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虎
从“茉莉花革命”、乌克兰危机到香港和台湾占领行动,社交网站都是其组织大本营。
当“占中”启动之后,很多人都注意到这个细节:占据者响应大会呼吁,高举手机闪光灯,即场演唱《海阔天空》,并一边摇动手机。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亚太安全项目主任帕特里克·克罗宁撰写的研究报告指出,诸如Twitter、Facebook等新型社交媒体的重要性在于传播思想和激励公民采取行动,且降低了公民所需承担的经济和个人风险。此外,社交网络还促成了更多非正式的、涉及面更广的团体的建立。因此,新型公民团体更会利用群众运动战略和社交网络在公共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影响国家和政治社会上,他们比西方资助的非政府组织更加有效。
在“占领”过程中,占据者大多通过网络传递消息、组织行动。
从一开始,网络就是战场。
香港“占中”一开始,Facebook就推出专页“全球声援香港争取真普选”,台湾太阳花学运领袖林飞帆通过Facebook呼应香港“占中”。在Twitter上,推文数量猛增。
争论也首先发生在社交网站上,比如Twitter中,推主Velaciela@Vela1680说:“占中的网站上写得很清楚了,香港的金融中心闹不起,我们去折腾政府就得让步。这种无耻的东西还唆使了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上街。这不是恐怖主义是什么?”
据10月3日媒体报道,国际黑客组织“亚洲匿名者”宣布对香港特区政府展开网络战,继攻陷工展会网页后,又在Facebook主页宣布已攻陷民建联官方网页,还扬言会攻占31个亲政府网站,港交所是下一个目标。
10月3日晚深夜,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率先被攻陷。政府新闻处证实:新闻网遭到DDOS恶意攻击,致网站间歇性瘫痪,至凌晨时分网站恢复正常。
10月4日,香港警察员佐级协会网页、亲建制派组织“爱港力”、新民党的网站均被攻击,有部分时间未能登入。香港文汇网被“匿名者”以“CC流量”攻击。《文汇报》技术中心表示,这次攻击比较特殊,可以判断为规模较大及有针对性的供给来源主要来自美国及欧洲。
遭遇战:“国平”强势出现
9月28日晚,香港“占中”事件提前启动。从9月28日到9月30日,境内外媒体对“占中”事件的报道迅速达到高峰,每天超过数百篇,对事件动态进行跟踪。美联社、路透社、《金融时报》、CNN、《华尔街日报》等西方主流媒体均在网站首页头条进行突出报道。
香港一些报社也改变了报道思路,在网络上以分钟为单位推进消息报道。不少境外媒体评论说,这是中国政府自1989年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政治危机,对中央政府构成空前考验。
这个阶段,对舆论场形成较大刺激的是9月29日由英国《独立报》等媒体提出的“雨伞革命”概念。这一概念,使得舆论不是被动报道,而是呈现了促进“占中”升格的作用。此后,美国《时代》杂志封面直接使用了“The Umbrella Revolution”(雨伞革命)的标题。
英国《每日电讯报》的分析文章对此进行渲染说:这场“雨伞革命”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威胁”。
这一从“占中”到“雨伞革命”的称谓变化,国际和香港本地的媒体都注意到了。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称,英国报纸首次以“雨伞”命名香港民众的“占中”运动以后,“雨伞革命”便成为其代名词。有评论称:当一个社会民间运动有了代名词之后,就已不再是初起时的公民抗争,而是革命。“占中”运动还被舆论指有黑手,有西方的影子。
在舆论场的“正方”,也展现了与之前的舆论场截然不同的气候。
9月29日,一篇署名“国平”的文章《没有人比全体中国人更关心香港的前途命运》就出现在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各大网站以及各类社交媒体平台。
这篇文章说:“中央不仅多次拿出具有广泛共识和可操作性的方案,更明确立下2017年普选时间表。中央期待香港人民早日实现一人一票选举特首的意愿和努力是真实和真诚的。”“150多年间,自诩民主典范的英国没有给过香港同胞哪怕一天的实在民主。”“回归后,正是在中央政府的努力推动下,香港才有望在仅仅20年内就实现特首普选。谁是真民主谁是假民主,高下立判。”
“占中”的核心议题是“民主”,而“国平”这篇文章率先抢占的就是“民主”的制高点。正如后来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强世功所专文分析的那样:“中央才是香港最大的民主派”。
此后,至10月14日,在国庆期间,“国平”一共在各网络媒体发表了20余篇文章,据中国传媒大学的统计,这些文章的转载次数超过四千次。国平系列评论对事件的定性,直接引导了公众对香港形势的认知。
通过这些文章的题目,网民可以感受到这个系列的分量:
9月30日《违法占中是对法治的蔑视和伤害》《爱国爱岗就该为香港的前途着想》《理性对话是推动香港普选唯一途径》;
10月1日《“占中”让香港法治蒙羞》《“乱”非港人之福也非港人之愿》;
10月3日《为香港特区政府守护法治点赞》;
10月5日《受损的法治,让香港如此陌生》《抵制“占中”,还香港一片净土》《“占中”式街头政治玩不出好结果》;
10月6日《勿让民粹主义绑架香港》《香港,人间正道是沧桑》《为香港主流民意喝彩》;
10月7日《回归法治和理性是正确方向》
这个系列文章,措辞有力、例证详细。同时兼具文采,最重要的是,文章站在了“占中”事件的一个个舆论制高点上:民主、街头政治、例外主义、民粹主义、理性、法治、香港前途、港人愿望。也正因为如此,这组评论才可以影响到数以亿计的网民。中央的传统主流媒体随后也转载了这些评论,许多媒体在报道时均借鉴了“国平”的文章内容。endprint
到了10月11日之后,在“反占中”声音越来越强,“占中”者死拖不撤的情况下,国平又有《街头政治的火锅不好吃》《“占中”闹剧该收场了!》《港版颜色革命注定要失败》等一系列文章推出。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国平评论对香港反对派造成很大压力。
由于“国平”的强势表现,以至于“澎湃新闻”等提出了问题:“国平是谁?”
围绕“占领”的舆论战格局
9月29日,各大网站出现了《近20家银行受‘占中影响 港金管局启应急预案》《17家银行关闭了在香港的29处分支机构或办公室》等一批报道。微信、微博中被大量转发的信息则包括《港岛北交通瘫痪苦了市民》《港股及港元汇率急跌》《香港恒生股指急挫500点》等报道。
通过这类的信息,在“占中”舆论场中,经济议题与政治议题开始交织。
开始思考“占中”深层次原因的文章也是主要在网络上出现的。比如《一名匿名香港立法委员所写的香港问题分析》在微信中被广泛转发,文中的观点一度影响了民间舆论主流。该文说,香港问题,一言以蔽之就是李嘉诚发家了,堵死了下一个李嘉诚的路。以李家为代表的香港四大家族,操纵港府政策,严控土地供应,造成了房价地价比天高,也拉抬了人工成本,大部分工农业企业关门大吉。“自由行”等中央给香港的经济蛋糕,好处也基本被财阀拿走,普通民众所获寥寥,却承受了人潮拥挤、物价抬升的弊端。占人口八成的中产和底层民众活得太苦,自然就把气撒在中央政府身上。
一些舆论由此担心:“香港政局正在蚕食国家领导人对香港的信心,以至中央避免过分依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活动的地方,令香港重要性开始减退。”
这篇文章还说,改革的前途是有的,但香港人自己没有能力走,也不接受中央政府带路,这个死结是香港未来一片渺茫的原因。
香港“占中”发生在国庆前后,在国庆招待会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被各大网站集中转载:“中央政府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定不移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这为中央政府应对香港“占中”事件奠定了基调,影响了舆论走势的大脉络。
国庆之后,网络上支持中央政府、特区政府的言论大量涌现,谴责“占中”的言论增多,并向“国平”主张靠拢,尤其是“回到法治轨道上来”。
10月1日、2日出现一批网民自发撰写的“反占中”文章,在微信、微博、论坛等被广泛转发,引起网民共鸣,比如《香港:为何失去了原有的温度》《香港年轻人,听听“师傅”怎么说》《香港学生正在将民主闹成反民主》《17岁少年背后,谁给壮的胆?》等。
但英美等国政府表态却趋于强硬,指“北京可能失去香港”。
随着时间推移,各方人士纷纷表态,《香港太平绅士:占中行动“可怜、可叹、可悲、可惜”》等网络文章也在微信、微博中大量扩散。
微信中,《香港,请安静下来听听内地的声音》《北美崔哥:敢占街?看美国警察是怎样对待的》《香港,祖国欠你什么?》《香港是谁的?》得到大量自发微信转发。
随着时间推移,舆论开始关注“占中”深层次原因,揭露“美国颠覆香港的基地”。
而这其中,网络新媒体又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微信公号“亚洲富翁俱乐部”发了文章《“港独”背后的黑手究竟是谁?是谁想给中国制造麻烦,让中国陷入战略被动之处!》,美国试图通过推动“港独”做大,然后激起“台独”“疆独”“藏独”,一起发难,从而让中国无法专心与美国进行大国博弈。
这些文章皆被大量转发,在舆论场中震荡扩散。
值得警惕的是,“占中”所促发的内地与香港人之间的撕裂,也首先展现在了网络上。一些网民出现了不正常的声音,比如“忘恩负义”“没有内地香港什么都不是”“香港人甘当殖民狗”等辱骂。这使得两地舆论场之间有走向对抗的紧张趋势。
在此纷乱时刻,国平对“法治”的强调,影响了舆论主流。
当各方对“占中”都不怎么了解的情况下,在争夺“占中”事件解释权的过程中,10月3日《香港“占中”十问》的出现,在微信、门户网站、微博、论坛等各种网络平台广泛传播,向大众呈现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一问:香港“占中”怎么回事?二问: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问题的决定究竟说了什么?三问:为什么说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而且一直是香港回归以来的最大支持者?四问:香港“占中”发生的本质原因是什么?五问:为什么说香港“占中”活动是违法行动?六问:香港“占中”,谁在捣鬼?七问:为什么通过“占中”不可能迫使中央改变决定?八问:香港主流社会对于“占中”行为是什么态度?九问:为什么说香港“占中”组织者用心叵测?十问:为什么西方媒体把香港“占中”看成是香港版的“颜色革命”?
在内地,《香港“占中”十问》形成了强刺激。香港反对派也在争夺解释权,与之针锋相对的是网络上推出的《“占中”17问》,但是传播力明显不如《香港“占中”十问》。10月4日,极右港媒声称全球超过60个城市声援“占中”,而《明报》民调称6成半留守者赞成减占区。反占中力量拟发起“蓝丝带运动”撑警。
舆论战进入胶着状态。
网络带来的舆论场变数
网络还给这场舆论战带来了诸多变数。比如,《香港“担心”大叔叫仔回家》,情真意切,感动网民,10月3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发了这条视频。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一次实践。到了10月4日,相关视频点击量已经超过2亿次。
与此同时,《英学者:中国是香港的未来,不是敌人》《百余家海外华文媒体包围香港宣言》《西方学者质疑“占中”组织者动机》等广泛传播,展现了内地、香港之外的其他视角。
一名参与罢课的学生家长的公开信,也引发较多网民议论。
公开信上说:早几日我尊重了儿子的决定签署了家长同意书,给儿子26号罢课及参加由某组织举办的和平集会,因为我知道集会是和平。儿子回家主动向我说:“我感觉到自己被骗了,一切和平表达意见都是假的,主办单位只是利用学生的名义做占中的第一步,教唆我们整班学生与警察对抗,明明开始集会时是和平合法的,我肯定警察没有任何阻止集会的行为,但最后,爬墙进入公民广场,非法进入一个不属於我们集会的地方,用暴力损坏设施,用暴力与警察抗争……”endprint
这则公开信在网络上,尤其是在微信公号中,被广为转发。“利用学生”渐成舆论主打词。比如,网民“梦遗唐朝”说:“台湾用学生,香港现在也用学生,我只想说,用学生做炮灰收取政治利益,你们是无耻的。”
随后,在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香港艺人呼吁“学生回家”。
比如,以《大话西游》中“唐僧”一角在大陆年轻人中广为人知的演员罗家英连发三条微博说:“浅薄的香港学生被人利用了,他们是有目的,年轻人,人家就是煽风点火,用你们的热血,不要冲动,大是大非是幌子而已。”其他艺人也纷纷表态。
10月4日,美国地缘政治智库“Land Destroyer”的研究者卡塔卢奇(Tony Cartalucci)发表的一篇网络文章,摸索“幕后黑手”的痕迹,并找到了美国的身影。
卡塔卢奇发现,“占中”行动发起人戴耀廷曾多次出席美国国务院辖下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及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NDI)在香港所举办的论坛及活动。早前他便曾参加获NDI背后资助的“港人讲普选”活动,并在会上发言。根据香港大学比较法及公法研究中心(CCPL)于2013至2014年的年报,身任港大法律系副教授的戴耀廷,曾至少三次出席CCPL的会议,也曾主持该中心其中一个计划。而根据卡塔卢奇所指,CCPL与NDI关系密切。
卡塔卢奇说,积极参与“占中”行动的香港公民党主席余若薇,也经常出席NED和NDI赞助的论坛和活动。2009年时,她曾在一个由NDI赞助的公共政策论坛中担任讲者。2012年时,她曾在一个国际女性日活动上当客席讲者,卡塔卢奇指该活动的主办机构获NDI资助。卡塔卢奇亦指,香港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早前与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访美时,曾在华盛顿与NED政客会面,更曾在NED一个讨论香港民主进程的研讨会上发言。
卡塔卢奇在文中指出,美国渗透香港政坛的目的,是想令香港成为外国势力颠覆中国的中心。他称美国国务院一直在财政、政治及网络上支持“占中”,“占中”支持者如壹传媒集团主席黎智英、李柱铭、天主教香港教区前主教陈日君、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等,亦与NED及NDI关系密切。
卡塔卢奇分析说,“占中”真正目的并非争取民主,而是华府、英国及美国金融界在香港实行“软性再殖民”计划。
舆论拐点
10月5日,舆论拐点已经出现。
香港特区行政首长梁振英做出“周一早晨政府总部的出入通道要恢复通畅的强硬表态”。“如何清场”成为舆论关注焦点。香港媒体报道“民意开始逆转”,香港社会不满“占中”扰序的声音扩大,一些院校、宗教协会、社会团体发表声明呼吁“占中”者尽快撤离。
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也认为“香港人对抗议者的好感正在消失”“被占领地区不时出现居民和店主辱骂抗议者的场面”“指责示威具破坏性,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并哀叹“抗议者连日来的无忧无虑已成为过去”,承认“分歧迹象渐渐浮现”“如果没有更积极的行动,抗议活动可能会逐渐消失”。
在网络中,《媒体曝美国势力直接插手香港“占中”活动:出钱出力》《“会议记录”事件——中美势力暗战香港》等文章在微信、微博平台获得极高关注度和转发。网民称“原来如此”“黎智英等策划者为一己私利牺牲全体港人利益”“美国等西方势力从未放弃搞乱中国,在中国发动颜色革命的企图。”
也是在这一天,大多数香港纸媒头版主题集中在“自发清场,市民愤怒了”“市民受够了”“民怨爆发”等。
在这个拐点上,有几个声音备受重视。一是“国平”《勿让民粹主义绑架香港》《“占中”式街头政治玩不出好结果》的文章,此外就是《部分“占中”参与者与警方握手后撤离》等报道。
在海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香港应遵守“一国两制”,外人不应干涉》《撒切尔夫人前私人秘书:中国对港从未食言》这两则报道也在舆论场中起到了独特的效果。
这一天的网络舆论,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比如,BBC网站10月5日刊登了名为《香港示威者在重新集结》(“Hong Kong protesters regroup”)的头条文章。然而,这篇头条的配图却是“反占中”游行队伍。图中一名老人手持扩音器,正在向人群喊话。在他身后,游行人群举着一幅标语,标语上清清楚楚写着三行汉字“洋奴炮灰;(身在)福中不知福;(可)怜又可恨”。
BBC为图片配合的文字说明却是这样的:“香港示威者从一些抗议地区撤离并在政府大楼外的主抗议区重新集结。”(Demonstrators in Hong Kong appear to be withdrawing from some protest sites and regrouping at the main site outside government buildings.)
拐点之后
10月6日,央视播发《<香港‘占中十问”>漫画在网上广为流传》《内地网民支持中央和港府依法处置香港“占中”行动》,显示了传统媒体对网络舆情及时跟进的力度。
有统计发现,10月6日,四大微博上的当日相关发帖量已经跌至“占中”启动以来最低点,不及最高峰时一半。同时,正面言论呈现压倒性优势。
随着行政长官办公室和九龙旺角参与“占中”的部分参与者撤离,受“占中”影响的湾仔区、中西区中学6日复课。网民感慨“学生们算是冷静下来了”。
随后,很多人注意到了“国平”的文章《人间正道之沧桑》。endprint
德国《明镜》周刊10月6日则报道说:《北京得分》。
到了10月7日,特区政府恢复办公,学校复课。境外主流媒体相关报道已经大幅下降,英文报道只有十余篇。全球四大通讯社几无跟踪报道。美国NPR电台记者在上海街头采访了17名市民,没有人表示支持“占中”。
10月8日,“占中”人员持续缩小,网络上对“占中”关注热度降低。“国平”仍然紧跟时势节点,《东方之珠风采浪漫依然》出现在了各大网站。
这一天,不少网站刊发《1300名香港人示威抗议苹果日报煽动占中》,而共识网则发布黎熙元、姚书恒的分析文章《香港故事:60年来香港身份之惑》:香港人在感觉祖国不断超越西方国家的同时,又再次陷入“我是谁”的身份归属思虑当中。
学者强世功在《中国香港》撰文指出,在香港民主普选问题上,中央与香港反对派的分歧是“稳健民主派”和“激进民主派”的区别,是中央主权之下地方政府的民主和不考虑中央主权的独立政治实体的民主的区别。
随着网络上对“幕后黑手”追踪的舆论越来越多。10月10日,香港立法会内务委员以35票赞成、25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经民联)议员林健锋提出的动议:引用《权力及特权条例》以调查非法集结的背后策划、资金来源以及政府的处理手法等。
媒介融合的未来
《香港“占中”十问》在网络上的传播效果被传统媒体注意到并迅速学习了。
到了10月17日,新华社集中11名记者的采写力量,在App《新华社发布》上推出《香港“占中”Q&A》,行文模式与《香港“占中”十问》类似,也是十个问题的问答,但是,增加了更多的现场精致图片,展现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结合的努力。
《新华社发布》提出并回答的十个问题分别是:1、何谓“占中”? 2、中环、金钟、铜锣湾、旺角是什么地方? 3、谁策划、参与了“占中”? 4、发生“占中”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 5、“占中”人士的诉求和目的是什么? 6、“占中”占不占理? 7、香港到底有没有民主?8、香港市民怎么看“占中”? 9、“占中”对香港有何影响?10、“占中”将如何收场?
这十个问题直面了核心的问题,虽然没有用“十问”的题目,但与《香港“占中”十问》相映成趣。
媒体的误判会是习惯性的吗?
也许要很多年以后,我们才能正确地评价这次舆论战中各类媒体的表现是否符合历史大势。
在香港回归的前两年,1995年6月29日的一期《财富》杂志发表封面文章《香港已死》,预言香港在回归后会丧失国际商贸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文会被中文取代,商界会撤离香港,贪污会蔓延……香港未来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完蛋。
一语激起千重浪,这一舆论曾挑起众多论争。《财富》还在2002年5月发表《谁要香港?》,引起中外人士对香港前景的忧虑。
但是,到了2007年,香港回归之后10年,6月28日,《财富》在最新一期杂志上发表文章《OOPS!HONGKONG IS HARDLY DEAD》(哎哟,香港根本死不了),在正文开头第一句即承认:“啊,我们错了!”以25页的篇幅探讨回归10年香港的变化。文中说,除了亚洲金融风暴和2003年SARS疫情爆发时的困难时期外,香港都表现良好。
《财富》杂志亚洲编辑ClayChandler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承:香港未死,还活得很好。
当时,经历了金融风暴和SARS侵袭后的香港仍然充满活力。正如《财富》自己指出,以往打赌香港失败的人从没有赢过,这点至今未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