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断层中的陈廷敬

2015-03-17 15:31张忠义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陈廷敬儒家文化

文/张忠义

文化断层中的陈廷敬

文/张忠义

摘要:陈廷敬的境界可以概括为“忠”、“实”、“圣”。作为一个“被遗忘的人物”,陈廷敬个人历史命运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命运的历史隐喻。一类人的文化属性被历史湮灭,被后人遗忘,可能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在其核心精神的价值构序上发生着改变,也意味着一种文化命运的改变。《大清相国》的出现,让我们站在文化断层之中重新审视曾经被历史激流淹没的文化原乡中的那些活态价值与精神,这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本身所带来的最大时代价值。

关键词:陈廷敬;儒家文化;文化断层

陈廷敬,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出生于山西晋城,19岁考中进士,24岁担任经筵讲官,即康熙帝的老师,后历任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及文渊阁大学士,并担任《康熙字典》总修官。陈廷敬曾经做过几件大事。一是停收采铜税以增加铜源,打击奸商毁钱铸铜,稳定金融秩序;二是反对腐败奢侈之风,提倡官员淳朴节俭;三是推动吏治改革,提出抓“关键少数”,抓高级干部廉洁从政。王跃文所著《大清相国》就是一部描写陈廷敬的历史小说,被王岐山同志推荐为党员干部学习读本。

读过《大清相国》,结合历史资料来看,陈廷敬的境界可以概括为“忠”、“实”、“圣”。

陈廷敬之“忠”,首在忠君。“食君禄,奉君事,为君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政治上很稳定、很可靠,不偏不依,没有野心,忠于国事。而从深层的文化意义来看,陈廷敬的“忠”还是一种文化信仰之忠,主要是忠于自己做人做事做官的原则,也可以说是懂规矩。这种做人原则不是天上掉下来或自己发明的东西,相反,它是传统中

国文化系统赋予其文化主体的一种内在生命实践的原则,是通过信仰形成的个体与文化系统之间的生命实践的张力场。人的信仰,恰是人的文化归属默化于生命体验而成的一种关乎内在生命价值的张力场,而文化的生命力也来自生命主体因信仰而融通于文化之场的生命活力本身。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廷敬之所以是如此的陈廷敬,既是来自生命的,也是源自文化的。塑造一种传奇是文学的功能,也是一种现代视角的历史重构,而惟那个隐蔽的传统文化之场却退避历史往昔的重帷之中。

陈廷敬之“实”,就在于这个人求实务实,善于就势随形成就大事。陈廷敬的“实”非求小人苟蝇私利之实,而是解朝政疽痈之弊以图社稷安稳之实。这是一种宰相之实、治国之实,善于从大局出发谋大事干实事。中庸而不平庸,需要的是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胸和深沉的谋略。

陈廷敬之“圣”,就在于他“清贫耐得始求官”的为官之道和淡泊超脱的人生境界。在中国历史上,“圣”几乎是留给孔子的,这是一种儒家文化信仰指导下的心性修炼与道德实践圆融一体的生命境界。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就叫超凡入圣。陈廷敬能否达到这种境界,可能有人怀疑,但康熙皇帝对他的评价是“老成持重,几近完人”,以康熙皇帝阅人无数的眼光,这个评价应该是中肯客观的。也就是说,臻于圣人,陈廷敬应该是配得起的。陈廷敬虽贵为宰相却生活清贫,出行无车,饮食无珍蔬膏粱,一冬只吃腌菜,常忍饥诵书,被人戏称“半饱居士”。居高位而守清贫,这是一种“人之茹苦,我之甘饴”的卫道境界,尤其需要巨大而持久的道德力行勇气。道德之事,关乎实践更为紧要。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经由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件叠累而成,而一个人的境界也是一种生活史的内在生命价值的历史性建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相反,生活本身又何尝不在时时刻刻塑造着一个人的性格、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饱读圣贤书并不一定就有很高的道德境界,白丁布衣也不一定不能成为道德圣人,关键是看我们在这些事件中选择的是正义还是邪僻、尊严还是苟且、气节还是懦弱。

“陈廷敬几乎是一个被遗忘的人物”,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个人历史命运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命运的历史隐喻。陈廷敬,可以说是传统儒家文化在一位致仕官员身上体现的多维文化理想的典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是专业历史研究人员,如果不是《大清相国》这本小说,我们却很少有人知道。可以说,陈廷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位被历史遗忘的人。而如果以陈廷敬为代表的一类人,作为承载儒家核心文化精神、表现其典型文化符号的一类人,被后世的历史遗忘,不由得要让我们想一想:这意味着什么?构成历史长河的并不总是风平浪静、波澜不惊、潮平岸阔,相反,礁石险滩、激流暗涌往往是决定历史流向的常态力量。而事实上,在种种历史事件的激流旋变中,我们甚至来不及反思得到或失去了什么,就已经被裹挟着离开了历史的原乡。个人的命运,家族的命运,阶级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类的命运……都不得不在这一波又一波的激流中发生着这样那样的改变。文化的命运也同样如此。人们对历史事件的态度与选择,决定着个人的命运,也决定着文化的命运。一类人的文化属性被历史湮灭,被后人遗忘,可能就意味着一种文化在其核心精神的价值构序上发生着改变,也意味着一种文化命运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陈廷敬的历史命运也是后世儒家文化命运的一个历史隐喻。

陈廷敬带给我们的这个隐喻,站在今天反观一段文化旅程的角度,姑且将其称为文化断层也不失为贴切。实际上,从中国文化发展来看,这种断层现象自清以来的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文学是纪录一个民族当时当下价值追求、观念风貌的最真实精神模本,相对于正史记载,文学的历史标识着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真实历史走向。中国文化的断层现象可

以从与陈廷敬相同时代的中国文学顶峰之作《红楼梦》窥其端倪。《红楼梦》虽然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完整思想体系,但就它对儒家文化的批判拒斥态度而言,实际上可以看出儒家文化的黄昏落幕已经来临。我们从明朝小说里还看不出这种明显的衰落,无论是《水浒传》还是《三国演义》,都有儒家文化核心价值的文化信仰,尽管《水浒传》经常被贬为暴民文化的代表,但高举“替天行道”的大旗确实是儒家文化的,张扬的“忠义”价值还展现着一种基层文化主体的精神场域。从文化衰落到文化断层,清末小说在反映儒家文化核心精神失落后的种种社会失序问题上更加触目惊心。所以,我们记不起陈廷敬这位历史人物并不奇怪,因为历史上的陈廷敬与我们之间横亘着一个长达300多年的文化断层期。

今天,《大清相国》这样一部作品的出现,让我们站在文化断层之中重新审视曾经被历史激流淹没的文化原乡中的那些活态价值与精神,这应该是一部文学作品本身所带来的最大时代价值。今天,中国共产党已经站在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舞台中央,而实现“中国梦”所承载的文化使命无疑就是要复兴中华文化曾经创造的文明之光,恢复它曾经赢得的历史尊严。对此,中国共产党责无旁贷,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更要以深刻的文化自省和坚定的文化自信承担起关键责任和光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谓之以“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中华民族基因”,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是来自深刻文化自省而自觉发出的文化体认的声音。应该说,《大清相国》中的陈廷敬和我们一样是站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断层中的,而那个历史的文化中的陈廷敬投射于当今时代的恰恰是那个曾经以信仰活化的文化系统在其辉煌落幕前迸射的一抹华彩,尽管它是遥远而落寞的,但却蕴藉着伟大文化复兴的孕生力量,因为它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生命的一段真实文化基因,而优秀文化的复活只能用我们真诚的信仰与躬身的实践来完成。

张忠义,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党建工作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责任编辑 姜杰

作者简介

DOI:10.13784/j.cnki.22-1299/ d.2015.02.012

中图分类号:K249.2

猜你喜欢
陈廷敬儒家文化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清廉山西建设·清官廉吏(四)
—— 陈廷敬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走出“无意义”的思想困境——基于儒家文化资源与劳动治疗路径的思考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汉服形制研究
“宽大老成,几近完人”的陈廷敬
纵然有十分英勇,便也有十分孤独
向陈廷敬学什么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