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生,杜 琴,刘彦信,张国元,郑德先*
(1.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05;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四川南充637000)
全世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人数已经超过3.5 亿,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慢性HBV 感染导致的肝硬化、重型肝炎和肝细胞癌等相关性疾病[1]。HBV 抗原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是感染的乙肝病毒被清除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导致肝细胞损伤的决定性因素[2]。免疫调节在机体抗病毒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molecule,ICOS)和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 1,PD-1)共刺激分子在调节细胞免疫反应信号中的重要作用相继被证实[3],可溶性的CD80/CD28、CD86/CTLA-4 在CHB 患者中的异常表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其可溶性共刺激性分子(soluble inducible co-stimulator,sICOS),和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1,sPD-1)与免疫功能、T 细胞的功能调节密切相关[4-6],其异常表达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sICOS 在弥漫性皮肤硬化病含量明显增高和sPD-1 促进CTL 的激活、增强抗肿瘤作用均有报道[7-8]。本研究将探讨sICOS 和sPD-1 在HBV 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
1.1.1 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期间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80 例,均为HBsAg 阳性,诊断均符合2000年第10 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采集标本前6 个月内均未使用过免疫调节药物、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且未曾有丙肝、丁肝等病毒重叠感染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HIV)、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脏损伤。根据HBeAg 的阴阳性把标本分为HBeAg(+)组和HBeAg(-)组各40例,患者基本情况及相关检查见表1。30 例对照组年龄和性别与试验组相当,为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正常体检者,均为HBsAg 阴性,未曾有丙肝、丁肝、人类免疫缺陷病(HIV)、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肝脏损害性疾病病史(表1)。
1.1.2 实验试剂与材料:sICOS ELISA 试剂盒(优尔生公司),sPD-1 ELISA 试剂盒(R&D 公司),HBV试剂盒(雅培公司),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上海科华生物工程公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中生北控生物技术公司)。
表1 各组的基本信息和主要生化病毒学指标Table 1 Information of multiple biochemical and immunological markers in normal controls and chronic HBV patients
1.2.1 病原学筛查及肝功酶学的检测试验:新鲜的血液标本做乙型肝炎病毒HBsAg、HBeAg、HBsAb、HBeAb 和HBcAb 定量实验,分析检验结果并询问临床患者的病史筛选出符合实验要求的标本。根据HBsAg 和HBeAg 的阴阳性将实验标本分为正常组、HBeAg(+)组和HBeAg(-)组。分别检测3 组实验标本的肝功酶学指标ALT、AST,并对HBeAg(+)和HBeAg(-)两组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的检测,该项检测的灵明度为1×103IU/mL。
1.2.2 ELISA 法检测外周血血清中sICOS 和sPD-1的含量:用sICOS 和sPD-1 的ELISA 试剂盒检测外周血血清中sICOS 和sPD-1 的含量,每一步均严格地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 荧光定量PCR 检测PBMCs 中ICOS 和PD-1的表达:PBMCs 体外经PHA、LPS 活化前后,通过荧光定量PCR 仪检测ICOS、PD-1 和PD-1Δex3 mRNA的表达,荧光定量PCR 引物序列见表2。反应体系20 μL,上下游引物各10 pmol,扩增40 个循环,在72 ℃延伸时收集荧光信号。
表2 荧光定量PCR 引物Table 2 Primer of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HBeAg(+)组的sPD-1 和sICOS 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BeAg(-)组仅sICOS 增高(P<0.05);HBeAg(- )组与HBeAg(+ )组的sPD-1血清水平差异明显(P<0.01)(图1)。
免疫清除期患者外周血上清中的sPD-1 较免疫耐受期患者明显增高(P<0.05)(图2)。
图1 3 组血清中sPD-1 和sICOS 蛋白水平的比较Fig 1 The comparision of sPD-1 and sICOS levels in serum of health(±s,n=30),HBeAg(-)(±s,n=40)and HBeAg(+)group(±s,n=40)
sPD-1 与AST 呈正相关(r=0.506,P<0.01),HBeAg(+)组中仅sPD-1 与ALT、AST 呈中等正相关(r >0.5,P<0.01),HBeAg(+)组仅sICOS 与lgHBVDNA 呈弱的负相关性(r<-0.4,P<0.05)(图3)。
图2 免疫耐受期和免疫清除期患者的外周血上清中sPD-1 和sICOS 的比较Fig 2 The comparision of sPD-1 and sICOS in chronic HBV patients at immune tolerance(±s,n=17)or clearance phase(±s,n=23)
图3 HBV 患者血清中sICOS 和sPD-1 与其他生化及DNA 拷贝数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Fig 3 Correlation between sICOS or sPD-1 and other biochemical index and DNA copies in HBV patients
HBeAg(-)和HBeAg(+)两组的ICOS 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没有差异。以△Ct 作图(图4)。
图4 3 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活化前ICOS mRNA 的表达Fig 4 The mRNA levels of ICOS in three groups' PBMCs
HBV 感染后,首先激活机体免疫应答。此过程中T 细胞的激活需要双信号,单纯的T 细胞表面受体(TCR)-抗原肽-MHC 分子的相互作用并不能诱导T 细胞的活化,需要协同刺激分子提供的第二信号补充TCR 信号,并能将多种信号整合后启动并调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强度[9]。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ICOS)和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CD28 家族的新成员。ICOS 蛋白结构上与CD28 非常相似,均属于正性的协调刺激分子[9-10]。PD-1 与CTLA-4 具有23%的氨基酸同源性,与PD-L1 作用可以削弱、限制或终止T、B 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活化和增殖[5]。TNF/TNFR 以及CD28/B7 家族协调共刺激分子均存在膜型和可溶性两种形式,sICOS 和sPD-1 分别为ICOS和PD-1 在血清或血浆中的可溶性形式。已有文献证明在病毒性肝炎中PD-1 的表达升高[11]。
本实验显示,与正常组相比,HBeAg(+ )组sICOS和sPD-1 的含量均增高,且在HBeAg(+)组和HBeAg(-)组的sPD-1 的差异明显,而HBeAg(-)组只有sICOS 较正常组增高。HBeAg(-)组中DNA 含量与sPD-1 及sICOS 均无相关性,HBeAg(+)组的sICOS 与乙肝DNA 拷贝数呈弱相关,乙肝病毒复制可能与这几个分子相关性较小。但是与肝功能受损的酶学指标AST、ALT 均没有相关性。而sPD-1 仅在HBeAg(+)组与正常人的比较中升高,并与HBeAg(+)组的肝功酶学指标AST、ALT有密切的相关性。两者相比较而言,sPD-1 与CHB患者感染的活动性更密切相关,与HBV 的活动性可能存在潜在的关系。ICOS、PD-1 在肿瘤、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均有异常表达,HBeAg(+)组患者外周血中sICOS 和sPD-1 的异常表达可能也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有关。免疫清除期患者血清中的sPD-1 明显高于免疫耐受期患者。PD-1 基因敲除的小鼠模型证明PD-1 介导的负性调节对免疫耐受具有重要的作用[12]。sPD-1 (即PD-1 的胞外段)能特异性地结合PD-L1(PD-1 的配体),阻断PD-1/PD-L1 的相互作用[13],从而维持免疫稳态。HBV 中含量增高的sPD-1 可能拮抗PD-1/ PD-L1 的负性作用,增强T 细胞的活性,增加乙肝特异性T 细胞的存活和发挥功能的时间。
本实验首次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sICOS 和sPD-1 表达水平进行研究,为研究HBV 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其在免疫应答中具体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1]成军.现代肝炎病毒分子免疫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567-568.
[2]史鸣树,闵建荣.乙型病毒性肝炎[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74-75.
[3]Coyle AJ,Gutierrez-Ramos JC.The role of ICOS and other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in allergy and asthma[J].Springer Semin Immun,2004,25:349-359.
[4]Cao J,Zhang LP,Huang SF,et al.Aberrant production of soluble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CTLA-4 and CD28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J].Microbial Pathogenesis,2011,51:262-267.
[5]Gao Q,Wang XY,Qiu SJ,et al.Overexpression of PD-L1 Significantly Associates with Tumor Aggressiveness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Clin Cancer Res,2009,15:971-979.
[6]Nielsen C,Ohm-Laursen L,Barington T,et al.Alternative splice variants of the human PD-1 gene[J].Cell Immunol,2005,235:109-116.
[7]Yanaba K,Asano Y,Noda S,et al.Increased production of soluble inducible costimulator in patients with diffuse cutaneous systemic sclerosis[J].Arch Dermatol Res,2013,305:17-23.
[8]邱惠,张慧,冯作化,等.分泌型重组多肽sPD1-CellⅠ(P/C-1)调节免疫细胞功能活性及抗肿瘤效应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6,26:1053-1058.
[9]曹雪涛.免疫学前沿进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369-396.
[10]张云志.ICOS-B7h 研究进展[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7:507-509.
[11]周俊英,魏峰,李俊卿.程序性死亡受体-1 与丙型病毒性肝炎[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0,30:1218-1221.
[12]韩凌斐,张桂梅,刘毅,等.sPD-1 和4-1 BBL 体内联合表达对小鼠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J].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2006,26:831-835.
[13]Her M,Kim D,Oh M,et al.Increased expression of soluble inducible costimulator ligand(ICOSL)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J].Lupus,2009,18:5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