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孚凯(GfK中国)分析师 | 武晓锋
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外延式应用创新驱动增长
捷孚凯(GfK中国)分析师 | 武晓锋
GfK预计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达4.28亿部,同比增长1.4%,其中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达3.93亿部。2015年手机终端市场的竞争将是全产业链的全面竞争。
如果要用一个字对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进行总结的话,那么这个字就是“变”。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变化之大、变化之快令人眼花缭乱,4G快速切换、运营商政策急转变、渠道格局迅速调整、品牌竞争白热化,中国手机市场结束了5年的高速增长,增速开始放缓。如果说2014年是充满转折性的关键一年,全产业链重新排兵布阵,蓄势待发;那么2015年将是在新的阶段、新的起点,全产业链展开全面竞争的一年。
2014年国产手机厂商实现“二次崛起”,整体手机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国产厂商已经在399,599,799,999,1999,2499和2999元价位段形成全系列手机产品布局,部分厂商已经将战火延伸至3499元和3999元价位段且成效明显。与2004年国产厂商“第一次崛起”,抢占到50%份额又快速下降相比,这次国产厂商占到70%的市场份额,且供应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称得上是真正的全面崛起。
与此同时,国际品牌厂商的战线不断下沉,手机市场竞争进入了全价位段竞争阶段。手机产品竞争将在全价位段梯次展开,各价位段产品系列品牌化、明星产品精品化,手机产品节奏快速切换,生命周期全面缩短,产品全面快消化。在低价位市场通过快速的产品节奏迅速规模化上量,在高价位市场则是在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线下渠道体验等的全面比拼。
进入到2015年,手机品牌竞争将重回战国时代。国际品牌反攻中低端,国产品牌强攻中高端,品牌在线上、线下、运营商市场全线布局,传统运营商品牌进军开放市场,携电商子品牌激战线上市场,与此同时,厂商竞争激化也将引发上游产业链的全面比拼,全价位、全渠道、全产业链竞争将全面开启。
2014年初,华为“荣耀”、酷派“大神”、红米Note等品牌引领了千元八核智能手机竞争的小高潮。在2014年末,魅蓝Note、大神F2、红米Note2等全新64位八核千元战业已打响。与年初千元大战不同的是,经过一年的发展,电商在中国手机市场的战略地位已经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与此同时,手机厂商在线市场的竞争日益白热化,2015年手机厂商电商大战将直接下探至399元价位。更多的厂商也纷纷发布子品牌,加入竞争。如果说2014年的电商大战开启了电商定制的新时代,2015年这一战役将全面白热化。
需要注意的是,手机厂商在电商市场中的竞争只是表现形式,更多的则是来自于上游供应链的比拼,其背后则是对手机厂商整体供应链运作效率的全面考验。2015年随着运营商政策战略性转变推动资源重新向开放市场集结,线上市场将持续保持活力且集聚更多产业链资源。GfK预计2015年在线市场手机规模将突破1亿部,整体市场占比达24%。
2013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发放TD-LTE牌照,进入2014年,经过第一季度的供应链调整,4G手机出货量在第二季度开始加速增长。上半年4G手机规模达到1299万部,手机厂商产品线在半年内迅速向4G转变,直接考验手机厂商从3G转向4G的供应链把控水平。下半年,随着上游4G芯片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运营商资费调整优化、网络建设加速,4G开始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全年4G手机市场规模突破9000万部,在整体手机市场占比达21%。根据上游4G芯片方案供应情况分析,从2015年第二季度开始,4G智能手机的增长将进一步加速,同时在低于600元的超低端智能手机市场,4G手机的渗透率将实现大幅提升。为此GfK预计,2015年4G手机将爆发式增长至3亿部,在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占比将达78%。
在过去的2014年,手机单纯配置升级的技术红利开始减弱,一方面主流配置在中低端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如新一轮千元64位和八核手机大战已经将产品配置提升至5.5英寸、FHD、13MP。而进入到2015年,旗舰智能手机在主流配置不断提升的同时,开始向”Spec+”的趋势发展。即芯片支持更高传输速率的LTE-A;更高性能的64位芯片。全网通手机快速上量,屏幕触控技术集体向In-Cell迁移,LTPS显示屏幕份额也将大幅提升,双摄像头、光学防抖成为摄像头升级新热点;快速充电产业链不断成熟;指纹识别、Sensor Hub等将成为旗舰机主流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手机新一轮的硬件升级,将由外延式应用创新驱动。以指纹识别为例,指纹识别的关键在于其安全性与便利性,其功能实现则是由上游指纹识别方案提供商、触控厂商、中游终端厂商、下游移动支付等应用服务提供商协同实现。因此,手机产业竞争将从软硬件竞争上升到以体验与创新为驱动的移动生态系统层面,产业链纵横联动,纵向耦合,横向拓展,展开全移动生态系统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