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之末”可掀“惊涛骇浪”
——新媒体环境下经济行为的变化分析

2015-03-17 23:03:58马雪健
新闻前哨 2015年10期
关键词:众筹经济

◎马雪健

“青萍之末”可掀“惊涛骇浪”
——新媒体环境下经济行为的变化分析

◎马雪健

在新媒体舆论“场境”下,传播环境的改变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逐渐明晰。其中,社会经济行为的转变表现得尤为突出。经济行为主体同时也是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信息的传播方式、载体、速度、效果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民众的经济预期也随之发生转变,并直接作用于他们的消费、投资等经济行为。研究新传播环境下的经济行为特征,对政府管理、公司决策、市场调节等环节,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一、新媒体“场境”下经济行为转变的表现形式

1.圈子经济

与之前民众所熟知的由企业家群体组成的“泰山会”、“正和岛”等圈子不同,自媒体所形成的“微圈”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行为的主要形式。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普及,商业信息的社交化、体验化特征增强,更让“圈子经济”的魅力不断扩展。最直观的表现是,当你打开手机,各类兴趣爱好的APP进行的产品推介,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微博中的代购......社交圈所形成的关系营销及精准推送,足以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同时,由“圈子经济”衍生出的“粉丝经济”,已经成为当今重要的经济运营模式。

2.众筹模式

近年来,“众筹”作为新的经济形式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众筹模式的兴起,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关系,随着各类众筹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涉及股权众筹、非股权众筹、社交众筹、观点众筹等方方面面的运营模式,正解构着人们对投资领域的认识。众筹模式门槛低、多样化、草根性等特点,让普通网民可以很轻易地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投资及融资需求。实体经济也能在众筹过程中,积累一定的人脉,为经营活动拓展新思路。

3.口红效应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经济不景气时,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口红这样花钱不多、但能给生活增添色彩的商品。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务网站和盛大、巨人等网游公司飞速发展,正是“口红效应”的突出表现。如今,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开始削减高额消费的开支,由此带来的是网络购物、网络休闲、网络娱乐的兴起。“口红效应”也是当前消费者心理的直观呈现。

4.口碑法则

从市场培育角度看,互联网营销催生了数不胜数的知名品牌。这些品牌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其根本原因只有一条——口碑。以近年来互联网营销较为成功的小米公司为例,按其创始人雷军的解读,小米品牌运营的七字要诀是“专注、极致、口碑、快”,其中,“口碑”是核心。因此,小米将开发模式总结为“单点突破——试错——用户反馈负面口碑——再迭代——再试错——直到正面口碑——然后顺势而为”。自媒体环境下,民众在投资、消费之前,通常会依靠网络评论进行口碑评估,口碑法则是品牌运营的制胜法宝。

二、新媒体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1.“草根”言论激起“涟漪效应”

一条140字微博+1200多粉丝=上市公司10亿元市值蒸发+宋丹丹道歉+社会恐慌+药监局被迫回应......这正是基于自媒体平台演化的“优卡丹事件”所激起的舆情涟漪。2013年1月21日下午,北京某医院一名孟姓医生发布微博:“优卡丹和‘好娃娃’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已经被充分证明了对儿童的肝肾毒性,一岁内禁服,六岁内慎服。但是为什么媒体还在播出他们的广告,药店也可以无阻碍购买。各位大V帮忙转发吧,让媒体撤除这种残害儿童的广告吧!”并@了宋丹丹、文章等名人。在短时间内,在粉丝的推动下,舆情烈度急速提升,涉及的代言明星、监管部门被迫发声,而涉事企业更是付出了惨重的经济代价。从初衷来看,该事件的发起者是正义感使然,并激发了其他草根网民社会正义的不断聚集。但所发布的未加证实的信息,则会对社会经济秩序产生严重威胁。此类事件在新的舆情环境下层出不穷。

2.自我辩解深陷“舆论群哄”困局

新媒体环境下,涉事企业面临舆情危机时,在未掌握民众真实诉求前,急于为自己“洗白”,常会使自己陷入更深的舆情困局。2015年3月,微信朋友圈疯转一条关于油价的段子:“今天(3月20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七年前,2008年的今天,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中国油价每升6.3元人民币;2015年的今天,国际原油每桶43美元,中国油价每升仍然是6.3元人民币。请问油价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对此,中石化官方微博立即喊冤:“今天,国际原油每桶43美元,欧盟每升约9.1元,中国每升6.3元。七年前,因中国经济形势及各方压力,压缩国内成品油调价幅度,国际原油每桶147美元,欧盟每升约14.8元,而中国每升仅为6.3元。谁是‘冤大头’,你懂的。”从发声后的舆论反映来看,中石化针锋相对、据理力争,并未平息网民的疑惑,反倒激发了他们的“群哄”热情。

3.经济行为主体的情绪作用于网络

从舆论场的转变来看,网络舆论场与现实舆论场的重合度不断增强,百姓的消费习惯、心理、诉求也会在网络中得以集中呈现。以今年6月中旬和8月下旬的两次股市震荡中的互联网表现来看,股民的情绪反应会直接表现在网络中。两次股市震荡开始后,“政府放弃救市”等言论在社交网络中愈演愈烈,引发股民群体性失望和恐慌。网络上,唱衰中国股市的言论不绝于耳,无形中增加了股市局势恶化的风险。当利好政策出台后,网络负面情绪随着专家的解读趋于缓和。现实生活中,股民群体由悲观→恐慌→愤怒→理性的情绪转变,与同时段的网络情绪走向高度契合。

4.倒逼实体经济转战互联网

从消费习惯看,新的传播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从之前的逛商场到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日常所需,网络消费者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的主力军。再从市场的直观表现来看,互联网经济对实体行业的冲击极为明显。2014年双十一期间,阿里全天交易额突破571亿,无疑为实体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消费者消费行为转变、消费群体转移的大背景下,实体行业紧紧抓住移动互联网电商时代,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场境化经营模式已经成为趋势,商超、教育、旅游甚至是医疗,移动互联式经营理念已成共识。

5、谣言变异性传播引发消费者恐慌

在政府加大力度整治网络谣言乱象的同时,各类谣言却转变为另一副“嘴脸”,以更为隐蔽的方式进行传播,增加了市场管理的成本。以微信朋友圈为例,谣言以“善意”的提醒方式出现。在强关系作用下,曾经一度出现的“禁用化妆品名单”、“吃一包泡面需要肝脏解毒32天”、“肯德基用6个翅膀8条腿怪鸡”等谣言再度抬头,这些谣言通常会以第一人称口吻出现,在半封闭的微信公众账号、朋友圈、微信群内,很多人都会“宁可信其有”,并二次转发。今年6月1日,因恶性造谣事件,肯德基一纸诉状将三家公司的10个涉嫌造谣的微信大号告上法庭,要求共计350万元的赔偿。肯德基愤然向微信大号开刀,足见其在日常经营中已不堪谣言之重负。

三、专家解读

1.互联网改变传统商业管理模式

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在“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讲话中表示,企业从采购到营销,到客户管理,再到产品管理,这一系列环节及过程是需要管理的,现在2.5G内存在我们的手机上,现在手机的芯片要比当时的PC要高一千倍、五千倍,这种处理能力,除了我们可以看视频、听音乐、处理数据、做表格,还可以移动办公,移动商务,随着你这个人走到哪儿,因手机而无时不在。你迅速的业务信息及时集中,过去一个企业要统计一个报表最快也得一个月,现在最快可能就在一天之内。

2.网络谣言对经济行为产生巨大影响

2015年3月,参加全国“两会”的杭州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我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迅速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少数在网络世界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或者机构,出于各种目的,对他人特别是一些知名企业及其产品进行诋毁,而大量不明真相的网民又纷纷对这些虚假信息进行转发传播,往往造成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对社会稳定也带来很大的不稳定因素。

3.新媒体背景下经济行为主体发生改变

微博研究人杜子建在其著作中提到,微博购物正在发生、手机购物正在发生、智能购物正在发生、农村电商正在发生,而这些“发生”正在毫不留情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活在今天的我们,不仅仅是这些“发生”的见证者,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是这些“发生”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4.互联网成为商业的核心要素

在“2014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三全食品董事长陈南表示,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首先是从思维上要有一些变化,过去传统企业对互联网的认识,作为传统产业的一个辅助手段。比如说传统企业也会上一些ERP、CRM或者是OA系统,但是未来的社会发展可能对传统企业,特别是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就不是一个辅助手段,而是作为新的商业模式的一个主要要素,一个核心要素,它会成为整个新商业模式的主要支撑。

四、政府该如何应对新媒体“场境”下的经济变革

1.制度保证

各级政府应充分重视新媒体舆论环境对经济行为的作用,这不仅影响到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对国家经济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围绕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各级政府应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商业模式及经营理念,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速推动地区新媒体产品进步。同时,要做好制度上的保证,推动相关制度创新,为地区经济能够有效适应大环境提供新思路。

2.平台建设

地方政府要与时俱进,积极打造智能化经济运营平台。首先,政府联手企业,做好市场调研,规划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智能蓝图,以打造“智慧城市”为契机推动地区经济跨越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新技术平台创新产品、优化流程、提升服务。再次,完善地区数据资源管理平台,充分挖掘地区数据的实际价值,以数据的深度开发来满足企业及民众的实际诉求。

3.舆论引导

新媒体打造的舆论“场境”下,政府只有掌握并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及方式,才能融入新的传播语境。因此,应用自媒体,畅通与民沟通渠道,是政府执政的基本功。同时,应注重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监控,及时掌握民众消费新诉求、新趋势、新问题,对于出现影响经济发展、破坏经济秩序的负面舆情苗头,应及时进行干预。特别要注意那些别有用心的唱衰经济的言论,以及各类带有商业目的的谣言、诽谤,对于此类现象,政府应积极运用自发声平台及新闻媒体,合力处置,避免负面情绪四散蔓延。

4.法律约束

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需要有健全的法律体系来约束。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经济行为所呈现出的种种新特征、新问题,亟需完善现有的法律与之相匹配。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指引下,以法治理念来平衡新业态与传统思维之间的摩擦,是解决新传播环境下经济问题的根本方法。特别要注意网络新经济业态下的犯罪特征,研判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经济犯罪形式,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依据。

(荆楚网)

猜你喜欢
众筹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众筹
英语文摘(2019年12期)2019-08-24 07:53:48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分享经济是个啥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4:00
新闻众筹初探
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Tern为Vektron电动自行车完成Kickstarter众筹
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 02:54:03
拥抱新经济
大社会(2016年6期)2016-05-04 03:42:05
“众筹”牵手“三农”:前景可期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