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楚冰 张莞岚 陈创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
医药论坛
广东省部分乡镇地区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现状研究
邹楚冰张莞岚陈创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医疗市场的供需矛盾也越来越突出,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当今,虽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不断地推进和完善,但是对于乡镇地区的居民,尤其老年人,碍于年龄及收入等多方面的因素,他们的医疗需求还是得不到保障。本文从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居民对疾病的认识、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 分析影响广东省乡镇地区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因素,从而指出促进广东省乡镇地区老年居民就医行为良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老年居民;就医行为;医疗保障
为了减轻医疗支出给农民带来的经济负担,2002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从2003年起,全国部分县(市)已经因地制宜地开展了试点工作[2]。中共十八大更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3]。
尽管国家对农村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加大,但农村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由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而且这些因素对其就医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就医行为的定义,有多种描述,目前较为具有概括性的表述是:就医行为是指人们在感到身体不适或出现某种疾病症状,或者即便现在没有感到不适,可是感觉到有潜在患病危险时采取的寻求医疗帮助的观念、表现和行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社会行为[4]。因此,研究乡镇老年居民的就医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乡镇医疗保障制度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调查范围及资料来源
本次调查的范围包括梅州市蕉岭县三圳镇、广州市从化鳌头镇、龙潭石联村、清远市连州西岸镇、广东省雷州市英利镇、汕头市潮南镇仙城、中山市坦洲镇、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青云村、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司下村、广东省开平市赤坎镇圩镇社区、清远市连州西岸镇、佛山盐步及其周边农村地区。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针对可能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因素,问卷设计主要包括五方面:①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居住情况);②调查对象既往身体健康状况及患病的就诊方式;③调查对象的经济收入情况;④调查对象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及受教育程度;⑤医疗保险因素。本次调查范围广泛,层次齐全,基本能够反映广东省乡镇地区老年居民的就医行为。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人物访谈法以及利用文献资料摘要。问卷经筛选、整理后,用SPSS 18.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问卷共收回479份,有效问卷为419份,有效率为84%。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419份群众类问卷中,男性 152份,女性267份,所占比例女性较多;年龄为60~65岁的159份(38%),65~70岁的 77份(18%),70~75岁的39份(20%),>75岁的100 份(24%),故调查对象中处于60~65岁年龄层的老年人居多。问卷就老人的居住情况、经济收入情况、居民患病的就诊方式、居民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当地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经济状况、居民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的就医行为影响较大,具体分析如下。
2.2经济状况与就医行为
表1 经济状况与就医行为的关系 [例(%)]
据表1,收入在500元以下的老年居民,相对于其他收入较高的老年人来说,其选择不就诊的人数最高,为21人,且绝大多数就诊的居民都选择乡镇以下级别的就诊机构就诊,而收入较高者,则选择到县或县级以上的就诊机构就诊。由此可知,乡镇老年居民的收入水平对于其是否选择就诊以及就诊机构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2.3居民文化程度及其对疾病认识与居民就医行为的选择
表2 文化程度与就医行为关系表 (%)
从表2可知,乡镇老年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且在分析中得知,在242个受教育程度为小学以下的对象中有31人选择不就诊,87人选择村卫生所,78人选择乡镇卫生所,所占比例都比较大,而选择县级以上诊所的比例较低;相反,在受教育程度为大学或大专的11个对象中,有高达5人选择医疗设施比较完善的县级或县级以上的诊所就诊。
再据图1与图2,患病的老年人中有71.04%的人是通过医院来获取疾病信息的,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有62.50%的老人认为症状轻而不去就诊,但是从访谈中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大多数此类老人患有多种疾病或潜在的较严重疾病,因此他们就会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而使病情恶化。这种情况称之为就诊延误。就诊延误包括病人首诊延误和病人正式就诊延误, 前者是指从病人出现症状到首次就诊( 包括各级医疗保健机构) 所经历的时间, 后者是指从病人出现症状到首次前往乡级及乡级以上正规医院就诊所经历的时间[5]。
由此可见,乡镇老年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严重影响其选择是否就诊及其就诊机构。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更有可能不就诊,而就诊机构方面,受教育程度高的会选择更好的就诊机构。
2.4医疗保障制度与就医行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农村还是较为普及的,但仍存在少数没加入或不了解,说明还得加大宣传和实施力度。此外,有加入新农合的人选择乡镇卫生院或县级及以上医院就诊的比例相对较高。
表3 参与新农合情况与就医行为的关系 (%)
综上所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行还是很大程度上改善老年居民的就医行为,包括促进他们去就诊,在就诊机构方面选择更为完善的诊所以及遵医嘱服药等。
3建议与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知,影响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主要因素有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以及医疗保障制度三方面,为了促进广东省乡镇地区老年居民就医行为的良性发展,使乡镇地区老年居民的医疗需求得到确切的保障,笔者认为当地卫生院及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建议如下。
3.1对当地卫生院的建议当地乡镇卫生院的就医条件(包括医疗检查及治疗设备条件)较差,易影响村民患病时选择医院的决定。因此,建议当地卫生院改善就医条件,引进专家,添置医疗设施,如聘请一些专家为病人做外科和妇科手术,以及提供一些检查和特殊治疗。
由于乡镇地区老年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疾病的危害认识浅。因此当地卫生院应大力开展疾病知识的普及活动,如通过黑板报、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传播常见病知识。
当地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有限,难以应对严重的疾病,对于身患重病的老年居民更是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因此,卫生院应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水平,同时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从而更好地为当地村民服务。
对于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在当地考察可知,他们无法自理生活,甚至存在温饱问题,看病更是一个重大的难题。对于该特殊情况,卫生院可提供上门治疗的服务。
3.2对政府的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以大病统筹为主,小病依然是用农民个人医疗账户支出,因此对于慢性病患者,长期的药物费用已占据日常支出的大比例。此外,对于贫困家庭,即使大病能报销,但剩余费用依然无力支付。因此,政府可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相关调整改善,如将某些慢性病的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或是适当提高慢性病费用的报销比例,可采取年度多次费用累计报销的形式。
对于老年居民,医疗报销程序较为繁琐。因此,政府可考虑针对老年居民简化报销程序,以利于老年居民操作。
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敬老院等养老机构,让独居老人居住养老院,这样他们才能在平时受到更多关心与照顾,在生病时得到及时的救治。
政府应鼓励当地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及鼓励当地多办企业,从而提高当地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雅静.当代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 颜媛媛,张林秀,罗斯高,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分析——来自中国省101个村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6.5.
[3]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22).
[4]姚兆余,张娜.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胡屹, 徐飚, 赵琦. 苏北农村地区县级医院门诊慢性咳嗽患者就医行为和医疗可及性的影响因素探讨[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25(8):650-658.
(收稿日期:2015.08.17)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4-0143-03
通信作者:陈创荣,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医学。
作者简介:邹楚冰(1992-),本科,研究方向:针灸推拿学; 张莞岚(1992-),本科,研究方向:中医学(针灸临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