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暖
摘 要:中国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婚姻的内容非常丰富。从中国古代的愚昧落后的婚姻制度一直到现代文明的婚姻制度,婚姻的真实意义随时代变迁而逐渐变化。通过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婚姻,进而来感受现代社会的巨大进步。
关键词:婚姻;一夫多妾;夫妻关系;制度
钱钟书先生曾经这样描述婚姻:“里面的人想冲出去,外面的人想冲进来”。印度人奥修又说过,婚姻就是指卖身。婚姻怎么能被这样形容呢?在我们看来婚姻应该是神圣而不可被侵犯的,婚姻应该就是爱情的结晶。然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中国古代的婚姻到底会是什么样的呢?作为人类基本的伦理关系之一的婚姻,在人类的产生的时候便开始存在。在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婚姻制度始终都起着重要的社会作用,下面我们来浅析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
一、基本原则
(一)一夫一妻制
伴随着母系社会的消亡,父系社会的出现,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也逐渐的形成了。所谓一妻并不是指现代社会的一夫一妻制度,在古代是指是指嫡妻只有一人,还有多妾的风俗,妻妾在一个家庭中的地位是不同,有尊和卑的区别。所以也可以说,一夫一妻制在中国古代其实可以看作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一制度最初目的是为了使家族得到延续。
(二) 同姓之间不婚
远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意识到 “男女同姓,其生不番” 这样的道理。家族内部的通婚不利于后代的成长,采取异姓之间通婚,可以使后代长远繁衍。
(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中国古代婚姻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诗经》中就有反映,“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婚事的形成只需要男女双方的家长同意,经过一定的形式就可以了。社会和法律也是维护亲属的权威的,不许子女进行反抗,即使子女已成年。
二、婚姻的缔结和解除
中国古代婚姻的缔结与解除程序非常复杂。正式程序主要有六礼、七出、义绝、和离。
(一) “六礼”
“六礼”始于西周时期,一直持续到清末。它的主要内容有: 纳彩,男方首先要请媒人向女子提亲; 问名,男方请媒人来寻问女方得名字、生辰,然后要在宗庙占卜,问吉凶; 纳吉,是指占卜后显示“吉”就可以确定嫁娶关系; 纳征,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里送聘礼; 请期,是指要和女方家协商婚礼的日期; 亲迎,是指男子去女方家接女子。随着时代的发展,“六礼”的一些内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
(二) 七出
七出: 若妻子出现不孝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这七种情况之一,丈夫就可以单方面与妻子解除婚姻关系。
(1)不顺父母: 指妻子对丈夫父母不孝顺。原因是有违道德,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女子嫁出去之后,丈夫的父母的地位远超过自己的父母,因此不孝顺男方的父母被看做很严肃的事情。
(2)无子: 指妻子不能生出来男孩儿。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传宗接代是婚姻最主要的目的,妻子无法生出男孩儿来便使婚姻丧失了根本的意义。随着古代社会 “一夫多妾”的普遍存在,因为妻子生不出男孩儿而休弃妻子的情况逐渐减少。
(3)淫: 指妻子和其他男性产生性关系。原因是“淫”可能会造成妻子所生孩子的由来或辈分不清,从而扰乱家族的血缘关系。
(4)妒: 指妻子乐于妒忌。原因是不利于家庭内部的和谐,认为妻子的妒忌凶悍会引起家庭内部矛盾,造成“夫为妻纲”这种传统的家庭关系的混乱。
(5)有恶疾: 指妻子得了非常严重的疾病,不能够去参加祭祀活动。根据中国的传统,祭祀祖先是每个家庭的重要活动,妻子患有恶疾被人们认为是会影响祭祀效果的,从而不利于家庭的繁荣。
(6)多言: 即妻子话语过于多或者爱说别人闲话。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如果女性说话过多,被认为有违妇德。所以妻子不应该多讲话,妻作为一个后融入夫家的一员,话多则有扰乱家庭和谐的嫌疑。
(7)窃盗: 指偷盗东西。从大体上说,七去的内容大都以夫家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无论是因为妻子的行为不得当还是身体上的问题,只要不符合夫家的利益,丈夫或者夫家都可以提出离婚。
(三)义绝
若夫妻之间或夫妻双方的亲属间或夫妻一方对另一方亲属有殴打、谩骂、伤害、强奸等行为,就可以视为夫妻间恩断义绝,无论双方是否协商一致,都可以由官府判决离婚。在传统家庭中,妻子的地位一直以来就比较低,义绝对妻子行为的要求更为严格同时给予丈夫更多的权力,是一种表面上看似平等,但本质上并不公平的婚姻制度。
(四)和离
唐律中有明文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此后都有相似的明文规定。传统中国丈夫虽然有权利修弃妻子,但是若妻子沒有七出或义绝,丈夫就不能抛弃妻子,否则丈夫就要受到官府的处罚。和离是遵守“以和为贵”的基本准则,如果夫妻双方都同意离婚,就不单纯是休妻。这一规定正好弥补了以往制度的缺陷,转为去注重夫妻双方真实的情感状态。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知道,中国古代的婚姻是以家族作为中心,不是婚姻中的个人,也不是社会”。婚姻的真正目的是用来维护家族的秩序,传宗接代。所以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产生了男尊女卑婚姻登记和财产分配制度。这样的古代婚姻制度最主要的目的仍然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制度。
参考文献:
[1]陈国庆.中华儒家精神[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M].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