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淘气等
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养殖者非常渴望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千方百计提高畜产品产量,于是盲目加大投入,以达到增产之目的。然而,经济效益是指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不能错误地认为只要产出量增加了,利润就会增长,经济效益就能提高。若利润增长是建立在超幅加大投入基础之上,这样产出再多、利润再高也无任何意义。所以,养殖者要走出“产出多利润高、利润高效益好”的误区。
1. 高产出不一定有高利润
为了获得养殖高利润,养殖者随意加大养殖成本,极力提高畜产品产量,不考虑投入产出比,往往事与愿违,反而造成利润的降低。如奶牛采用高精料日粮,尽管产奶量较主要采食优质粗饲料时有所增加,但实际利润却降低了,说明高投入高产出不一定有高利润。
2. 高利润不一定有高效益
经济效益是衡量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的综合指标,是指企业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C+V+M)/C+V(其中C代表消耗原材料价值,V代表工人工资,M代表利润)。C+V为生产成本,即可得出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利润)/生产成本=1+利润/生产成本,可见利润是一个绝对数,而经济效益是一个相对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利润总量和生产成本两个因素,利润增加并不一定表明经济效益提高。在这里存在3种可能的情况:
①如果利润增长幅度大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或利润的减少幅度小于生产成本减少幅度,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如一个养殖企业在一个经营期内的利润是30万元,生产成本是100万元,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是1.30。当后一个经营期内的利润由30万元增长到36万元,增长了20%,生产成本由100万元增长到110万元,增长了10%,利润的增幅高于生产成本的增幅(20%>10%),其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比值是1.33,与前期相比增加了0.03,这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同理,如果后一个经营期的利润由30万元减少到27万元,减少了10%,生产成本由100万元减少到80万元,减少了20%,利润的减幅小于生产成本的减幅(10%<20%),其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比值是1.34,与前期相比增加了0.04,这也说明经济效益提高了。由此可以衍生出:利润增加生产成本减少,生产成本不变利润增加,利润不变生产成本减少,这些情况都表明经济效益提高了。
②如果利润与生产成本同比增长或降低,则经济效益不会改变。假如还是同一养殖企业,当后一个经营期的利润由30万元增长到36万元,增长了20%,生产成本由100万元增长到120万元,增长了20%,利润与生产成本同幅增长,其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仍是1.30。如果后一个经营期的利润由30万元减少到24万元,降低了20%,生产成本由100万元减少到80万元,降低了20%,利润与生产成本同幅减少,其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还是1.30,表明经济效益没有变化。
③如果利润增长幅度低于生产成本的增长幅度或利润减小幅度高于生产成本减少幅度,则表明经济效益降低了。如该养殖企业的利润由30万元增长到33万元,增长了10%,生产成本由100万元增长到120万元,增长了20%,利润的增幅低于生产成本的增幅(10%<20%),其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比值是1.28,与前一经营期相比减少了0.02,表明经济效益降低了。同样,后一个经营期的利润由30万元减少到24万元,减少了20%,生产成本由100万元减少到90万元,减少了10%,利润的减幅高于生产成本的减幅(20%>10%),其生产总值与生产成本比值是1.27,与前一经营期相比减少了0.03,表明经济效益也降低了。由此还可以得出:利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成本不变利润减少,利润不变而生产成本增加,这些情况都表明经济效益下降。
3.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和途径
以上例子说明,利润增长经济效益不一定会提高,利润降低经济效益也并不一定下降。那么,畜禽养殖通过何种方式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呢?一方面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增加产出,提高质量,进而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减少投入,降低损失,进而减少支出。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畜产品产量、降低养殖成本,才能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①依靠科技,使经济增长方式由松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养殖企业要改变单纯依靠增加投资、铺新摊子、扩大规模、增加人员等松散型经营方式来增加养殖量和畜产品产量,应转变为依靠先进技术和工艺,在规模不扩大、人员不增加的前提下,采用自动喂料、自动清粪、自动饮水等先进机器设备,实现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畜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加畜产品产出总量。
②依靠科学,使生产经营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管理包括饲养管理和经营管理两方面的内容。饲养管理的转变:一是由传统品种向优质品种转变,淘汰劣质低产品种,选留优质高产品种,通过选种选配培育或直接引进新品种,发挥新品种基因优势;二是由单一饲料向多样化配合饲料转变,根据不同畜禽品种在不同生长和生产阶段营养需要,科学配制全价饲料,让畜禽充分发挥其品种潜能;三是由自然环境向室内可控环境转变,使舍内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和饮用水质量等符合畜禽要求,为其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生产环境,并加强卫生消毒、防疫灭病工作,降低畜禽发病率和死亡率。通过精细的饲养管理,提高畜产品产量。经营管理的转变:要将无计划的盲目发展和忽视市场经济的粗放经营转变为采用现代管理手段,做好产品结构调整、市场开发、人力资源配置、畜产品质量提升等一系列工作,实行畜产品无害化生产,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要创品牌、争名牌,体现畜产品的科学价值,以质量求发展。
③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养殖企业,用人也十分关键,要多选用有知识、有能力、有热情的高素质技术人员,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生产实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科学生产力的作用。要严格控制增加不合理的劳动用工,避免留用无能、无用、吃空饷之人,减少人工费用支出。在物力投入上,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养殖规模,因地制宜、有计划地建造饲养设施,避免盲目建造与实际用途不相适应的高规格建筑以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建筑,避免无计划地采购设备;要有计划地购进或加工配制饲料,防止霉变和鼠害;合理使用水电,防止供水设施漏水和用电设备空运行造成浪费。
④维护检修设施设备,实现养殖安全生产。对于饲养场设施设备要经常进行维护和检修,一方面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投资频率;另一方面可及早发现隐患,避免发生生产事故,造成财产损坏和人畜伤亡(如畜禽舍年久失修倒塌、电路漏电等,引起不必要的新增投资和经济赔偿)。另外,还要加强防火、防盗工作,一旦发生火灾和失窃,同样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影响养殖效益。
(作者联系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畜牧水产局 邮编:05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