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刚等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秋季粮王大赛揭晓,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农民孙丰忠以亩产1048.27千克的成绩,再次夺得“玉米粮王”称号。
临邑县通过实施中国农科院“百亩吨半粮”高产攻关模式和山东省“400亩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项目,积极培育“粮王”,带动了粮食高产创建,玉米平均单产648.5千克,全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万吨。
2014年秋天的一天,笔者深入临邑县采访,探寻3位省、市“粮王”增产的秘诀。
张心跃:信赖高新技术
“高产全凭新技术,你不服不行,要不,咱能当‘粮王?”看着屋顶上晾晒着的黄灿灿的玉米,临邑镇国寨村的种粮大户、市级“粮王”张心跃深有感触地说。
张心跃告诉笔者,他家的玉米地属于增产模式攻关田。2013年,山东省农业厅专家对他的示范片实行新技术品种改良种植,玉米实打实测,在6个参赛户中,他以亩产1023千克的成绩获得冠军,获赠电冰箱一台。2014年,他种植的小麦单产达到了750千克,成为德州市小麦“粮王”,再获政府奖励的一台大马力播种机。
2014年夏种时,国寨村千亩玉米吨粮田又被纳入中国农科院“玉米高产优质综合技术集成与高效生产模式建立”试点项目区,全部采用化控增密、抢时贴茬精播、全元素三位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全程机械等6项增产技术。 “省、市、县的专家在播种前也会来给我们上课,尤其是专家讲的三位配方施肥,我觉得好处很多,玉米生长见效快。”张心跃说,“听专家一讲,心里特别明白,过去大伙儿没有理论,凭经验,收成忽高忽低,听了专家的讲课,按照专家说的做,收成保持稳中有增,这就是专家下乡、农民听课带来的好处。”
近年来,临邑县积极增大玉米种植密度、推广耐密品种,大田密植已从1亩地不到4000株推广到4400多株,而张心跃的玉米地竟然达到6000~7000株,产量达1000千克以上。
“科技种田让广大农民确确实实尝到了甜头!”临邑县县长林春元说,“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才是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近年来,临邑县尤其重视农业科技的创新应用,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的积极合作,推广应用了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氮肥后移、玉米适时晚收等二十余项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农艺。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与中科院及各级农业技术站的合作力度,把更多的良种良法送到百姓的田间地头!”
魏德东:种粮大户结盟
临邑县德平镇富民合作社的理事长魏德东,2008~2013年连获“全国粮食生产大户”,2011年以玉米亩产973.4千克、小麦亩产717.79千克的成绩问鼎 “山东粮王”。笔者采访他时,他正在院子里和本镇的十几个种粮大户开“同盟会”,商量购买玉米加工机械的问题。“前段时间,几个代表一起考察了几家企业的设备,有了初步意向,我们准备先买3台。”魏德东说。
“成立种粮大户联盟,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植效益。”魏德东接着说。去年秋收一结束,他算了一笔账,农机设备投入资金压力很大,单打独斗谁都承受不起。经过走访,他发现大家的问题都一样,于是提议大家联合起来,抱团发展。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联合一些农户当年就成立了种粮大户联盟。魏德东说:“现在是再大的粮食订单我们也敢接,农资采购直接跟厂家谈价格,我这3000亩地每年多赚80万元。”
笔者了解到,德平镇几个村的种植大户已达成了发展小麦、玉米种植的协议。2014年5月份,种粮大户联盟统一招标购进农药,实施小麦“一喷三防”统一作业,短短5天时间12万亩麦田全部完成了喷防作业,减少了家家户户分别喷防的人力资源浪费,避免了喷防时间不统一造成的病虫传染。魏德东说,通过大户联盟组织协调,夏收时节,全镇村级合作社共协调机械六百多台(套),12万亩小麦收割期限比往年缩短3天,亩均节约成本二十元左右,小麦价格每千克高出市场价0.2元,每亩节本增收四百元左右。
目前,临邑县百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已有47个,种植面积近二十万亩,越来越多的种粮大户依托优势抱团发展,变“各自为战”为“集团作战”。
孙丰忠:看重精耕细作
“我夺得今年的‘玉米粮王,主要得益于精耕细作。”2014年10月25日,笔者见到德州市“玉米粮王”、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的孙丰忠时,他正在地里给小麦查苗、补苗。2010年11月,孙丰忠以玉米亩产1029.6千克的成绩成为“山东粮王”,获赠一辆价值近二十万元的小轿车。
孙丰忠一辈子都跟土地打交道,最信奉老人们说的“人勤地不懒”。经4年蛰伏摸索,他认识到,有上级专家悉心指导,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农民们种地的种植技术已经成熟,粮食产量再想突破就得在精细管理上下工夫。在播种前,孙丰忠要比别人多做两件事:一是犁地时将按比例混合的锌硫磷和棉饼撒入地里,这样能有效杀灭金针虫、蝼蛄等害虫;再就是在播种前一定要施一遍农家肥,给土地加营养,提高地力。
玉米播种时,孙丰忠采用“大小垄”的排列方式,充分发挥边行优势,即靠边的玉米行间距小,越往地中心间行距越大,保证每一棵庄稼都得到充足的光照,也便于通风,这样结出的玉米质地优良、颗粒饱满。他认为现在种地科技化、机械化都有了很大提高,耕地面积限制了所能种植的玉米株数,只有在每株玉米个体产量上求“质”的突破,注重细节管理,才能夺取高产。比如在玉米拔节至抽穗期,加大氮肥比例,能防倒伏、防旺长,增加成穗,增加粒重,然而大部分人都会在育苗期就给玉米追施氮肥,玉米无法吸收营养,白白浪费肥料。
玉米出苗后,孙丰忠每天早、中、晚必到地里转一圈,看土壤湿度,看秧苗长势,像个老道的中医,准确地为土地号脉,适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用他的话说:“突出一个‘细字,把所有工作做在前头,为庄稼尽可能地创造最好的生长环境。”
2014年的雨水比往年偏少,截至10月份,降水不到50毫米。为了保证玉米出苗必需的水分,特别是在抽穗期,孙丰忠全天守在地头,从机井里抽水浇地,每隔两周浇一遍水,保证土壤湿度,每浇一遍水便根据庄稼长势施一遍肥,其间根据不同时节掺入少量的药剂防治虫害……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粮食高产创建、培植‘粮王和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县作为第一要务,尽管它不富财政,不显政绩,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富民工程,几年时间里,临邑相继出了几位省、市粮王。”中共临邑县委书记景文新告诉笔者,“现在粮食产量高、粮价涨、国家补贴多,同样都是种地,以前是为了交公粮、填饱肚子,现在是为了多挣票子、提高生活质量。农业是临邑的亮点,也是发展之根基,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我们的目标是擦亮现代农业省、市‘粮王这张闪亮的名片,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发大财!”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临邑县委宣传部外宣办 邮编:2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