室从2002年3月—2014年11月12年间共收治13例休门病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根据休门病患者有明显的圆背畸形特点,做好皮肤护理;对5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指导进行术前心肺功能锻炼;做好疼痛护理,低血容量休克及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术后指导进行功能锻炼。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全部病例术后典型的疼痛症状得到改善,未发生并发症,住院(13.51±1.93)d,术后脊柱后凸 Cobb 角 4°~30°,脊柱畸形得到明显改善。

休门病;手术治疗;功能锻炼;护理

休门病(scheuermann’s disease,SD)是临床上一种引起青少年脊柱胸腰椎后凸畸形的疾病,又称青年性圆背畸形。该疾病最早由丹麦学者scheuermann于1921年率先报道,描述成伴有椎体楔形变的脊柱后凸畸形[1]。目前国内外研究报道该病发病率在0.4%~8.3%[2],男性多于女性,多在10岁左右发病,随着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加快,在12~15岁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3]:胸腰部疼痛明显、容易疲劳等,家长、老师起初容易忽视或认为是姿势不良而延误治疗。国内罕见对休门病的护理报道,本研究旨在采用回顾性研究,总结休门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为今后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2年3月—2014年11月,本科室共收治休门病患者13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15.33±1.73)岁;发病年龄(13.56±2.30)岁;病程(23.23±1.52)个月。均符合Sorensen提出的诊断标准:至少3个相邻椎体的楔形变大于5°,同时终板不规则,椎间隙狭窄,并伴有Schmorl氏结节。排出合并其他脊髓及椎体发育异常及病变,沟通障碍患儿。全部病例伴有疼痛,术前合并肺功能异常5例,Cobb角 40°~90°, 均行一期后路手术治疗,3例采用后路单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10例采用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融合术,术中全程行脊髓监测。

1.2 治疗转归 通过手术治疗和护理,全部病例术后典型的疼痛症状得到改善,未发生并发症,住院(13.51±1.93)d,术后脊柱后凸 Cobb 角 4°~30°,脊柱畸形得到明显改善。

2 护理

2.1 皮肤护理 13例休门病患者后凸cobb角均大于40°,有明显的圆背畸形,同时体质量大,体质量指数均大于25,长时期固定体位容易发生皮肤的压红甚至压疮。患者入院时对其皮肤进行评估并记录,重点交接班;术前给予患者每人多一个枕头,增加体位的舒适感,减轻疼痛,同时嘱患者至少1~2 h更换体位1次,防止长时间皮肤受压,各班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必要时使用保护膜提前预防。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皮肤压疮。

2.2 心肺功能锻炼 本组5例患者术前通过肺功能检查诊断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血气分析氧分压下降,在 72~85 mmHg(1 mmHg=0.133 kPa),术前请呼吸内科、麻醉科等多科会诊后建议术前进行心肺功能锻炼。责任护士指导患者使用呼吸功能训练仪,即深呼气后用力吸气,使仪器中3个训练球同时升到顶端为最佳。每天设定目标并监督患者完成:上午、下午各锻炼1次,开始以能吸起2个训练球为目标,通过练习逐渐给予患者设定新的目标。本组患者术前血气复查氧分压均能达到95 mmHg以上。术后无1例发生胸腔积液、肺不张等肺部并发症。

2.3 疼痛护理 本组患者术前均有明显的胸腰部疼痛,比一般的脊柱侧凸患者敏感,严重时甚至影响睡眠。2010年我病房成立为无痛病房,当患者入院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其进行评估,本组13例患者VAS分值均大于4分,呈中度疼痛,责任护士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及时询问患者疼痛性质及强度,遵医嘱给予口服止痛药,用药后评价患者疼痛均转为轻度疼痛,甚至无痛,效果好。10例患者术中截骨,术后伤口有明显的疼痛[4]症状,VAS评分平均达7分。责任护士首先向患者耐心解释术后切口所致疼痛的原因,向家属讲解病人自控式镇痛泵 (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同时协助采取舒适卧位等,视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静脉或口服镇痛药物,采取措施后再次评价患者疼痛程度,VAS均降至3分以下,病情平稳。

2.4 低血容量休克的观察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小,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中平均出血量约600 mL,容易发生血容量不足等并发症。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颜面、口唇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准确记录伤口引流情况。本组4例患者术后精神状况差,术后2 d引流量均在500 mL,血压下降不明显,但心率明显高于术前,达到120~130次/min,且有上升趋势,遵医嘱加快补液的同时给予抽血急查血常规发现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严重者在80 g/mL以下,遵医嘱予输入红细胞、快速补液后心率逐渐平稳,同时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及营养指导,加强营养支持,复查血红蛋白均升至110 g/mL以上,精神也逐渐好转,面色红润。

2.5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 由于矫形手术术中脊髓的过度牵拉及血肿的压迫,容易造成神经功能的损伤。要求责任护士术后严密观察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情况,即双下肢有无麻木酸胀,同时评估肌力是否正常。术后24 h责任护士每1~2 h观察1次患者的双下肢情况,之后每班注意交接班,同时遵医嘱必要时配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本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脊髓神经功能障碍。

2.6 功能锻炼 休门病患者术后进行功能康复锻炼尤为重要。责任护士在评估患者病情的基础上,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术后第1天开始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双下肢功能锻炼,教会患者踝泵运动和膝关节屈伸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第2天指导直腿抬高练习,锻炼股四头肌力量,为早日下地做准备。本组13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术后伤口疼痛严重,给予推迟锻炼计划,但患者依从性均较好,能够完成每日锻炼内容。本组患者平均于术后第4天医生给予拔除伤口引流管,责任护士协助患者佩戴支具下地活动。

[1]李 晔,王以朋,仉建国,等.脊柱后路截骨并三维矫形及3代椎弓根钉系统置入治疗休门氏病脊柱后凸畸形:同一机构7年9例资料回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3):8167-8170.

[2]Ashton L A,Stephen J,Nabavi-Tabrizi A,et al.Osteoporosis:A Possible Aetiological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euermann`s Disease[J].J Orthop Surg,2001,9(1):15-17.

[3]Kapetanos G A,Hantzidis P T,Anagnositidis K S,et al.Thoracic Cord Compression Caused by Disk Hemiation in Scheuermann`s Disease: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Eur Spine J,2006,15(5):553-558.

R473.6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16.054

2015-02-25

李洁茵(1982-),女,河北霸州人,本科学历,护师。

杨 旭(1972-),女,辽宁沈阳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士长。

吴艳妮]

猜你喜欢
病患者脊髓畸形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军事文摘(2022年8期)2022-11-03 14:22:01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14
48例指蹼畸形的修复治疗体会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中国卫生(2016年1期)2016-11-12 13:20:56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