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丽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 普洱 665000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55例中的应用
杨丽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云南普洱665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0例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质量控制前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两组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环境卫生学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临床应用
血液净化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所拥有的设备数量多、技术性强、风险高,做好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十分重要[1]。笔者通过对比质量控制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内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情况,来探讨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血液净化室有护理人员29人,血液透析机40台, 床旁血滤机2台(接收全院各科室的急性肾衰、中毒、肝损伤等病人的治疗)。血液净化中心平均每天接治100余名透析病人。选取11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质量控制前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实行质量控制的为观察组, 2010年6月至2013年5月未实行质量控制为对照组),在质量控制实施前后,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没有发生变动。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的方式,主要包括护理评估(评估患者病情、血管通路和设备情况)、基础护理措施(包括消毒、穿刺、查对和常见病症的观察护理等)、健康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质量控制,具体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1完善规章制度管理根据卫生部颁发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2010年)相关内容,结合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实际情况,对护理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覆盖感染管理、病历管理、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及应急预案等各个方面。同时,在科室内部成立专门的护理质量管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质控人员、感控人员和责任组长构成,定期对科室进行检查和评分,及时发现科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组织护理人员分析隐患发生原因,有效提高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质量。
1.2.2加强感染控制①做好科室环境管理 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医护人员通道及患者通道及污物通道,要求及时对透析间、透析治疗室和清洁库房、配液间进行消毒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并严格控制室内的湿度和温度;此外,在治疗区域内准备足够的卫生设施,在进行治疗操作时,医生和护士要求严格按照规范做好卫生准备,在净手和戴手套状态下进行工作。②实行病人分区管理 将透析治疗室分为普通、急诊、隔离透析三个区域。其中,普通区接收维持性透析治疗的患者,设有A区、B区、C区、D区,每区有5~8台透析机,设有空气定时消毒机,对新透析患者进行抽血检查,筛查患者的乙肝、丙肝、HIV等传染病学指标;急诊区主要是对未筛查的患者进行透析;隔离透析区(即E区)是对阳性患者进行专机透析,以有效防止病人之间互相感染,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分机管理。③做好透析机的消毒 每次透析结束后,都要对透析机外部进行擦拭,使用的是含氯500mg/L的消毒剂;如果发生透析机被血液污染的现象,则要使用含氯1500mg/L的消毒剂擦拭掉血迹,再用含氯500mg/L的消毒剂擦拭,并清洗透析机内部。
1.2.3加强对护士的培训定期对护士展开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加强护士的无菌观念,以有效保证其护理操作的质量水平。专业技能主要包括:①在内瘘穿刺消毒时,要保证消毒直径超过8cm,消毒部位是中心静脉导管的接管前、出口处和动静脉端,使用碘伏进行消毒。②护理人员要对各个工作环节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加强对危险因素的重视,比如急诊、危重、老年或者住院等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患者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加深等凝血预兆,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抗凝剂等药物,有效预防透析凝血问题的发生,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2.4实行病人包干管理对病人实行包干管理制度,将病人护理的责任分配到不同的护理小组,每个护理小组均由适当比例的新、老护理人员组成。稳定护理人员与透析病人之间的护患关系,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和配合,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知识等各方面信息,更有效地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准确追踪患者的血压、生活质量和透析等情况,预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2.5做好护理人员安排血液净化护理工作任务重、风险大,通常有较大的工作压力,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以保证护理工作的准确执行。所以,要做好护理人员的排班,通过新老护理人员的合理搭配,针对夜班、重大节假日和重点质控环节等,对护理人员工作和休息时间做出科学规划和调整,保证护理人员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护理任务,最大限度的避免护理安全或感染性事件的发生。
1.3评价指标①环境卫生学采样监测:分别采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血液净化室各项卫生指标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的合格率。②护理质量评分:分别抽取质量控制实施前后的55名患者,使其对护理质量进行评分,采用自拟评分标准。评价项目包括病房环境、护理操作、护理态度、护理效果和相关注意事项掌握情况,每项计20分,比较两组评分结果。
2结果
2.1两组环境卫生学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比较观察组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血透患者环境卫生学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90分以上人数明显增多,平均分数有大幅度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是医院护理的重要对象,在任何护理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所以,提高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水平十分重要。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质量控制实施前后两个时间段内血液净化中心的临床资料,通过完善护理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环境管理和对护理人员培训、做好透析间的消毒卫生以及护理人员的科学排班等质量控制措施,使血液净化护理工作的流程更加合理,操作更为科学、规范,减少了感染发生的概率[2]。
同时,通过病人的感染筛选和分区管理、透析机的内外部消毒等措施,严格落实透析机上血迹的清理消毒工作,有效避免了患者之间交叉感染问题的发生,提高血液净化护理的质量[3]。此外,病人包干制度的实行,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责任心,使其主动积极地关注病人情况,自觉地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及时发现护理当中存在的隐患并进行改进。实施质量管理后,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卫生学采样细菌培养合格率和护理质量评分都较实施之前有了明显提升,充分说明质量控制能够提高血液净化护理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措施,对于提高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利,全梓林,陈新红,等.质量控制图在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1):12-13.
[2]刘立.血液净化安全的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093.
[3]钟秋,杨雪群.血液净化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42):421-422.
(收稿日期:2015.08.31)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