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明 杜妮 图/丁明
探寻丽江老君山,亲历“地球的原貌”
文/丁明 杜妮 图/丁明
德国作家黑塞说:“旅行就是艳遇。”“艳”就是在百无聊赖的生活中重新找回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而“遇”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追寻。
在滇西北“三江并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内,有一片纯净的森林:险峻的深谷中有高山杜鹃灿烂的身姿,茂密的林子里有各类菌菇探出脑袋吸食着阳光雨露,一对对的骡马匆忙穿过一眼望不尽的高山草甸,龙潭中的倒影是那远处披着银装的雪山……在这片充满生机的高山原始丛林中,抬头可见老鹰翱翔于湛蓝天际,听得见鸟儿在枝头窃窃私语和林中的猛兽奔跑呼啸,所有的美景伴随着山间奔腾的小溪流淌着的节奏,构成了充满人间诗意的万物生灵的篇章。这就是老君山,它野性而美丽。在这里,我将要艳遇的,不仅仅是人,更是一幅用攀爬的汗水换来的生态美景。
如果领略了玉龙雪山的风采,再去体会一下老君山的魅力,那将会别有一番趣味。玉龙雪山是丽江城北面的银色奇峰,而老君山则是丽江城西边的一座绿色大山,距离丽江古城120公里,需要3小时的车程。两座大山遥相对峙,争奇斗雄,各有特色,成了丽江的两大名山。老君山主峰海拔4247米,比玉龙山的最高峰要矮1000多米,明知比别人矮一大截,还敢于与其争奇斗雄,就说明这山确有非凡的实力,确有过人的奇绝之处。
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老君山的奇绝。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奔腾了170多公里,穿行于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云岭等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了“江水交流而不交汇”的三江并流奇观,而丽江老君山就位于老君山三江并流的滇西中心。
金沙江的数条支流冲刷着这片240平方公里的红色砂砾岩区,经过日积月累的时间的磨砺才形成了如今老君山壮阔的美景。由于地处青藏高原的边缘,这片丹霞地貌兼有了高山的峻峭和丹霞的秀美,金沙江从老君山的左面环山脚滔滔东下,澜沧江从它的右面滚滚南去,它雄居于两条大江中间,巍峨雄峻,苍苍莽莽,在天地之间呈现出一派磅礴大气。险峻的地势使这里交通非常闭塞,山中的原住居民很少与外界交流,世世代代和这片森林的万物和谐共处,对这山林,他们有着最原始的敬畏。在“驴友”们上山拍摄的许多照片中可以看到这样一幅世外桃源的仙境:林间遍布深幽洁净的青苔小道,遒劲的古树盘根于布满青苔的岩石中,山间云雾缭绕,水汽成了雨露吸附在青苔上透过阳光映入眼帘,一旁不知名的菌子破开土壤钻了出来,像是守卫晨光下露珠的卫士,漫山的各色野花伴随着山间清风摇曳着,好似一群在林间翩跹起舞的少女。几年前,为了建立三江并流世界公园,一位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的专家考察了老君山之后惊叹道:“如果你要看地球的原貌,就到老君山去,只有那里才能看到了。”这地球的原貌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不是图片和文字记录所能满足我的好奇心的,因此,我们将用50多公里的行程,记录下老君山从海拔1900米到4600米,沿途伴随海拔的升降而呈现不同的地理景观和针阔叶混交林、高山大草坡、大树杜鹃丛林、高山原始森林、沼泽和草甸、九十九龙潭等交错形成的立体地理风光,深入探寻这处“地球的原貌”。
①高山草甸上奔跑的羊群
②森林常年云雾缭绕,精灵般的小水珠随处可见
③森林里生长着密密麻麻的菌类
到达丽江后在酒店驻扎下来,早晨,驱车前往老君山下红水塘村,在山下海拔为1900米左右的地方开始徒步,经过约10公里的热身行走到达红水塘村。
横断山脉的西南气流带来了丰沛的降雨和常年湿润的小气候,这给老君山丹霞地貌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为丹霞地貌需要流水的塑造,红色的砂砾岩层经过流水的侵蚀与风化之后,才能形成顶是平的或者缓缓倾斜的,一面或几面的山坡是近乎垂直的陡崖,而坡麓却又缓缓地倾斜下来的地貌景观。在老君山,这种“顶平、身陡、坡缓”的典型丹霞地貌俯仰皆是,因此这里成为了云南玉龙黎明—老君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君山”之名古而有之,传说太上老君在山上炼丹,窜动不已的火焰蔓延了方圆几百里地,把山石都烧红了。显然,古人面对这片红色山地时产生了疑惑并做了善意的解释。如今,当我们仰望着朝霞下明艳如火的山崖时,终于理解了产生这个传说的朴素逻辑。放眼望去,倾斜的山坡上布满了龟裂纹,仿佛千万只乌龟列队向山顶爬去,仔细看去,往往还有大乌龟背负几个小乌龟的情形,场面十分热闹。当地人从太上老君炼丹的传说自然地联想到了长寿的乌龟,于是这里的神秘寓意更加浓厚了。当地人自发地形成了一个规矩:上千龟山必须脱鞋,以表示对神灵的敬畏。这个规矩间接起到了保护原始地貌的作用。关于千龟山龟裂凸包地貌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含水较多的均质红砂岩出露地表以后,因失去水分而逐步发生龟裂(干裂),从而形成不规则的微细多边形裂隙;二是红砂岩表面沿层面发生垂直方向的裂缝,形成四边形裂缝。
红水塘村藏在老君山的怀抱里,有15户人68个村民,海拔在2400米左右。这是一个白族为主的山间寨子,寨子里大部分的年轻人出山务工了,留在村里的多半是年老的妇人。她们祖祖辈辈以种植玉米、白芸豆、马铃薯、大麦、荞麦、秋油菜等高山农作物为生计,在林中采蘑菇和狩猎,与世隔绝。关于红水塘村的来历,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四百年前,丽江坝子里一对纳西族男女青年恋爱了,但是木老爷的族规是男女授受不亲,这导致了当时很多纳西族恋人为了坚贞的爱情而去殉情。这对恋爱的青年也没能摆脱为爱殉情的悲剧,他俩私奔到了几十公里外的老君山里,打算在大山的怀抱里,一起离开人间转入来世。他们的真诚感动了山灵,山灵与白族的首领通融后,这对有情人被转纳为白族,改姓李。莽莽大山接受了这对情人的真诚,让他们在山林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们搭了窝棚成了家,山灵成为了他们的证婚人,森林中的鸟儿来唱歌,金丝猴来树上伴舞,群兽动物做宾客,森林中的千棵万棵树长在陡峭的山上使这里不通道路与世隔绝,也成为保护他们爱情的屏障。如今,这个村子已经繁衍到了15户人,勤劳、善良、热情的民风延续至今。
在红水塘村,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招待,一进门,就被一杯村民递来的纯天然的蜂蜜水灌入腹腔,甜美的蜂蜜水让我们一路攀爬的辛苦和疲劳便逐渐消失。中午在村民家用餐过后,我们就开始商议进山的路线和寻找向导,考虑到雨季的老君山是美丽而危险的,我们又增加了四个当地村民做向导,并且增加了骡马和补给装备。事后证明多请几个熟悉森林的向导是十分明智的,因为雨后山林的环境变化会快得让人措手不及。因为我们的到来,原本安静的村寨变得热闹起来。夜色弥漫,村里的白族妇女身着盛装架起了篝火,村里的老人吹起了类似唢呐一样的乐器,伴随着这古老而神秘的音乐我们和村民围着篝火舞动了起来。曲终人散后,山间寨子变得异常沉静。在熊熊的篝火边我漫不经心地小酌一杯白族人家的五味子酒,甘甜而又绵长,真是难得的惬意和解乏的享受。伴随着不知名的小虫的催眠声,略带醉意的我们度过了一个舒适、温柔的夜晚,伴随着大自然的呼吸不知不觉就沉入了梦境。
④山下寨子的篝火晚会
清早,寨子里的鸡鸣声响得比我的手机闹钟还早,在此起彼伏的鸡鸣声中不得已在日出前就爬了起来。太阳还没出来的寨子里是冷色调的,山间飘着浓浓的云雾,只看得见远处高山的轮廓和大树的剪影,一切都显得清静而略带凉意。八点左右我们在村口集结,一行人后面跟着十来匹骡马,我们一起缓缓走向林子深处。3500米以下行程的景观主要以针叶阔叶林为主,沿途大部分也是新的林木,比较靠近人类的活动区域,很少见到有年头的大树,路边也有许多砍伐的痕迹。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路边有不少野果子可以满足空虚的味蕾。这段也是比较轻松的,海拔低,走起来呼吸也比较顺畅,看看路边的野花,听着向导富有穿透力的山歌,在和骡马的嬉戏间前行。在2900米的一个山口我们做了食物的补给,农家的面点配上点乡民自制的干辣子填饱肚子,山里一阵阵强风袭来把额头上的汗水吹干。再往前走,空气开始湿润起来,林子里的石头上覆盖着厚厚的青苔,树上挂了一丝丝翡翠色的树衣。穿过一个林间小道,一片片林木退去,青绿色的大草坡进入视线,空气中也开始夹杂着丝丝雨露,草坡的上半部分被一层厚厚的云雾缭绕着,望不到尽头。山间还有牧羊人若隐若现的木屋,屋顶已经有了一层厚厚的藓类植物。山坡上的羊群看到陌生人的到来,在领头羊的引领下狂奔,在发现没有危险后,似乎对陌生的来客又充满了好奇,一只、两只、三只……开始来到你周围蹭来蹭去,像一个个撒娇的孩子。
①高原湖泊美丽而干净
②牧人的牛犊
③沼泽湿地里的蛙类
大草坡的海拔在3500米到3900米之间,坡度也比较陡。从这个时候开始,呼吸也开始急促,加上湿冷的天气,往前走开始变得异常的困难,用伙伴的话说就是一步一步往前挪, 一位稍胖的朋友更是呼喊着“挖个坑把我埋这得了”。这时候天色渐晚,大家的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连骡马也传来粗犷的喘气声。越往上走云雾越是浓厚,能见度变得非常低,大家不得不集中在一起相互照顾着向前爬行,因为一旦有人走失,在这种天气和地形条件下很难找到。这个时候精神上的毅力变得非常的重要,前面是看不到尽头的陡峭草坡,美丽而危险。要命的是,虽然爬了很久,但当一次次望向前方的时候,那云雾缭绕的坡顶却依然一动不动。在不知道多少个“之”字形的攀爬后,越过一条碎石块的小道,看着下面不见底的陡坡我们走进了高山原始森林,这里的海拔在4000米左右。
进入森林后,雨雾中夹杂着浓密的雨水,天色也已经暗了下来,道路不再像之前那样陡峭,然而前面的一切却充满了令人恐惧的未知。地面布满厚厚的藓类植物,有的地方甚至有膝盖那么深,道路也消失了,许多地方踩上去都是软塌塌的,下面是一层厚厚的植物的尸体。经历了好几次方位迷失后,我们终于在森林里找到了几处破旧的木屋,这是村民在采虫草的季节时临时搭建的。此时我们身体大部分地方已经湿透,在简单的收拾后以最快的速度把火生了起来,用来烘烤冰冷的四肢和衣物。几个向导利索地架锅做饭,在手电筒的灯光下他们还展示一路进山以来采集的野生菌子,这些美味即将用作我们晚饭的食材。
从一天的忙碌中安静下来,吃着煮不熟的米饭、新鲜的野生菌、烤黑的土豆,一切祥和而自然。这是一顿没有明亮灯光的晚餐,有吃得一嘴黑的、有被烟熏得泪流不止的,在手电筒的灯光下,面面相觑的我们不禁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在夜雨蒙蒙的林间久久回荡。
入夜,气温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我们烤着脚丫子和向导聊着他们对这片林子的记忆,聊着山中松鼠、野猪、野兔、野鸡、狗熊等多种动物的栖息变化,和踪迹稀少的滇金丝猴,——以前村民可看见滇金丝猴的距离在十几到几十米,而现在滇金丝猴很少在村子露面,言语间流露着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那一夜,围着火堆的人们散去后,我听着屋外林间的滴水声一夜未眠,倒不是享受这份世外桃源的宁静,而是潮湿和寒冷的天气,以及安静得只能听见雨滴声的静谧让我无法入眠。
①美丽的三才湖
睁着眼睛撑到了天亮,天气变晴,一束束阳光透过树枝钻了进来,我在大伙早起喧嚣的活动声中小憩了一会。补充了一大杯蜂蜜水后,我们摇晃着困乏的身子开始新的征程,而提供后勤补给的骡马队则返回红水塘村。揉揉眼睛望着这一片昨晚还没来得及欣赏的原始森林,高大挺拔的树木围绕我们周围,树皮上遍布藓类植物,很多地方都看不到土地,地面上是连成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苔,美丽得让你都不忍心下脚前行。森林里有许多自然倒下的大树,腐朽以后成了地面上一些小型植物成长的沃土。如果你有心还可能看到被雷电劈开烧焦的大树,它们大多中空,树皮上寄生了许多苔藓一类的植物,连我们住的木房子屋顶都积累了一层厚厚的苔藓,巧妙地融入到这一片丛林中。
林间最为清脆的便是阵阵溪流声,既然是地球的原貌,就应该有那最初始的生命的琼浆。据说老君山是因为老君在此山炼丹而得名,老君设了九十九个炼丹炉在山上炼丹,并安排了九十九条龙守护,待把长生不老的神丹炼成之后,炼丹炉里的火仍燃烧不熄,老君把炼丹炉里的火熄灭后,九十九条龙却留在了山上,各有了一个龙潭。其实在老君山中并没有九十九个高山湖泊,九十九是代表很多的意思。事实上在老君山,大于10000平方米的龙潭只有九个,另外还有二三十个较小的龙潭。龙潭中的水量都受季节的影响,一些小的龙潭在旱季就消失;雨季,潭的数量又增多起来。所有这些大大小小的龙潭全都分布于海拔3800—3900米山原平台地各山谷之间,其中最为神奇的便是黑龙潭。黑龙潭附近全是奇峰异石,碧湖清溪,好一幅天水交相辉映的场景,犹如仙境。走近龙潭,只见外面湖水已被阳光照亮,泛着金光,呈半圆形的黑龙潭四周全被苔藓覆盖,湖面没有一丝涟漪。潭底为锅底形,不知有多深,潭水呈茶褐色,可能与潭底含矿物质的颜色有关。潭水清澈澄净,手入水中,冰冷刺骨。水边石头下聚集着数以万计的石蛙蝌蚪,人一接近,立刻四散游开。传说黑龙潭是神龙最大的栖息地,有着神龙的脾性,每当人们在黑龙潭附近大声喧哗,惊动了神龙,便会使得这片森林遭受暴雨侵袭。好不容易找到黑龙潭的我们迫不及待地在潭边大声呐喊,想印证着传说的真假。很可惜,我们并没有遭遇暴雨浇淋。然而,不知是否是巧合,原本晴朗的天气不久之后变得云雾弥漫,我们很快失去了方向,前前后后偏离路线十余次,折腾一番后才走出森林,来到沼泽地。
②清晨的小木屋外
老君山沼泽地的海拔在4200米左右,地势比较平坦,这里有许多冰蚀湖群以及蜿蜒流淌的龙潭,清澈如镜。为了穿越湿地,我们只能自己投石问路,用一块块石板铺开淌过这片区域。沼泽湿地四周有着成片的高山大树杜鹃林。杜鹃花耐严寒,适宜生长在气候冷凉、空气潮湿、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的高山地区,而老君山上都是腐殖质和排水较好的酸性砂质土壤,因此,这里的杜鹃花生命力极强,从低海拔直至4500米的高海拔地区都有生长。老君山杜鹃有红、粉、白、黄多种颜色,不但品种奇多,而且家族相当庞大,几乎覆盖了整个山国。每年一进入春季,各色杜鹃便次第开放,从山下渐渐地朝山上开,到花盛时,满坡满梁,云蒸霞蔚,连山顶之上的天空都被映得彩云满天。那汪洋恣肆的花潮,人若有幸目睹一回,必是终生的骄傲和幸福。我们一边欣赏着万紫千红的杜鹃花,一边趟着寒冷刺骨的积水,走过一片又一片的杜鹃林,进入老君山森林公园景区,赤脚爬过数百石阶登高望望那冷杉林中的三才湖,静谧而美丽,同时也望望一路走来消失在林间的来时路。
下午四点,我们历经50余公里的徒步到达终点。来不及回想一路的辛苦和美景,筋疲力尽的我已经在车上睡着了,睡得如此沉静,连一个梦也没有。(责任编辑/杜妮 设计/ 张籍匀)