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任县大屯乡大屯中心学校 055150)
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石小丽(河北省任县大屯乡大屯中心学校 055150)
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应用充斥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也已经有多年,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反应出不少问题。当然,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辅助作用还是非常大的,只是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对信息技术有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使用。下面,笔者从实际教学出发谈一下自己对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认识。
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教学教学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和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数学教学研究、教学设计、教学课堂、教学反思、教学素材等各个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说,信息技术推动着我们数学教学的改革。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直观形象,让学生更方便、快捷地接受掌握教学内容,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也有很大的帮助。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可以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多年来,笔者一直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并且取得了一些经验。笔者认为,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主要应注重两个学科的教学特点,实习信息技术对数学有效的补充,同时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也应该立足于更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和更好地提高、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下的数学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利用信息技术演示数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数学内容的抽象问题,让数学内容更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把握,并充分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恰当地选择演示的内容和时间,使我们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优。利用多媒体演示数学内容可以是动画形式、图片文字形式、图文解说形式等等。多媒体演示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这样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学生刚接触对称对这个概念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用Flash制作了几个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动画(当然如果不会用Flash的教师也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相应的资源)。教学时,我边讲解边播放动画,使得学生很快就理解和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并且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动态的轴对称的概念,在以后运用起来就会想起这个动画,有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演示教学是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式,也是教师容易利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模式。这种模式便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随时控制,也便于教师利用演示内容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和验证等教学环节的进行。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演示时,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演示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刻刻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学生的需求为参考,恰当控制多媒体内容的展示时间,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最优化。只有这样多媒体内容才能成为我们教学的辅助而不会有喧宾夺主的反作用。恰当的演示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图形盘算器等信息技术手段,提出探究问题,发明数学试验情境,由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做数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动态过程中自主察看、摸索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和构造关系,然后去料想、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获取新的数学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时,可以采用几何画板软件,发明试验平台。实践操作如下:引导学生自主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度量两组对边AB、CD的长度,BC、AD的长度,度量两组对角∠A、∠C的大小,∠B、∠D的大小,用鼠标拖动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察看平行四边形ABCD的形态、构造和度量值的变化。这样动手试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于是,他们会自动归纳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此时,教师可以顺着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思考、料想,继续做数学试验,培育学生探究创新精力。这样不但可以节俭很多时间,而且学生对知识的控制会更牢固,理解会更深入。这种教学模式,通常有创设数学情境、动手实践、提出料想、验证料想等几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的重要任务是选用适当的教学软件,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软件可以动态测量数学对象,可以动态跟踪数学对象的运动轨迹,可以快速、精确作图的长处,辅助学生创设丰盛的“做数学的试验平台”等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试验,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是主体,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要求学生比较自觉,要控制一定的软件操作和原理等信息技术知识,所以这种教学模式比较适合高年级的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这些资源。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在网络中寻找一些自己需要的学习素材,开展自主学习。当学生在课下完成这一内容后,我们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上开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共同探讨、研究、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探究的内容一般包括:(1)教师导入教学内容,创设有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氛围,并针对学习内容由易到难地提出一些问题,为学生开展研究学习提供基础。(2)把学生分为学习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小组内成员做初步的讨论和学习。(3)每一名学生都要用自己在网络中找到的学习素材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做一定的讲解。小组成员间要互相认真听讲,期间可以随时打断用自己找到的素材进行补充或者驳斥。(4)总结问题和学习素材,由小组长做小组报告。(5)教师总结。
在这种合作探究式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过度干预学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都能够自由发挥。同时,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监督工作,避免个别学生利用讨论时间做别的事。对于那些讨论与教学内容无关话题的学生,教师要注重引导和教育,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实践表明,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总能有一些让教师意想不到的表现。学生在网络资源中会用一些不同于教师观点的方式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效果怎么可能不好呢?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已经成为常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认真研究和总结运用方式、方法。在使信息技术提高我们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要注重避免过度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把兴趣停留在多种多样的媒体展示上而忽略数学教学本身。这是我们教师最不想看到的。让我们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