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的风骨

2015-03-16 22:13要英
新民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檐下北京人艺雨声

要英

甲午守岁,未看央视春晚;红茶续杯,慢品《檐下听雨》。

烟雨情怀尽沧桑!唐斯复的祖籍为湖南浏阳,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风起云涌的壮怀激烈之乡。在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之前,唐才常就是清末《湘学报》和《湘报》的发起人。唐才常和谭嗣同被当时的知识界和革命党人赞誉为“浏阳双杰”,一起创办了时务学堂,以期推动戊戌变法、改良救国。后谭嗣同等六君子因变法失败、拒绝流亡而在京城菜市口就义。唐才常不久组织了著名的自立军起义,也是一腔热血尽洒黄土,1900年牺牲时仅33岁;他就是唐斯复的曾祖父。

唐斯复的曾外祖父,则是末代帝师、学养精深的清末太傅陈宝琛,她家还与福建闽侯的陈氏家族和民族英雄林则徐家族沾亲带故。这些剪不断的“沾亲带故”不仅仅是荣耀,在祖国山河一片红的时代则是“说不清楚”的麻烦。1959年,有着办报基因遗传但在北京参加高考的唐斯复,是无法选择新闻专业的。她成绩虽好但最后勉强被中央戏剧学院录取,也是因为得到了院长欧阳予倩夫妇的照顾;真可谓是“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是她的第一道雨。

对此,在《檐下听雨》中作者是这样感叹的:“虽然年轻,但是没有风华正茂,没有才华横溢。”“风雨中,这些痛算什么!”在她的心灵史册中,唐斯复并没有刻骨铭心地浓墨渲染那些“急风暴雨”。倒是在一个时代的变迁之后,她的身世又戏剧般地“高贵”起来了。此时,淡定的她是这样淡淡、幽幽地向读者述说的:“我终于可以进大学了。……(雨后的)路,挺难走的。说不清是高兴还是难过,那年我18岁。二十余年之后,我的出身又被认为很好、很显赫。可是,依旧是我。五十年坎坷,我完成了学业,做过演员、编剧,1981年成为《文汇報》驻北京记者,今天,还在做喜欢的事情。”她确能做成事,就如雨后春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唐斯复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其情怀就源于“听雨”;听雨,就是她多年来难以忘怀的意境。她如此接近李叔同的境界,“听雨,恬静养性修身。只要心中有雨声,便能在喧嚣和嘈杂中寻回超凡脱俗的心境”。

听雨的意境与艺术邂逅的场景,是在北京皇家粮仓昆剧《牡丹亭》的演出现场。当时导演的意图是在北京有六百年历史的粮仓空间营造出江南厅堂的意境,现场置放了六口大鱼缸,内有金鱼游弋。演出之中,突然水声大作,如同骤雨倾盆,原来是鱼缸上方安装的花洒同一瞬间喷出水来;之后,雨声逐渐减弱,丝丝蔻蔻地持续到全场惊艳收尾。这种简洁的创意,在唐斯复看来就是复活了昆曲场景的江南原生态,别具艺术魅力。

“北望神州是故乡,烟雨江南多彩虹”;唐斯复的生活后来渐渐地回到了江南的雨季。她不仅“听雨”,更是直接“唤雨”迎春归。最绚烂的那道彩虹,就是她直接促成了北京人艺时隔27年后对上海的重访。那是1988年,上海邀请北京人艺五台大戏赴沪演出;原班人马演绎《天下第一楼》、《推销员之死》、《狗儿爷涅槃》、《哗变》、《茶馆》。这一文化交融的大事件,当年就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奇观;曹禺、郭汉城、刘厚生、吴祖光等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成为这道彩虹的不朽符号。类似的京沪文化交流盛事,2012年也在上海辉煌过一轮霞光,她也是“唤雨”的使者。而在海峡两岸之间,她将昆曲《长生殿》聚焦成了传统经典推陈出新的最大公约数。这些从听雨到唤雨的故事,《檐下听雨》中很多,精彩迭出,值得细细品味。

猜你喜欢
檐下北京人艺雨声
雨声说些什么
听雨声
檐生情
檐生情
《雷雨》中的“雨声”
冬日
北京人艺是“一棵菜”
我是你檐下一只燕(外一首)
雨声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