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祥
(华南农业大学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642)
协同视野下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考
曹广祥
(华南农业大学 教务处,广东 广州 510642)
根据协同学的基本观点,把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看做是涉及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农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不同子系统之间实现协同,形成新的组织系统的过程。在分析制约系统实现协同的价值认识、保障机制、实施路径、运行机制方面的因素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文化认同、要素流动、机制构建等具体对策。
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协同;机制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68
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农业部为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现代农业产业的紧密联系,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依托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开展高校与行业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推进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工作,2012年,教育部、农业部联合批准建设了100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初步构建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是高等农业院校加强人才培养的适切性,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的新举措。合作主体涉及政府主管部门、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等不同社会组织。本文试图运用协同学的基本原理,就如何构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协同学是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跨学科理论,是在研究自然界中不同领域不同组织各异系统的相似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系统科学的最新理论,提出系统和现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的共同规律。可以把协同学看成是一门在普遍规律支配下的有序的、自组织的集体行为的科学[1]。协同学由一系列严密而复杂的原理组成,而序参数和支配理论、自组织是其基本概念。
1.序参数。序参数是描述系统相变的参量,它代表着系统的“序”或状态,是系统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系统相变前后所发生的质的飞跃的最突出标志。虽然系统的单个组元好像由一只无形之手促成的那样自行安排起来,但相反,正是这些单个组元通过它们的协作才转而创建出这只无形之手。我们称这只使一切事物有条不紊地组织起来的无形之手为序参数[1]。
2.协同与支配。在系统实现协同之前,各个子系统是独立运作的,这些独立运作的系统是无规律或者说没有形成运行规则,系统呈现出无序状态。随着系统的发展,影响系统运行的参数随之变化和变异,当系统靠近临界点时,各个子系统相互间的关联开始形成,并且随着系统的发展,这种关联也在逐渐增强。随着子系统间的关联增强,子系统本身的无序性独立运动的趋势逐渐减弱,当控制参量达到临界值时,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和其内的相对独立运动将会处于主导型地位,由此形成了系统中由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所决定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动,出现了宏观的结构或类型[2]。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协同理论中的支配原理,即序参数在系统协同下产生并发挥支配作用。
3.自组织。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促使事物向着有序化、结构化的方向前进,无组织则是导致事物走向失序、混乱并最终瓦解。哈肯从组织形成演化的角度,将组织分为自组织与他组织两种模式,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可见大量的自组织系统,如森林里面的生物群落、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的组织等等。一个有生命力的系统必须是自组织系统。
1.社会各界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价值认识有待提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农科教合作的子系统,即作为统筹指导的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各方的具体参与人员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认识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念环境、制度环境均会对其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整体上看,目前,我国的社会公众、政府部门、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各方具体参与者均存在明显的认识不足,由此导致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价值观冲突等一系列的问题,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制度环境、理念环境有待改善。
首先,社会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价值的认识不足。来自社会生产部门的企业和来自社会公共部门以及所属更为复杂的科研机构,他们之间在价值观念方面存在有很大的差异。企业和部分改制后具有经济实体的科研机构作为经济利益最大化组织,以经济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按照市场运行规律来分配各项资源,开展各类组织活动。而学校和部分科研机构还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推进科技进步是其不可推卸的职责,合作双方如果不能寻找到共同的结合点就会很难形成有效的合作。目前,无论是高校、企业还是科研机构,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方向和目标的认识还亟待更新,相当部分高校还只是将农科教合作看作是获取资源、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的一种方式,而对其改变办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认识不足,对如何面向企业、面向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认识不够,严重脱离生产实际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对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和创新不够,就如何通过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提高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走独立自主办学之路的合作目标不明确。就企业和科研院所而言,对短期经济利益的重视使其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思考,对人才储备、技术革新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其次,农科教合作的具体参与者的认识不足。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的主导方是高校,合作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参与合作培养的教师和学生对合作培养的正确认识是其目标实现的前提。教师和学生均需要认识到这种合作培养是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点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与能力培养,是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的统一,需要将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习得相统一,一线生产实践是发展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和学生认识的不足也是导致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不够顺畅的原因。
2.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投入保障有待加强。政府和合作各方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其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资金投入,而资金投入的多寡也决定了其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开展合作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的优劣。目前,教育部、农业部虽然出台了相应鼓励政策,但资金投入却很少,地方政府农科教结合基金也多用于科技成果转化,用于合作人才培养的资金少之又少。同时,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参与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目的本身就是希冀通过合作解决自身的资金短缺、教育教学设施陈旧和不足等办学难问题,而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中人员经费,包括支付给本校人员差旅费、生活补贴、教学补贴、企业人士的劳动报酬和指导费用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和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设施和场所,高校内部的实验设备落后于企业生产的技术要求,学生在校内习得的技能不能与真实岗位要求一致,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有一定影响。同时,教师队伍不稳定、企业派遣的实习指导教师不足,教师掌握的技术和操作技能与企业生产实践脱离,缺乏相应的一线实践锻炼和进修培训也不利于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预期目标的实现。
3.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深度有待提升。根据组织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将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层次分为前期基础、初步合作和实质性合作3个阶段。前期基础层面的合作多是偶然的、自发的,多为一次性的合作。具体表现在企业或科研院所被动地接受来自高校的学生实践,“大多仅用于毕业实习或者专业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只是进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或者只用于个别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3]。初步合作阶段的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是指高校与一些政府、高校、独立研究机构、企业等建立较为持久的合作关系。这一阶段合作双方已经有一定的利益卷入。高校的专业设置考虑到合作单位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能主动地邀请合作单位的人员参与其课程开发、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等工作。实质合作阶段是整个社会形成完善的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体系,各项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高校与企业形成制度化、习惯性的协作与融合。企业与高校的边界开始模糊,出现交集,合作双方为高度涉入。高校和企业全方位合作形成新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为企业“量身定做”所需人才,形成开放式的办学模式。
目前,我国的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大都处于前两个阶段,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内容涉及面还比较狭窄,相当部分的合作还停留在共建基地、接纳学生实习和提供一些设备与资金的阶段,学校较少主动地邀请企业参与其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育教学,而企业本身对这方面的要求也不多,导致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周期短、范围窄、内容单一等问题。
4.自洽式良性运行机制有待建立。在运行与管理机制上,以下原因制约了有效的农科教合作运行与管理机制构建。其一,多数具体的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各自为政,点上的创新多,未能形成系统性、具有借鉴价值的做法,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其二,运行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不能对参与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主体(教师、学生、企业的技术人员等)形成有效激励,不利于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开展;其三,对合作过程中各方行为的明文规定多数只停留在制度层面上,可供操作的实施细则和规则较少,且难以落实,对合作出现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协调,合作行为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其四,对于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长效发展机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
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面,国家有过一段时期的探索,主要依靠估测算与逐级填报统计,由于受人为主观因素干扰,造成表面上的数字“减排”而掩盖了实际上的水污染增长恶化,控制效果并不理想。近二十年来,人们对包括长江在内的大小河流的水污染变化状况缺乏客观判断依据,普通百姓感到身边的河流湖泊越来越脏,而人们能够读到的公开信息则往往是“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河流水质达标率逐年提高”,不仅与百姓感觉反差巨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正常判断与决策。
教育部、农业部在2011年组织开展相关工作,这无疑对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配套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尤其是缺乏对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激励政策,比如对积极参与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企业给予适当的税金减免等,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和科研院所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我国地方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地域差异、不同行业之间的差异导致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短缺,高等农业院校无法形成对企业和科研院校的吸引力,很难开展持久的、实质性的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
1.以尊重和包容的多样化的价值观构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的文化认同。协同的实现是以各种存在着差异性的独立系统经过发展变化而成,是个体化的组织元构成的新的系统,其初始状态不是理想的、单纯的、没有矛盾冲突的形态。协同的实现就是协调矛盾。承认矛盾,尊重世界的多样性,包容差异性是协同的本质要求。实现农科教人才培养的协同,就是需要在不同系统中形成包容、尊重差异化价值取向,求同存异,形成尊重多样化前提下的致力于人才培养的文化认同。当文化认同感形成之后,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合力愿景建立,使农科教合作各参与方能够如同有一只无形之手背后操作那样自行安排起来成为可能,这种“形成无形之手”的文化认同我们可以称之为序参数,序参数的出现是协同系统实现的标志。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各方也即各子系统形成文化认同是实现协同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
不同组织系统之间的目标与所求不同。企业通常具有明显的利润导向,注重合作带来的经济价值; 大学则是科研导向,考虑合作是否有利于学术研究。这种价值观的分歧影响着各方对合作利益的评价及合作范围和模式的选择[4],仅仅通过人才培养这一途径的合作相对脆弱,对不同单位的利益诉求的实现较为困难。因此,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推进,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和目标,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人才培养本身。作为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的主导方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农业院校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结合学校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以多角度、全方位、整体性的思路来审视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这一任务。
借用美国学者Chesbrough的“开放式创新”理论,组织系统可以从其外部和内部同时获得有价值的创意和优秀的人力资源,运用外部和内部的资源优势实现成果商业化,并在使用自己与他人的知识产权过程中获利。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这种理论的最佳实践对象。“知识的创造和扩散以及高级人才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应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与大学等外部知识源进行广泛合作”[5]。这种合作的共识是基于知识的人才资源需求,这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功能相吻合,农科教合作的文化认同可以在尊重行动背后的价值差异中形成共识,也即对知识和人才的共同开发培育。
2.构建以人才为纽带的系统内部要素流动机制,实现系统的协同。高等农业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行业部门、农业企业等不同机构其职能不同。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专门机构,是人力资本的富聚地,是现代农业科技的策源地;科研院所是农科科技推广与应用示范的实验区,是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专业实践的重要场所;农业行业部门是农业产业的指导与协调机关,主导农业发展与政策导向,是精英型农业人才的汇聚地;农业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是现代农业人才施展才干之所。可以说,高素质人才是不同系统之间最为关键的纽带。而培养满足各个系统所期望的人才,是实施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的前提,通过人才培养实现不同组织的目标与效益,则是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的关键。
从农业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角度来说,高等农业院校在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相应的优势资源,能够提供吸引企事业单位合作的相关条件,才能真正实施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是一种多方互利行为,“在合作过程中要保障合作企业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6],只有达成共赢效应,才能得以长期、稳定地结合。
首先,从双方合作的动因和目的来看。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农业教育是就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教育,它以培养面向现代农业产业一线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领域需要的,实践能力强、专业技能牢固的适用人才为目标。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单纯地依靠学校环境和校内教学来完成是非常困难的。高度的农业院校与企业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目标,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活动是当下的必然选择与现实应对,“依据政府或行业制定的标准来制定教学方案,同时请企业参与制订教学计划”[7]。从企业参与合作人才培养的动因来看,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需求呈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特别是涉农专门人才,由于种种原因跨专业就业较为普遍,涉农行业企事业单位非常需要专业思想牢固、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而市场随机招聘的人才往往不太尽人意。因此,与高校合作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培养技术水平高,对企业自身文化具有高度认同的人才是很多企事业单位有意愿也乐于参与其中的。
其次,从双方合作的实际获益来看,高等农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显性的收益是节约了办学成本,拓展了实践教学的场地、资源乃至师资,并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渠道,同时在开展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模式、培养过程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为提高学校本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实力、增加学校自身的社会影响力提供了舞台和空间。从农业行业、企业和农业科研院所来看,直接的收益在于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后备人才,为单位在应用技术研发和员工培训方面获得更多的便利与良好的基础。隐性的收益,更多的是通过合作人才培养的形式,能够与高校进行更多方面、更深层次的交流,为双方全方位的合作提供切入点和契机。农业企业可以经由合作人才培养,开展合作科研攻关、合作技术开发,为企业提供直接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可以通过人才培养合作,拓展到科研项目合作、技术推广与农民培训合作等多个层面。
3.在运行机制上保障农科教合作的良性自洽。高效的运行机制和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是保证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工作正常运行以及稳定、长期合作关系形成的关键。
目前,我国尚未在整体上构建起多方共赢的农科教人才培养合作的运行机制,政府在推动农科教合作关系确立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无论在操作层面还是理论层面的具体策略和运作模式都不够成熟,可供推广应用的典型模式不多,甚至经常因为信用不佳、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合作关系难以为继。
农科教合作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在政府层面进行统筹,在政策制定、体系构建、平台建设方面做好顶层设计,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可持续性智力支撑,把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因素考虑进去乃至给予更多的重视,突破部门利益与本位主义的桎梏,形成整体统筹、部门协同的政策导向与支撑机制。
其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协同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可以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设立行业校企合作基金,依托行业运作,通过政府专项投入、企业部分税收转移支付等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购买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的人才培养服务,资助在合作培养单位的学生开展创新性项目研究等活动,从而鼓励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协同学校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最后,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建立并落实对参与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在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的奖惩机制,对开展人才培养协同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包括税收的递进式减免等,对落实人才培养协同工作不力的单位取消税收减免、资金支持乃至取消其人才培养协同工作的资格等,以有效的资源支撑系统实现组织的良性运转。
[ 1 ] 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 2 ] 郭治安.协同学入门[M].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24.
[ 3 ] 奚汉清,邢晓源.浅议地方性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09(5):150-151.
[ 4 ]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2):165-174.
[ 5 ] Chesbrough H W.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J]. Cambrid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 6 ] 刘长宏, 张恒庆,王刚,等.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1):111-113.
[ 7 ] 洪林.国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2):1586-1588.
(编辑:王 佳)
2015-03-16
广东省教育科研重大项目:“探索高校管理现代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编号:2014JKZ007);广东省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项目:“多科性大学专业分类定位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曹广祥(1980- ),男,河南南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G646
A
1008-6927(2015)03-0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