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倾向“混合云”打造安全、开放平台是关键

2015-03-16 08:43:08张鹏
通信世界 2015年24期
关键词:思科调研混合

本刊记者 | 张鹏

国内企业倾向“混合云”打造安全、开放平台是关键

本刊记者 | 张鹏

对于这些受访企业而言,不仅要了解这项调查最终的统计数据和评级结果,更重要的是以此来确定和部署未来符合自身发展的云之路。

近日,IDC全球云产业调研报告显示:超过65%的被调研企业将在未来的12个月内部署混合云,53%的企业预期云计算将在未来2年推动收入增加,44%的企业正在使用或计划实施私有云。在针对行业云的调研中,制造业位居前三大云使用率之首,其采用云计算架构的企业数量比例已经高达33%,其次是IT(30%)、金融(29%)、医疗行业(28%),政府/教育和专业服务(22%)以及零售/批发(20%)紧随其后。

据悉,这项耗时12个月、覆盖全球17个国家、辐射3400家企业以及2万名IT决策高管的云产业调查,事实上是由思科主动发起并委托IDC进行调研的。谈及此次调研活动的初衷和期望实现的目标时,思科全球云计算和可托管服务事业部全球高级副总裁Nick Earle告诉《通信世界》记者:“无论是对互联网创新企业还是传统行业,云计算带来的影响无疑都是巨大的。如当年的互联网产业一样,云计算也将掀起改革和创新的第二次浪潮,但在迈向云的过程中,大部分企业都不知所措,思科希望通过这次调查及其后台相关的分析平台和工具,让更多的企业对于自身IT部署和云采用情况拥有更深的理解。”

思科大中华区首席战略官、云计算与软件及服务事业部总经理何军对此也表示:这项调查也是我们把握全球云产业市场风向、深度了解客户需求的好机会;对于这些受访企业而言,不仅要了解其最终的统计数据和评级结果,更重要的是以此来确定和部署未来符合自身发展的云之路。

中国云市场更成熟

据悉,在本次调研中,IDC确定了5个级别的企业采用云的成熟度:临时试行(Ad Hoc)、择机采用(Opportunistic)、可重复(Repeatable)、可管理(Managed)和最佳化(Optimized)。最终的云采用成熟度在各国也是有所差异:美国(34%)、拉美地区(29%)、英国(27%)、法国(22%)、德国(21%)、澳大利亚(19%) 、加拿大(19%)、韩国(18%)、荷兰(17%)、日本(9%)。

来自中国市场的反馈结果更为乐观,在受访的中国企业中,有55%的企业在采用云成熟度方面已经具备了“可重复(Repeatable)、可管理(Managed)和最佳化(Optimized)”的程度。

IDC公司软件即服务(SaaS)和云软件事业部副总裁Robert Mahowald表示:“那些具备‘高级云’采用级别的企业拥有更出色的业务成效,包括更优秀的业绩、更高的顶线收入、改进的战略IT分配、更出色的灵活性、更低的成本以及更高的服务性能,这些收益与云的使用增长成正比。但大多数企业的云旅程才刚起步,需要重点关注提升到新采用级别所需的技能、方法和最佳实践。”

“混合云”更受青睐

在国内,“互联网+”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和创新企业实施产业变革和快速增长的关键领域,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趋势下,各行业领域都在寻求与全新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落地点,云计算无疑成为首选。一时间,私有云的概念受到追捧,而随着近两年阿里、360、腾讯以及三大运营商等的公有云业务陆续推出,企业又开始转向了更具性价比的公有云服务。对于企业而言,究竟是应该自采IT设备搭建私有云,还是应该大跨步地采用云计算的终极业务形态“公有云”?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对此曾表示,混合云代表了一种两全其美,是当下比较现实、符合我国国情且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云计算模式。在宁家骏看来,使用哪种云业务模式,具体还要针对企业进行“量体裁衣”,不过,为企业搭建同时对接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云IT架构,必将成为当下企业长期存在的、具有过渡性质的云状态。

事实也是如此,企业用户的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有数据显示,在最近几年传统IT服务的增长率仅为4%,但云服务却呈现出45%的增长率。

不过在企业搭建混合云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信息安全”。Nick Earle告诉记者:“虽然公有云服务能够带来便利性,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安全的风险。当公司的业务部门使用公有云并上传数据时,并没有经过详细的数据筛查和鉴定,很可能会暴露企业的关键数据或商业机密,更可怕的是,这一切都是在IT部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的。”

因此,构建一个安全可控、能够对接私/公有云平台的混合云IT架构,已经成为目前国内企业的主要诉求。前述调查报告也显示,有多达70%的受访者期望在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或多云提供者之间)迁移数据,并且有很高的安全和策略要求。

“互联云”落地行业应用

要实现真正开放、互联的混合云并不容易。目前来看,无论是企业承建的私有云,还是不同互联网企业之间搭建的公有云服务,都无法实现互通和开放。也就是说,尽管企业摆脱了昂贵的IT硬件成本束缚,逐渐迈向了云端,但无法互通的云业务很有可能让企业客户从曾经硬件时代的“技术锁定”掉入云时代的“服务锁定”。一旦企业选择了某一个云平台之后,未来想要迁移至另一个公有云或私有云上,背后所付出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可想而知。

针对于此,思科在去年就宣布以10亿美元打造“互联云”平台,旨在将更多的云连接到一起,通过将各个云置于互联云上,再将互联云与思科的软件进行整合,用以构造出网络和计算能力相连的云架构。为此,思科连续收购了多家云计算领域的创新企业,用以完善自身的技术储备和产品研发能力。据悉在今年,为了让“互联云”快速落地行业,思科计划发布新的“互联云”平台的应用捆绑包,其渠道合作伙伴借助这些平台化应用开放工具,将能够更好地专注于企业的云业务需求。

猜你喜欢
思科调研混合
混合宅
现代装饰(2022年5期)2022-10-13 08:47:36
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4:02
油水混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 04:31:55
思科出售家庭设备业务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7
混合所有制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2
调研
网吧世界(2009年1期)2009-02-26 08: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